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叫“螽斯”的門,為何有這麼大的魔力?引得一朝皇后來跪拜

這個叫“螽斯“的門,為何有這麼大的魔力?引得一朝皇后來跪拜

在清宮劇裡,總有這樣的鏡頭:嬪妃甚至是當朝皇后,跪在一個名為“螽斯門”的門前,祈禱。這個門到底有什麼魔力,和別的門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這個叫“螽斯”的門,為何有這麼大的魔力?引得一朝皇后來跪拜

螽斯,《說文解字》將螽斯解釋為蝗蟲。古人將草螽、斯螽、土螽通稱為蝗蟲,這種分類拿到當今來說是錯誤的。 事實上,螽斯就是類似蝗蟲、蟋蟀的昆蟲。蟈蟈就是螽斯家族的一員,而一些土螽則屬於蝗科。

這個叫“螽斯”的門,為何有這麼大的魔力?引得一朝皇后來跪拜

說白了也就是我們最常見的田螞蚱,它吃稻田裡的禾苗草稈,是農業的害蟲。今天,我們就按古人的說法,以蝗蟲來稱謂它吧。

那麼高貴的當朝皇后,為什麼會跪拜這個不起眼的害蟲?這首詩,給出了答案。

《螽斯》,出自《詩經》中的《國風》,原文如下:

螽 zhōng 斯 sī

螽斯羽,詵shēn詵兮!

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

宜爾子孫,繩繩兮!

螽斯羽,揖yī 揖兮!

宜爾子孫,蟄 zhé 蟄兮!

這是一首祝願多子多孫、後代昌盛的詩。這就明瞭了,後宮妃嬪以子為貴,當然希望子孫多多,健健康康。朱熹在《詩集傳》裡說,螽斯一生九十九子,可見其繁殖能力如此強大,是古代皇家嚮往的子孫昌盛的畫面。

本詩,採用比喻的方式,是我國早期詠物詩之一。全文分為三個部分,每部分,先以螽斯做類比,後以實物表現。

第一部分: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羽就是螽斯的翅膀。翅膀怎麼樣了呢?

先是:詵詵兮!詵詵是眾多群集的樣子。想象一下,那麼多蝗蟲聚集在一起,那翅膀多如麻的樣子。

緊接著,承接實體,“宜爾子孫“,宜,是眾多的意思。你眾多的子孫,怎樣呢?

振振兮,詩歌以極其簡練的方式來表達意思,一詞“振振“,為振奮有為的樣子。

這部分表達的意思:

蝗蟲震動翅膀,眾多群集!你眾多的子孫,振奮有為。

第二部分: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薨薨兮!薨薨,蟲群飛時發出的聲音。那麼多蝗蟲,一起飛起來的時候,那聲音,薨薨的響。也是體現一個多,以數量佔據了優勢。

繩繩:綿延不絕的樣子。

蝗蟲震動翅膀,群飛時發出轟轟聲!你眾多的子孫,綿延不絕!

第三部分: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揖揖兮!揖揖,群聚的樣子。蝗蟲群聚,真是有鋪天蓋地的視覺感。

蟄蟄:安靜的樣子。

這部分表達:

蝗蟲振動翅膀,群聚在一起!你眾多的子孫,一團和氣!

這首詩歌要表達的意思已經明確,不但多子多孫,而且子孫們還各個奮發有為,更重要的是,還一團和氣,中國人最講究“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等等。

這是多麼美好的祈願阿,怪不得連正宮娘娘時不時都要去拜一拜,只是,螽斯,作為害蟲,它們群聚一過,莊稼全無的陰影總是伴隨而來,這麼比喻是不是有點諷刺的意味?

陳子展在《詩經直解》裡也說過:“螽斯害蟲,以為比興,雖若美之,實含刺意“。

含不含刺意,確實不知,但是,詩歌抓住了蝗蟲繁殖能力強又團結一致的特點,至少,這兩點是人們所希望的,誰不想子孫延綿又家族和諧呢!

寫到這,作者停筆了,感覺應該有個後續,即:停止做不應該做的事情。畢竟,蝗蟲吃莊稼的事情,可是被一票否決的。

如是子孫團結一致做壞事,那可不得了啊!

那麼,今天咱們給加上一句吧:

螽斯羽,聚聚兮!宜爾子孫,善善兮!

自古,就形成了螽斯文化,你從這文化中體會到了啥?

後記

一個蝗蟲,自古以來的害蟲,特別是在農耕時代,那是如臨大敵的,作者都抓住了它的優點,然後進行類比,把期許加入。

這個作者著實讓人佩服,能在對手或者說是討厭的事物上尋找優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人心胸之寬廣,真是不可限量。

我們很多人,遇到勁敵或者反感的人、物時,很難低下頭,也難看到對方的閃光點,總是一味地指責,不滿以及憤怨,結果呢,該拿下的客戶沒拿下、該匯入的產品沒匯入,不滿的情緒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看看《螽斯》這篇,頗有感悟:

站在對方的角度,審視對方的優點,明確任何人、事物、團體都有自己的長處,你有不滿,說明,你還是不能低下頭,真正地分析這個令你不滿的原因。

所謂躬身入局,踏踏實實地解決一些問題,實地瞭解,看到對方的優勢,先接納再類比,學習、整合、覆盤,最後拿下。不妨試一試,也許明天這個產品就打入了對方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