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朔迷離的“圍園劫後”計劃

撲朔迷離的“圍園劫後”計劃

袁世凱在他的《戊戌日記》裡提到,

1898年9月18日譚

嗣同夜裡拜訪,要他調兵包圍頤和園,殺了慈禧太后這老朽。這就是歷史上被稱為的“圍園劫後”計劃。9月24日,譚嗣同戊戌六君子被捕,到了28日,未經審判就被殺害。譚

嗣同被害,“圍園劫後”真假死無對證。康有為等維新派是不是真的謀劃一場“圍園劫後”計劃,成了一件歷史懸案。

袁世凱說的話,一般認為他是為了向慈禧太后告密邀功,不可採信。被認為是

“圍園劫後”謀劃人的康有為和梁啟超都否認有這個計劃。梁啟超在《戊戌政變記》一書也特別提到這件事,並堅決否認。

撲朔迷離的“圍園劫後”計劃

戊戌六君子

可是,一件有力的證明,卻讓史家無法忽視。戊戌六君子被害的第二天,軍機處有一段記錄,清楚載明維新派糾結亂黨,密謀包圍頤和園,想要劫持慈禧太后,所幸被察覺,即時被制止。這與袁世凱告密的口吻一致。那麼,這是軍機處根據袁世凱的告密記錄的?還是慈禧太后為了應付外國人指責而指使偽造的?當時未加審判就將戊戌六君子處死,既違背清朝關於犯人的審判法律,又招致列強(主要是英國和日本)

不滿。不過,軍機處的記錄一向十分嚴謹,偽造幾乎不可能。

光緒皇帝也不認為有

“圍園劫後”這樣的陰謀。戊戌變法之後,雖然慈禧太后往往代光緒皇帝法旨,但關於維新派的制裁方面,還是逼迫光緒皇帝違心地親自下旨。在光緒皇帝這些主筆諭旨中,從沒有提過包圍頤和園、劫持慈禧太后這樣的內容。

“圍園劫後”真假未明,難窺究竟。

撲朔迷離的“圍園劫後”計劃

畢永年

這時,

“圍園劫後”的一位重要人物:畢永年是否記錄了這件事,就成了解開謎團的重

要關鍵。畢永年是湖南一個地下組織的豪傑,譚

嗣同的同鄉和好友,譚

嗣同邀請他到北京來幫忙。據說,當初擬定的計劃是這樣的:由譚嗣同勸說袁世凱殺榮祿,並率領軍隊從天津到北京包圍頤和園;然後再由畢永年率領勇士數十人,一舉抓住慈禧太后。

史家一直想找出畢永年的相關記錄,可惜毫無所獲。

1985

年終於出現了一絲轉機。這一年,史學家楊天石在日本外務省的檔案裡,找到了

畢永年的日記。據畢永年的日記《詭謀直記》記載,他到達北京後,住在南海會館。康有為多次與他談論包圍頤和園,逮捕乃至處死慈禧太后的打算。但計劃難以實際操作,畢永年不以為然。康有為最後想借助袁世凱的軍隊包圍頤和園。

9

18

日午飯時,同住會館的錢維驥告訴他,康有為要殺太后。畢永年回答:“我早知道了,康有為就想要我去幹呢!”晚上,譚

嗣同前往法華寺走訪袁世凱。次日,畢永年從譚

嗣同那裡獲知,袁世凱未明確允諾。富有秘密活動經驗的畢永年認定事已敗露,立即搬出會館。

撲朔迷離的“圍園劫後”計劃

康有為

另外,據楊天石說,慈禧太后去世以後,康有為曾經想說出圍園計劃,但是梁啟超反對,認為還不是公開的時候。當時康有為和梁啟超都在海外流亡,梁啟超想回國開展政治運動,好為戊戌六君子平反;如果這

承認當年曾密謀殺慈禧太后,就等於承認慈禧太后抓殺維新人士有理,豈不是自找麻煩?對回國進行政治活動相當不利。因此,康有為與梁啟超在此事

有了

“保持緘默”的默契。到了民國時候,有人寫信問康有為,康有為始終不承認有過“圍園劫後”的計劃。

不過,既然畢永年日記明確證實了

“圍園劫後”確實存在,這件歷史懸案應該可以水落石出了。

且慢,結論還不要下得太早。這個明證不久就出現了異議,以考據著稱的戊戌變法史學家房德鄰對於畢永年日記的史料價值表示質疑,他認為《詭謀直記》有諸多漏洞,不能將其當成信使來研究。

本來以為已經解開的

“圍園劫後”歷史謎團,又陷入雲霧中。看來,這個撲朔迷離的歷史懸案,要想完全釐清,恐怕還得費一番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