唐太宗年間,390名死刑犯將要被處刑,皇帝一句話放他們回家

中國的刑法發展史可謂是一部漫長的畫卷。從古至今我國的法律舞臺上誕生過許許多多的刑罰。但是,有一條至今都沒有改變,那就是“欠債還錢,殺人償命”。一般對於死刑犯來說,被官府逮住的那一刻別說是人身自由了,就連生命權都等同於無了。可是,凡事都有例外。在我國古代,還真就發生過一件非常奇葩的事情:皇帝下旨把死刑犯們放回家過年,等到年後再讓他們回來。

唐太宗年間,390名死刑犯將要被處刑,皇帝一句話放他們回家

做出這個決定的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不得不說,在那個年代朝廷對地方的管理還很鬆,這些犯人回家以後,李世民又不可能派衙役進行一對一的“看守服務”。所以,這些犯人們最後到底能不能在刑期之前回來,這就完全要看他們的“自覺性”了。那麼問題來了,這些犯人們真的會按照自己和唐太宗的約定“現在回家,到期回來受死”嗎?最後他們又到底回來了多少人,唐太宗對這些信守約定回來了的囚犯又是否能夠做到“網開一面”呢?

唐太宗年間,390名死刑犯將要被處刑,皇帝一句話放他們回家

這個故事發生在唐太宗貞觀六年,熟悉古代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我國的古代朝廷講究“春慶夏賞,秋懲冬刑”。到了冬天本該是開刀問斬殺人的時候。可是這一年,皇帝李世民卻突發奇想要去視察監獄。這下可忙壞了底下的一眾官員。看著官員們手忙腳亂的樣子,犯人們大概也緩過神來了——“應該是有上官駕到”。於是大家的心裡也都充滿了期待。到了晚上,李世民跟著刑部的官員走進牢房。頓時整個牢房裡陷入了一種死一般的寂靜當中。官員們跪在兩旁,犯人們則不知所以。這時候,李世民接過隨行官員手中的一隻燈籠,對著牢房的角落裡照了照,而後對獄卒問道:“朕來問你,這裡關了多少個囚犯啊?”

唐太宗年間,390名死刑犯將要被處刑,皇帝一句話放他們回家

獄卒頭也不敢抬,只能低著頭悻悻地回答道:“回奏陛下,這裡一共關了390名囚犯。他們都是犯下重罪的囚犯,罪在不赦。”“罪在不赦?”李世民當然知道這裡的囚犯都是死刑犯,可是他覺得這或許與自己的執政缺失有關係。作為一個學習過傳統儒家經典的皇帝,李世民一直致力於把唐朝治理成一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大同世界。“你把牢門開啟,朕要問問他們到底都犯了什麼罪。”要說李世民不愧是武將出身的皇帝。即便是面對死刑犯他依舊面無懼色。可是,隨行的官員一聽皇帝的這個要求,頓時嚇得不輕,連忙回稟道:“皇上,這種事情怎麼還需要勞您親自過問呢?您只需要問一問監獄的官員就可以了。”

唐太宗年間,390名死刑犯將要被處刑,皇帝一句話放他們回家

“朕不是說了嗎?讓你把牢門開啟,朕要進去問問!”李世民的目光裡充滿了堅毅和肯定,官員們知道這下大概是不能接著往下說了。再接著勸,甭說皇帝不會聽 恐怕自己也會攤上“忤逆”的罪名。獄卒上前開啟牢門,李世民走了進去。朝著一個跪在地上的囚犯問道:“朕問你,你犯了什麼罪啊?”“稟上官,小人本是一個城裡的買賣人。只因那天有一個潑皮來到我的攤前鬧事,起初,小人想將他趕走,他不肯走。而後他還威脅說要找人砸了小人的攤子。小人實在是氣不過,便動手殺了他。然後官府的人就把小人抓了。再然後,小人就被判了斬監候,到了這裡。”犯人畏畏縮縮地跪在地上,兩隻手還一直忍不住地顫抖。“當街殺人,雖然有作惡之實,卻無作惡之念。倒也算不上是十惡不赦之徒嘛。”李世民捋了捋鬍鬚,繼續走向下一個監房。

唐太宗年間,390名死刑犯將要被處刑,皇帝一句話放他們回家

這一回,跪在地上的是一個老人。李世民繼續走近詢問:“老人家,你又犯了什麼罪啊?”“回上官的話,小老兒本是此地鄉下的一個農民。只因那一年我們這裡鬧了蝗災,好好的莊稼全部都被蝗蟲給吃了。我等找到官老爺上報災情,但是他們卻說我們是小題大做。然後還說不要打攪了皇上的興致。然後,小老兒一不留神就說了一些對皇上不太恭敬的話,被官府抓住,定了個大不敬的罪名。”“雖然你說了大不敬的話,但是依舊情有可原。算不得太壞。正所謂,無心為惡,雖惡不罰。”李世民搖了搖頭,對身邊的官員說道。

唐太宗年間,390名死刑犯將要被處刑,皇帝一句話放他們回家

接著,李世民問了一大圈下來,發現很多所謂的死刑犯都只是一時糊塗犯下了罪行。也有一部分是確實作惡多端,應該加以嚴懲的犯人。瞭解完情況,李世民一直不說話,只是來來回回地在牢房裡踱著步子。“皇上,要不咱們起駕回宮吧?”身邊的官員試探性地問了問:“您看這天色實在也不早了。要不然咱們就……”李世民揮了揮手,示意大家離開這裡。眾官員的心裡這才鬆了一口氣。回到皇宮以後,李世民始終在思考著一個問題:“如今的刑法是不是太過嚴苛了。”剛剛在牢裡看見的很多罪犯,他們都不是什麼真正的壞人。但是卻被朝廷的官員們重判了。這不應該是一個承平之世該有的樣子。

唐太宗年間,390名死刑犯將要被處刑,皇帝一句話放他們回家

隨後,李世民叫來了刑部的幾位官員討論此事。但是,沒有人敢說一句當今朝廷的壞話。說到底李世民也不傻。他看得出來官員們的擔憂。於是,他笑了笑道:“但說無妨。”“啟奏陛下,古代堯舜之世均以寬政愛民而名聞後世。今天的刑罰在有些方面確實有些過於嚴苛了。”見皇帝的臉上沒有試探的意思,官員們這才放下心來,暢所欲言。李世民問道:“那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如今的百姓都以為是朕的過失。朕又應該怎麼去匡補過錯呢?”“當然是輕徭薄賦,徹查冤案。對確實有冤情案子也應當及時予以平反和補償。”官員回答道。聽了大家的話,李世民當即做出決定:釋放那天在牢裡見到的所有人,一共390名囚犯。眼下年關將近,先放他們回去過年。過了年後允許他們安排後事,然後回監獄報道,介時,確有冤情的案子予以重審。沒有冤情的罪犯經過核實後再行正法。

唐太宗年間,390名死刑犯將要被處刑,皇帝一句話放他們回家

得知這個訊息的犯人們喜出望外。大家紛紛朝著皇宮的方向叩頭謝恩。隨後,大家都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回家了。可是,縱然李世民有“體恤百姓”的好心,難道他就不害怕這些犯人們再也不回來了嗎?不得不說,李世民這個人還是相當自信的。他自己的人生之路可謂是一路開著“主角光環”,暢通無阻。17歲,衝入雁門關下的敵軍陣中救出當時的皇帝楊廣。18歲,跟隨父親一起多次擊退了東突厥的進攻。20歲,李世民勸父親李淵起兵反隋,自己親自擔任先鋒大將一路殺到洛陽城下。隨後,他又一連大破竇建德、王世充等好幾路軍閥的軍隊。為唐朝在全國的統治掃清了障礙,被父親李淵進封為“天策上將”。從小有過這樣的“經歷”,想不自信都難啊。

唐太宗年間,390名死刑犯將要被處刑,皇帝一句話放他們回家

這些犯人們被放回去以後,時常有官員上書稱是不是要派人去監視一下這批人。畢竟他們曾經是死刑犯。如果不加約束,很有可能又會鬧出什麼新的亂子來。但是李世民卻說:“朕相信他們不會接著做壞事了。朕與他們有過約定在先,他們絕不可能背叛和朕的約定。”大臣們聽了這話,雖然心裡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對皇帝的說法不太贊同。但是,誰也不敢再多說什麼了。總之,眼看著時間就要到了,大家就等個結果吧。

唐太宗年間,390名死刑犯將要被處刑,皇帝一句話放他們回家

時間一轉眼就到了第二年的秋天,眼看著李世民與犯人們約定的期限快要到了,大家心裡都在打鼓。可是,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最後這些犯人們居然一個不少地回來了。有的犯人回來以後甚至還一改之前的態度,主動懇請朝廷迅速將自己處死。眾官員都看傻了,以前在史書上倒是聽說過這樣的故事,如今親眼得見,大家無不感到驚奇。這時候,只有李世民不感到意外。於是,眾官員趕忙詢問李世民原因。李世民笑著說道:“因為我實行的是仁政,只要是實行仁義之政。就會受到所有人的支援。”

唐太宗年間,390名死刑犯將要被處刑,皇帝一句話放他們回家

不得不說,李世民是我國古代一個相當有魄力的帝王。而李世民與囚犯們定下“生死契約”的故事千百年以來也成為了我國曆史上的美談。被很多古往今來的文人大家所稱讚。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封建君主專制政體都具有很大的侷限性。國家的治理沒有一項足以震懾大家的法律。而是依靠所謂的“明君統治”。這樣的政治充滿了偶然性,也註定不會長久。所有的美好都將隨著君主個人生命的終結而落入“人亡政息”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