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辦公總想躺平?做好這3件事讓你效率up

居家辦公總想躺平?做好這3件事讓你效率up

想問問經歷過居家辦公的朋友們,相比於在公司上班,你的效率會更高嗎?

這個問題我採訪了身邊不少朋友,效率降低的佔大多數。

為什麼?按理說,沒有了早起和令人精疲力盡的通勤,省下來的時間不僅能應付工作,說不定還能留出學習提升的時間。

但只有真正經歷過的,才知道什麼叫被現實打臉。

每天一睜眼就是工作,還沒幹多少活就到了飯點,自己做飯費勁不說,完了還要洗碗收拾場子,一圈忙活下來好不容易可以開始工作了,這時候居然有點困。。。

那摸個魚緩解一下,轉眼離下班不到兩小時,但是工作的截止日期就是今天,那隻能主動延長工作時間了,等做完整個人已經精疲力盡了。

躺在床上想:啥時候才能回公司上班啊!(暴風哭泣

根據小編最近的親身總結,居家辦公之所以這麼“兩面派”,主要是因為:

第一,工作和生活界限模糊。睜眼工作,閉眼睡覺,有的人甚至把工作搬到了床上。這你能抵得住誘惑嘛?很容易幹著幹著就睡過去了!

第二,干擾因素多,很容易分心。且不說家裡的誘惑太多,寵物、遊戲、電視劇、零食等等,隨便一樣都是殺時間利器。有的人還要邊工作邊帶娃/做家務/做飯/搶菜,導致工作任務只能被動延後,也沒幹啥又是加班的一天;

第三,工作缺乏計劃,溝通困難。居家辦公很容易開啟拖延模式,今天不想幹了那就明天再說吧,而且遠端辦公很容易遇到溝通問題,比如你說的對方不明白,你有急事找她卻怎麼都找不見人。。。導致要比在公司的時候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成本。

居家辦公總想躺平?做好這3件事讓你效率up

雖然居家辦公很容易產生惰性,但也有持續高效的自律達人,只需要改變一些你的行為模式,想知道他們是怎麼做的嗎?

建立辦公儀式感

很多人不理解,居家辦公為什麼要花力氣去營造儀式感,真的有這個時間直接去工作不好嗎?

這是因為,儀式感是大腦的強化劑,能幫助我們更快進入工作狀態。

正常上班的時候,從起床到通勤,這一系列的外界流程,會迫使我們進入工作節奏,而居家辦公正是缺失了這一環,導致很多人坐在電腦前一上午,還遲遲沒法進入狀態。

但儀式感是需要花費一定時間和精力的,由此產生的沉沒成本效應會促進你更投入。

李松蔚當年剛從大學辭職的時候,早上睡到十點半才起床,因為擔心搞廢自己,於是不管去不去學校上班,他都要在每天八點半穿上正裝,坐到樓下的咖啡廳去開始一天的生活。

準時起床,穿戴整齊的儀式感能把你快速拉回日常上班的節奏裡,除此之外你還可以找些能幫助你進入辦公狀態的事情,比如沏一杯咖啡/茶,定一個上班鬧鐘等等。

記得下班也要為自己設立一個儀式感,比如我就會合上電腦,伸個懶腰,來宣告自己今天打工結束。

嚴格區別工作的時間和空間

先說時間。

在家上班很容易懶散的一個原因,是作息不規律,早上打個卡,回籠覺睡到十一二點起來吃完午飯才工作是很多人的常態。

這樣不僅會導致工作溝通困難,同事找你的時候你在睡覺,你工作的時候別人已經下班了,影響工作效率,等你真正返崗的時候,也會因為作息調不過來經歷一個痛苦的適應期。

居家辦公總想躺平?做好這3件事讓你效率up

再說空間。

大腦會在潛意識裡對不同區域進行區分,當你在休息區域辦公的時候,就會本能的分散注意力,延長偷懶的時間,時間久了還會對頸椎腰椎產生損害。所以最好能清理無關雜物,打造出一塊專屬的工作空間。

而且這塊工作空間最好是安靜的、不被打擾的,能夠讓你持續專注。

不然家人突然進來給你遞個水果、小孩跑過來要你陪他玩。。。都會打斷你的思路,可能一個good idea就會就此溜走。

喚醒自驅力

某種程度上來說,居家辦公會讓我們從“被管理”變成“自驅動”的狀態,這就導致很多人會不適應,出現拖延和抗拒工作的情緒。

比如我現在沒狀態,一會再工作吧;

這篇文章不會寫啊,明天再說吧;

我現在就是不想幹了,一堆事好煩。。。

但最後,加班趕進度只會讓我們情緒更糟。出現這種情況,你需要及時喚醒自己的自驅力。

最好的辦法,就是動起來。

好狀態不是等出來的,是做出來的。你在做的過程中慢慢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越投入,越會有“感覺”。

除此之外,調整工作方法也很重要。

學會制定處理事情的優先順序,緊急且重要的先處理,緊急但不重要的排第二,不緊急但重要的最後處理,你可以在自己的to do list里根據這三個優先順序來調整自己的任務計劃,這樣你會發現一下有條理了不少。

在此基礎上,你可以把需要他人協助的工作安排同步給小夥伴,減緩響應不及時的焦慮感。

除了上述的三點以外,工作時間永遠讓別人找得到自己,及時響應,是工作最基本的責任心,居家的時候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