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奶引:曾是寨裡“一枝花”,被侯一民相中印在第四套一元人民幣

石奶引:曾是寨裡“一枝花”,被侯一民相中印在第四套一元人民幣

一個國家的貨幣,就是一個國家的名片。世界各國也往往會選擇這個國家代表性的人或物,印在貨幣上。

大部分國家會選擇他們的元首

,比如英鎊上的英國女王,美元上的美國總統,也有一些國家會選擇歷史文化名人,比如日元上的著名女作家。

我們國家在1987年正式發行使用的

第四套人民幣

,是一套完整的以人物肖像為正面圖案設計的貨幣,相信年紀在30歲往上的國人,對這套貨幣都不陌生。

這套貨幣的整個設計理念是要體現全國各族人民大團建,既要有中國特色,又要表現出各民族的風物特點,還有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觀賞性。

對當時承擔貨幣設計任務的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來說,

是個不小的挑戰。

很多人都認為,這套貨幣上的任務,除了百元鈔票上的四位國家領袖,其他都是藝術創作。

石奶引:曾是寨裡“一枝花”,被侯一民相中印在第四套一元人民幣

其實不然,每一張貨幣上的人物,

都有真實的人物原型。

當年,兩大美術學院接到設計任務後,很快籌建了繪畫藝術專業、雕刻印刷專業專家組成的專項工作組。

為了更貼近民族風貌,工作組專門深入到民族風情儲存最完整的原生態民族聚集區,在少數民族群眾的日常生活中尋找素材。

在集市上被選中的最美“一枝花”

採風這件事,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很多時候都是尋尋覓覓許久,卻總覺得距離想要的感覺差那麼一點點。

可別小看這一點點,

就是一毫一釐,

也足以讓追求完美精緻的藝術家渾身不自在,一定要找到最滿意的那一個才肯罷休。

這一天,以侯一民為組長的採風小組,來到貴州省從江縣慶雲鄉,正趕上鄉里趕集,十里八鄉的鄉親們都來採買日常生活用品。

石奶引:曾是寨裡“一枝花”,被侯一民相中印在第四套一元人民幣

在這些穿著民族服裝的男女老少中,

侯一民努力尋找著他想要的形象。

突然,一群女孩子活潑的身影闖進了他的視線。

這三五個女孩子都是十五六歲的年紀,梳著最有民族特色的髮飾,穿著最美麗整潔的民族服裝,一群人圍著一個攤子,嘰嘰喳喳的挑選著攤位上的貨品。

其中有一個女孩子,

更讓侯一民挪不開眼睛。

這位姑娘的美,不是那種奪人眼球的炫目,卻在大氣中透著沉穩,既有十五六歲女孩子的靈秀,又有少女初長成的嬌羞。

侯一民只能看到姑娘的側顏,就已經決定這就是自己要找的人。於是他走上前,很有禮貌的向這位姑娘說明了來意。姑娘也不扭捏,大方的按照侯一民的要求擺好姿勢,靜靜的等他畫完。

走上一元人民幣的“一枝花”

這位姑娘也沒把這當做一回事,買好東西就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原來這位姑娘名叫石奶引,

是一位侗族姑娘。因為生得美麗,在寨子裡就被叫做“一枝花”。

石奶引:曾是寨裡“一枝花”,被侯一民相中印在第四套一元人民幣

這是一個普通的侗族家庭,

石奶引家裡一共兄妹六人

,三男三女,她是家裡的老大,很早就負擔起照顧弟妹的任務。

因為兄弟姐妹眾多,石奶引從小沒有上過學,但做活是一把好手。家裡的家務、織布、刺繡、染布等,都不在話下。

不到14歲的時候,石奶引就能獨立織布、染布、做衣服了,幫家裡減輕了很大的負擔。畫像的事,石奶引並沒有向家裡提起,很快也在忙碌的生活中忘卻了。

直到第四套人民幣大面積發行使用時,身邊的人才發現,紅紅的1元紙幣上的一位姑娘,特別像石奶引。陸陸續續開始有人拿著1元紙幣來到姑娘家,

想一睹姑娘芳容。

一開始沒在意的石奶引,也有點好奇了。

她找了一張1元紙幣,細細端詳,畫面上年輕的面龐和姿勢,讓她突然想起了趕集那天的偶遇,原來真的是她。一輩子沒有出過大山的石奶引,沒想到自己的畫像能上了全國通用的人民幣,既激動又自豪。

石奶引:曾是寨裡“一枝花”,被侯一民相中印在第四套一元人民幣

走進尋常生活的“一枝花”

石奶引到了婚嫁的年紀,經人介紹,認識了自己的丈夫。兩人按照侗族的風俗傳統,經過幾次

"行歌坐月",

對對方都比較滿意,淳樸的小兒女就這樣走進了婚姻家庭生活。

婚後的生活忙碌而平靜,夫妻二人相處和睦,勤儉持家,日子也過的紅紅火火。很快,石奶引的女兒出生了,給全家帶來了無盡的歡笑。

後來,

石奶引又生了一個兒子

,兒女雙全的一家人,在建設新生活的道路上一起努力著,生活也越來越好。

唯一有些遺憾的是,石奶引自己沒什麼文化,兒女讀書的事也是順其自然,兩個孩子都是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以後,就沒再讀書,輟學外出打工了。

現在,石奶引和丈夫生活在貴州老家,和鄉親們一樣,為了更幸福的生活,辛勤勞作。每每看到那張1元紙幣,總會想起年輕時候的那段奇妙的經歷。

石奶引:曾是寨裡“一枝花”,被侯一民相中印在第四套一元人民幣

雖然年輕的容顏不再

,但內心的本質未曾變化。

石奶引還是幾十年前那個淳樸、善良的侗族女子。

培根曾經說過,形體之美要勝於顏色之美,而優雅行為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石奶引未經雕琢的天然之美,被畫家的筆觸記錄下來,定格在了頗具象徵意義的人民幣上。

這方小小的畫像,既儲存了女子年輕的面龐,

也反映了侗族獨特的少數民族風貌

,更特別的是,它展現了全國各族人民,在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歷程中,積極向上、溫暖樂觀的精神風貌。

透過這張紙幣,我們彷彿能在人物的眼中看到無限的希望和光芒。這也正是一直以來,支援中華民族走過苦難、走向團結、走向復興的堅韌精神。

石奶引:曾是寨裡“一枝花”,被侯一民相中印在第四套一元人民幣

能夠走上人民幣的石奶引,是出眾的、特別的,經過這段傳奇有回到日常生活的石奶引更是普通的、平凡的,這也正是這一套人民幣設計的初衷,全國各界、各族普普通通的人民,用平凡的自我,構築了不平凡的祖國。

文/文史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