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憶中“舌尖上的節日”——給孩子們講講紹興的“節氣”

我記憶中“舌尖上的節日”——給孩子們講講紹興的“節氣”

美味的葡萄

每當七夕,用木槿葉(打碗花的葉子)洗頭是太太必做的事情,在葡萄架下能聽到牛郎織女的悄悄話是媽媽們必講的傳說故事。

這是很多很多年前,我記著的有關“七夕”的印象,在家鄉紹興。

講到紹興,你對紹興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是水鄉、是橋鄉、是酒鄉、是名士之鄉;亦或是烏篷船、是烏氈帽、是茴香豆、是臭豆腐。

關於紹興的“節氣”(節日風俗),你腦海中展現的又是怎樣的畫卷呢?

是“祝福”、是“社戲”、還是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喝酒的場景。

家中,小朋友也疑惑,“外婆家在紹興,那我也可以算是紹興人吧,紹興是咋樣的呢?”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紹興人,我記憶中對於家鄉的節日風俗又有著怎樣的答案?

真讓我回想,我留在腦海中,最深的記憶:

每逢“節氣”, 總逃不過一個“吃”字。

正在看本文的你,要不要溫一壺老酒(紹興人稱黃酒為老酒)、配一碟茴香豆,你慢慢品,讓我把“最深的記憶”一一為你道來。

01

辭舊迎新,“祝福”過年

我記憶中總有這麼一副畫面:

雪停後的次日,藍藍的天空、大大的太陽,屋簷上的冰條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等開始融化了,冰條伴隨著雪水就會掉下來。我和小妹,把椅子、碗筷從家裡搬出,小心翼翼地躲著掉下來的雪水和冰條。誰要是被砸中了,就哈哈大笑。

我記憶中“舌尖上的節日”——給孩子們講講紹興的“節氣”

1982年的搪瓷托盤

這畫面,其實是臘月重頭戲之一“撣塵”的一天,就是那天家裡搞大掃除。這會是一次徹底的大掃除,挑個大太陽的日子。老爸老媽會把家裡能搬的東西都搬出來,能洗的東西都洗一遍,牆壁上的灰塵、角落裡的垃圾,都要清理掉,打掃得窗明几淨、煥然一新。

“撣塵”開啟了臘月,準備過年的第一個風俗,清清爽爽迎新年。

接著,得準備做年糕、裹粽子,紹興的風俗,是過年必裹粽子,端午節反倒很少裹粽子。

做年糕,糯米要提前泡起來,為了水磨年糕更加細滑的口感。

裹粽子,新的幹箬葉也要提前泡好,浸溼、洗淨、煮一遍、再洗淨,才能裹粽子。話說,這煮箬葉的香味,比煮粽子時的香味還讓人嘴饞。

做年糕、裹粽子的風俗是“討彩頭”——年糕年年高,粽子(種子)年年有。

老早的時候,家家戶戶還養豬時,就要開始預約 “殺年豬”了。到了那天,凌晨4點左右就開始準備啦,燒開水,給年豬褪毛用。年豬,一半賣給殺豬師傅,一半留在自己家過年用。

那時,冰箱、冰櫃還是少數人家的家電配置。所以留下來的豬肉,大多是要醬、醃起來,為了好儲存,也為了吃一嘴那特別風味的臘貨。

我記憶中“舌尖上的節日”——給孩子們講講紹興的“節氣”

魚乾、醬鴨(福緣農家樂供圖)

說起臘貨,除了豬肉,雞、鴨、魚也都是合適的原材料。各種調料配合起來,醬醃3-5天不等,然後就串起來,掛在竹竿上,晾曬。

這也是村裡一道獨特的風景,而且是有味道的風景。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這天很重要——因為要“送灶司菩薩上天”。

傳說,這天灶神要出發上天庭“述職”了。人們為了讓灶神到天庭“述職”多講好話,小年夜這天,要有酒有肉祭拜灶神,燃香點燭、燒灶神畫像,燃放爆竹送灶神上天。灶神要年三十再回到人間。

送灶神之後,年三十之前,每家每戶還要挑選一個吉日“請大菩薩”——也就是做“祝福”。這在紹興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大祭典。

我記憶中“舌尖上的節日”——給孩子們講講紹興的“節氣”

三茶六酒(李老師供圖)

魯迅先生在《祝福》裡是這樣寫的:

這是魯鎮年終的大典,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中的好運氣的。

家中真的是很忙。殺雞(實際不能說“殺”,要說“做雞”,小時候覺得超級好玩,這也是一種“討彩頭”)、買魚、買各種物品;大灶鐵鍋燒起來,煮肉、煮雞。肉和雞,煮好後,一起放在一個木製的朱漆大托盤裡,雞要跪著放,肉要立起來放,上面插很多筷子,用雞肚腸把所有的筷子繞起來,再在托盤裡放把菜刀,這樣做“祝福”用的“福禮”就準備好了。

祭典需要一張八仙桌(用圓桌的也有),正中放“福禮”;邊上放一圈其他的食材,分別是一碟鹽、一碟雞血豆腐、一碟豬板油、粽子一串、年糕一份、大米一碟(也可用米飯,八仙桌4個桌角各放一小碗)、蔬菜若干(也可炒熟,一碟整片的豆腐乾炒油菜,一碟整個的油豆腐炒黃豆芽加醃白菜)、各色水果放一些、貼著紅紙的活鯉魚一條(也有用白鯗代替的)——取義

“鯉魚跳龍門”

。八仙桌靠大門一側的桌面上,三茶六酒的酒盅、茶盅間隔放;正對側,再放上香燭臺。

我記憶中“舌尖上的節日”——給孩子們講講紹興的“節氣”

“祝福”的祭桌(李老師供圖)

點上蠟燭和香,祭典就開始了。

先斟酒一輪,家裡人依次對著香燭,向著大門外拜一遍;酒過三巡,每一輪都要依次拜一遍,大人們還會一邊拜一邊唸唸有詞,應該是祈福之類。三輪之後,就要燒紙錢,還要把“撣塵”那天用的“撣塵”帚也一起燒掉。然後就是放炮仗,吹滅蠟燭,祭典就結束了。

而後,一家人會吃一頓、喝點酒,把“福禮”切點下來,就是白切雞、白切肉,這一頓俗稱“散福”。意為分享神明所賜之福。

大年三十,又是忙碌的一天。掛春聯、貼年畫,還要準備豐盛的年夜飯。

在紹興,這一頓年夜飯叫做“分歲”,也就是辭歲,向舊年告別。

在一家人分歲前,要接灶神,灶神從天庭回來啦;接著是給祖先分歲,俗稱“請大人”,就是祭祖。最後就是一家人的年夜飯,大家開開心心過年啦。飯後,長輩們會給小輩們分壓歲錢。壓歲錢不能當時拆封,要放到枕頭下過夜,大年初一才可以拆開。

我記憶中“舌尖上的節日”——給孩子們講講紹興的“節氣”

自制湯圓

分歲後,飯菜還要留點起來,意為“

年年有餘

”。等收拾整理乾淨後,就要做湯圓,年初一早上“請菩薩”要用。當然,年初一早上,一家人的早飯也是湯圓,加了年糕片的糖湯圓,新一年裡每一天都是甜蜜的。

紹興有句話說:

年三十夜的吃,正月初一的穿

。所以,正月初一,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大家都是從頭到腳、從裡到位,煥然一新。“請菩薩”、放開門炮,早飯後,全家人一般會去寺廟裡上香,祈福家中一年的風調雨順、平安喜樂。

我記憶中“舌尖上的節日”——給孩子們講講紹興的“節氣”

戲班子來唱戲

而一般在春節裡,村裡都會有戲班子來唱戲。

以前是在村裡的大會堂,是室內的;現在大會堂拆掉了,新造的戲臺是在戶外的。

但熱鬧是一樣的,歡樂是延續的。銅鑼一響、幕布一拉,唱戲人“咿咿呀呀”粉墨登場,大人們看得津津有味,坐不住的孩子們滿場玩樂。

魯迅先生的《社戲》講的就是這樣熱鬧的看戲場景。

臘月,幾乎是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忙碌、熱鬧、喜悅而又充滿期盼的大過年。

02

吃艾餃,“做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讀這句古詩,第一感受,清明是一個悲傷的時節。

但在紹興,清明的“畫風”是哀而不傷的,是清麗的。

這不僅是一個“做清明”——“請大人”、給祖先上墳的日子,也是一個吃的節日,很有古時寒食節郊遊的氛圍。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每當我和小夥伴們,放著自

己製作的笨重的“風箏”,怎麼也飛不到天上的時候,清明節也就快到了。

我記憶中“舌尖上的節日”——給孩子們講講紹興的“節氣”

鹹口艾餃(福緣農家樂供圖)

放學後,我和小夥伴們就挎著籃子、拿把張小泉小剪刀,就去地裡剪艾草了,因為吃艾餃的時候來了。艾草剪來,擇一下,洗淨,就放進鍋裡煮爛。控乾的艾草團加入米粉(糯米粉、粳米粉比例根據個人口感配比),一起揉成青色的米團,為了色澤翠綠且均勻,常規會加入點老鹼或者石灰水。老媽為了更加健康,這些是不加的,當然色澤會差些。

鹹口的艾餃,通常用的是豬肉、豆腐乾、冬筍、冬芥菜等,所有食材切丁,炒熟後就是餡了。鹹口艾餃香中帶鮮,我總是百吃不厭。當然也少不了甜口的三角形艾餃,裡面裹著桂花白糖。三角艾餃蒸熟後,一口下去,滿口甜甜的糖水,伴隨著絲絲桂花的清香。

03

別春日,過立夏

“清明見節,立夏好吃”,說的是豆(蠶豆、豌豆)在清明時長節了,到了立夏就能吃到豆子。

所以紹興歷來有立夏吃豆子的習俗。

我記憶中“舌尖上的節日”——給孩子們講講紹興的“節氣”

蠶豆(網路圖片,侵刪)

到了立夏那天,老媽偶爾會做些豆瓣糕,因為做糕點的模具壞了,也很少有人家有,比較難借到(

感嘆下,萬能的某寶,確實便利

)。

老爸是一定會炒“羅漢豆”的。老爸拿出曬乾的大豆(紹興人稱蠶豆為大豆),放到大鐵鍋裡炒熟,變成又硬又脆的可以當零食的豆子。我迫不及待地等待豆子涼下來,撥殼,扔到嘴裡,“嘎嘣”響。

在炒豆子時,為了不要炒焦,還會放一些米,等炒熟後碾碎磨成粉,就是炒米粉,又是一種解饞的“零嘴”。怎麼吃呢?可以泡著吃、拌著吃、還能滾著湯圓吃。

立夏,飯桌上肯定有一道菜——荷包蛋,據說立夏吃荷包蛋小孩子就不容易疰夏。哈哈,這又是一個無法考究的說法。

最引人注目的還有“稱人”。

那天如果上學,學校裡也會安排這一活動。老師們借來一杆大桿秤,把大桿秤的提繩固定到走廊上的鐵橫樑上;

我記憶中“舌尖上的節日”——給孩子們講講紹興的“節氣”

桿秤(網路圖片,侵刪)

同學們挨個把手掛到秤鉤上,抓緊,並縮起腳來;

老師站在木凳子上打秤,看秤花(就是桿秤上的秤星),讀出來的數字,就是每個人的體重。這真的是一件特別好玩的事情。

04

“菖蒲作劍,艾葉為旗”,是端陽

吃五黃,就是吃名字裡帶黃字的或者顏色是黃色的菜,比如黃瓜、黃魚、黃鱔之類的。

除了五黃,家家必有一碗莧菜,一碗荷包蛋,端午吃莧菜可避痧氣,吃荷包蛋就不怕冷雨淋了。

再有就是吃桃子,不知道是啥原因了,只記得,兒時,端午的桃子是每一年中吃的第一顆桃子吧。

(好吧,主要還是太窮了,平時捨不得買,端午節因為過節得應景也說不定吧。)

綠豆糕,清熱解毒、穩定煩躁的情緒,是端午節走親戚節禮中的必備品。

說到走親戚,新結的姻親之間,有“發庚”、 “送扇”的風俗。

我記憶中“舌尖上的節日”——給孩子們講講紹興的“節氣”

1個尖頭的三角粽

如某戶人家想在當年娶媳婦,得在端午節前發庚,男方除向女方送去結婚吉日良辰之外,還得送白糖桂圓等禮品。如是女兒出嫁後的第一個端午節,則孃家父母兄弟須向婿家送去扇子、粽子之類的東西。這個時候,家裡就要裹粽子了,而且是一個粽子帶2個分開的尖頭的三角粽。

編五色扭繩,五顏六色的繩子編起來,打結做成環,掛在脖子上。講究點的,在打結處放點銀器。小時候,妹妹和表弟都比較體弱,太太就給他們一人準備了一根,還把她自己大襟衣服上的銀裝飾一分為二,放到扭繩上。

這也是一種美好的祝願,祈福平安健康。

我記憶中“舌尖上的節日”——給孩子們講講紹興的“節氣”

端午採購

雄黃粉拌進老酒裡,搖晃均勻,雄黃酒就成了。老媽先用指頭蘸著雄黃酒,在我們的額頭寫“王”字,再塗抹到耳鼻處,最後把雄黃酒噴灑到家中的壁壁角角,寓意夏天就不拍蛇蟲諸毒啦!

早晨,老媽還會去地裡摘來蘄艾、菖蒲,在門窗上插艾旗、掛菖蒲劍。

此舉取義“菖蒲作劍,斬八節之妖魔;艾葉為旗,招四時之吉慶”。

05

秋分祭月,是月餅節

紹興人把月亮稱作“月亮婆婆”,中秋節當天要“拜月亮婆婆”,也就是祭月。這一風俗據說源自“秋分祭月”這一古老禮俗,周朝有每年秋分天子率群臣祭月的禮制。

秋至而禾熟,天子於祀大瑞,西出其國百三十八里而壇,服白而白,玉,帶錫監,吹損之風,鑿動金音。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號曰祭月。

這是

《管子輕重己》中的記載,

但由於秋分的日子不固定,後來改到了中秋祭月。

我記憶中“舌尖上的節日”——給孩子們講講紹興的“節氣”

中秋祭月(網路圖片,侵刪)

而在紹興,這個風俗流傳至今。《紹興市志》載:“節期八月十五日。舊俗於是夜置月餅、老南瓜、水果等於庭院,焚香點燭,拜月亮婆婆。紹俗‘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中秋節當天,晚飯後,在院子裡,朝南放好桌子,中間放大大的圓月餅,周圍放上老南瓜、水果等,點上香燭後,婦孺依次拜月,即為祭月。

有些地方,在拜月時還會放上一碗清水。

拜月後,婦女們會用手指蘸著供月的涼水,給自己和孩子塗眼睛,並祝福道:“眼目清涼”。

06

四時八節之冬至大過年

紹興有句俗語

“冬至大過年。”

所以紹興風俗冬至也是要“請大人”。

那小孩子肯定記住的還是“吃”,媽媽會裹白米餃、做麻團。白米餃,就是餃子皮不放其他東西,純米粉製成,白色的;餃子餡就跟艾餃的一樣。麻團,就是大糯米糰子,煮熟後,在黑芝麻、或者炒米粉、或者松花粉中滾一滾,吃的時候,再沾點糖,就可以了。

黑芝麻、炒米粉還是挺方便的,松花粉的獲得就比較麻煩了。

我記憶中“舌尖上的節日”——給孩子們講講紹興的“節氣”

松花穗球(網路圖片,侵刪)

每年的4、5月份,如果天氣晴好,老爸老媽就會上山,把馬尾松的松花穗球採集回來;清理乾淨,把松花穗球放到鋪著細紗布的團箕上,暴曬幾天;再把松花粉搖下來,過篩,儲存到玻璃瓶裡,等到要吃時才拿出來。品質好的松花粉,可遇不可求。

帶著清香的松花麻團,口感細膩,吃著會上癮的,但是為了不要積食,還是不敢多吃哈。

我記憶中“舌尖上的節日”——給孩子們講講紹興的“節氣”

清香的松花麻團

讀這篇文字的你還在嗎?老酒喝得如何?酒不醉人,人自醉,你在醉意中是否也有回想呢?

在城市待得久了,往往會感嘆,年味淡了,亦或所有的節日都是購物節;偶爾到古鎮去走一圈,發現熱鬧是有了,但總覺得“用力過猛”。

我記憶中,關於紹興、關於家鄉節日風俗的印象,是種種儀式感夾帶著濃濃的煙火氣,在舌尖回味、在心頭縈繞、在腦海呈現。

也許是人到中年,我也到了回憶的年齡;也許是為人父母,想著讓孩子們對傳統民俗有個印象;也許我就是想要嘮叨一下吧。於是,我寫了上面這些文字。

如今,我每次回家,總跟老爸、老媽講,不用搞這麼多精緻的菜餚,雖然美味,但我更饞的還是物資匱乏時,那一口純天然的鄉野美味。

所以,我每次回城總是大包小包,冰凍好的艾餃、高山無汙染的農家茶、筍乾、梅乾菜……

四季、三餐,時光中流轉在舌尖的每一口美味,也同樣治癒你的胃、治癒你的心!

本文由DouDou親子部落——曉禾原創,歡迎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