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寫的“山色有無中”,有人憑此說他是近視,蘇軾巧妙回答

歐陽修是宋代文學巨匠。這位文學大咖又是最牛逼的導師。唐宋八大家中宋朝有六大家,除他自己之外,其他五大家都是他的學生,連剛正不阿的包拯,還有司馬光、韓琦、程顥等等都是他的學生。

歐陽修寫的“山色有無中”,有人憑此說他是近視,蘇軾巧妙回答

他的詩文流行很廣,粉絲眾多,上到朝中大臣,下到民間歌妓。

有一次,歐陽修出使遼國,接待官員請來當地一位歌妓助興,叫她好好款待歐陽大人。歌妓只是點頭,並不多說話,大家還以為她畢竟是邊遠地方的歌妓,什麼都不懂。誰知席間歌妓一開口,唱的竟全是歐陽修的詞。由此也可見歐陽修的詞在當時影響之大,粉絲之廣。

有一次,這位歐陽大咖寫了一首詞,他的鐵桿粉絲看到後,說歐陽修是近視眼。還找蘇東坡去說道,結果鬧出了笑話。

歐陽修寫的“山色有無中”,有人憑此說他是近視,蘇軾巧妙回答

一天,歐陽修的好友劉貢父要到揚州去做官,特來向他辭行。朋友一場,歐陽修設宴熱情款待了他,併為他送行。因為歐陽修曾在揚州做過官,對揚州特別熟悉,並且情有獨鍾。當時,歐陽修曾在揚州蜀岡上大明寺平山堂前親手栽了一棵柳樹,如今一晃又過去幾年,這棵柳樹還在不在?長高了多少

呢?回想起那些陳年往事,看到朋友馬上也要動身到揚州去了,感慨萬分。於是他當即揮手寫下一首《朝中措》詞,來為劉貢父送行:

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詞上闋寫了他在平山堂遠觀碧空之景,晴空萬里,青山隱隱,若現若隱。又思念親手栽的柳樹,如今已是幾年過去,不知長得怎麼樣了。其實就是思念自己曾“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地方。

下闋是給自己當時的自畫像——曾經寫文章時才華橫溢,洋洋灑灑,下筆萬言;喝酒時痛快淋漓,豪飲千杯。但是這一切畢竟又都是過去的事,現在老了,豪氣沒有了。一股蒼涼鬱悶的情緒躍然紙上。

歐陽修寫的“山色有無中”,有人憑此說他是近視,蘇軾巧妙回答

由於歐陽修這首詞寫得直抒胸臆,筆墨暢快,當時就在粉絲中迅速傳播開來。沒有想到他的粉絲中有一位人曾經到過揚州,這個粉絲髮現了漏洞,他心中直嘀咕:我也去過揚州,站在平山堂也看過山,山很近,一清二楚,連山上樹上的鳥兒個數都可以數出來,而歐陽修就連座山的景色都沒有看清楚,說山中的景色好像看見有又好像看見沒有,不會像唐朝文學大咖韓愈說自己: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歐陽修站在平山堂肯定也是兩眼“視茫茫”,看不清楚了。這不是近視眼又是什麼呢?

他以為,如此下去會影響歐陽修漲粉。就把這件事告訴了蘇東坡,哪知蘇軾聽了此話,並不回答,心中也犯嘀咕:“這個小白雖然不懂詩詞,但畢竟是老師的粉絲啊,不能說得過火了,否則會打擊這位粉絲的積極性,掉老師的粉”。

於是,他沉吟了半晌,揮筆寫了一首《快哉亭》詞,其中有這樣幾句:“

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取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原來,蘇軾用這幾句詞作答。他說,我記得欹枕在平山堂上,那時,山川煙雨濛濛,孤雁飛過,我也沒有看清楚。這時,我想到老師歐陽修說的“山色有無中”,確實有道理。

那位粉兄看了以後,才明白了一點點,煙雨濛濛的山確實是“山色有無中”,羞得滿面通紅,再也不說什麼了。原來,他只是望文生義,不明白寫詞要有意境。也不瞭解作者所表達的感受。

可以肯定歐陽修的《朝中措》詞裡那句“山色有無中”,不是近視眼的證據,然而他究竟有沒有近視呢?

歐陽修寫的“山色有無中”,有人憑此說他是近視,蘇軾巧妙回答

歐陽修曾在《讀書》詩中說:“吾生本寒儒,老尚把書卷。眼力雖已疲,心意殊未倦”。他自己都承認眼力不好。又根據南宋葉夢得《石林燕語》一書中,講歐陽修“近視,常時讀書甚艱,惟使人讀而聽之”。說明他眼睛看書很費力,改用聽書了。

可見他確實有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