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開發潛能,開發農村集體新的收入方式

新村委會給我送來的小樹苗,我這次拿到了三株。到了花期,庭院就會更漂亮,以後賣掉這些樹木,也能賺一筆。”孫春明是青島平度市白沙河河岔新村的一位居民,他在這些樹木上花了不少心思,他的幼樹現在已經長成了。村長還將一株由村長捐獻的金玉樹送給了他。

這個昔日的低收入農戶,現在參加了河岔新村“增加收入的集體森林”工程。自去年起,村裡人就開始採摘幼苗,並在屋前屋後、河邊溝沿種植了上千株果樹,為全村和農民增加了一大筆收益。

四大開發潛能,開發農村集體新的收入方式

河岔新村黨支部書記任德武於十月二十四日視察了“農民收入增加”。

不但房子前後都是,四荒之地也變成了“存錢罐”。10月24號,在新村村南面,筆者見到了一塊去年被清理出來的四塊地,如今已經成為一處美麗的“海棠”苗圃。

河岔新村黨支部書記任德武向媒體透露,今年,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扶持下,“四荒”發展的“四荒”模式在轄區內首次在轄區內進行了首次嘗試。由街道黨委給予一定的補助,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出資,購買了一些經濟樹木,用於種植。去年,該村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全村房屋前後各角落,共計栽植1500株經濟林,預期收益達三十萬元。這一年,該村持續挖掘潛能,以三項資金的方式,回收了30多公頃的“四荒地”,併購買了1000株美麗的海棠供村民種植。

村裡的很多樹木都懸掛著“聯戶”的牌子,上面寫著樹木的歸屬、居民、管理人員、每個月的“評星”。

四大開發潛能,開發農村集體新的收入方式

孫書春說,這些都是當地一位好心人捐獻給當地的一株蘭花,由專門的人員照料。

“這一千株樹木,投入十五萬,五六年後就能出售。除去病死、損耗、養護成本等,預計可淨賺八十萬,整個小區都能拿到320,000元。”河岔新村王家河岔社群的孫書春說,在春季送樹苗的時候,大家都會去振興廣場領樹苗,籤合同,非常有幹勁。

按照約定,購買苗木的農戶將承擔種植和經營工作,技術、農資、銷售由村集體提供,所得由新村、網格和農戶按比例分配。

河岔新村現有的“集體收入林”以觀賞海棠、映山紅等經濟林為主。“好養活,管理起來也方便。”王家河岔社群的王付欣說:“利用荒地、房前屋後的閒置土地種植樹木,不僅可以賺錢,還可以讓周圍的人都富裕起來,還能提高村莊的質量。”

四大開發潛能,開發農村集體新的收入方式

河岔新村將四塊土地進行了整修,建成了“農民增收致富基地”。

“集體收入林地”多,分散分散,如何保證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維護?任德武說,小區因此引進了一套誠信管理制度,由黨支部聯絡農戶,動員群眾,每月一次給管理者打分、公示;同時,對林木經營單位進行了誠信評估,並將其記錄到平度市誠信系統的系統中。採用“線上線下”的雙評分制,能夠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和責任感。

四大開發潛能,開發農村集體新的收入方式

任家河岔網格村西側,河畔終年雜草叢生,經過整修,還將種植經濟林。

很多鄉村都有很多空置的房子,怎麼才能從那些空閒的地方得到好處呢?從河岔新村回收的宅基地、廢棄廠房、學校等,也將在年內被開發。在一個已經廢棄了七八年的學校裡,我們發現一些老學校已經被改建為一個倉庫。任德武表示,村裡一直在尋求與需要的人接觸,目前已經將這個學校租出去做倉庫,一年可以為全村增加四五萬元的收入。

四大開發潛能,開發農村集體新的收入方式

任家和岔柵處的一所學校,已經廢棄了很多年,現在可以租出去做倉庫,一年可以為全村增加四五萬元的收入。

據悉,為了進一步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近年來,在白沙河社群建立黨建引領型發展的交流平臺,探索出多種村集體增收模式,包括以土地整理為代表的“庭院經濟+四荒地經濟”生態增收模式;以招商為核心的工業園發展方式;以土地流轉、規模經營為主要特徵的農業產業發展方式等。“四荒地”的發展,已經在許多鄉鎮推行,很快就激發了廣大黨員和群眾的積極性,在鄉村資源潛力、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積極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