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富含營養,是如今一道美食,為啥古代吃蝗蟲不多見

蝗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鈣、鐵、鋅等多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是居家旅行,親朋好友的必備佳餚。蝗蟲是很好的烹調材料,可以煎、炸、蒸、炒;肉質鬆軟滑嫩,口感如蝦蟹,回味無窮。古人早就發現蝗蟲是可以吃的,但因為蝗蟲的外形和身體結構,人類的食慾並不是很強,所以蝗蟲最初是作為

“藥用”而大量食用的。

蝗蟲富含營養,是如今一道美食,為啥古代吃蝗蟲不多見

《本草綱目拾遺》中,有一種治療“百日咳”的方法,其中提到過蝗蟲,蝗蟲性甘,易曬,儲存方便,是最好的藥材。唐貞觀元年,蝗災頻發,秋末關外蝗災,田稼枯竭,百姓飢腸轆轆,捕蝗為生。還有一個著名的故事,就是唐太宗痛恨蝗蟲引起的饑荒,抓了幾隻生吞活剝了。

蝗蟲富含營養,是如今一道美食,為啥古代吃蝗蟲不多見

明朝的時候,百姓吃蝗蟲的情況也是如此:成化二十一年,大旱,蝗災肆虐,人族自相殘殺。流亡者過半,饑民聚集山林。太平縣蝗蟲橫行,蝗災肆虐,稻穀樹葉被吃得乾乾淨淨,民不聊生。你看,明朝的蝗蟲可不是什麼好鳥。百姓們也不客氣,直接抓起來吃了。從這些記載來看,古代人吃蝗蟲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因為蝗災在各個朝代都會吃蝗蟲。

蝗蟲富含營養,是如今一道美食,為啥古代吃蝗蟲不多見

但蝗蟲是會轉移陣地的,很多人不是不吃蝗蟲,而是蝗蟲吃完了就會轉移陣地,它們會飛,會跳,很難抓到。古代人可沒有現在的漁網,只能用竹簍或者布袋或者徒手去抓蝗蟲。另外,蝗蟲並不好吃,所以古人一般都不吃蝗蟲。這一點不用多說,在中國,好吃的都會被吃到瀕臨滅絕,再變成保護動物。像清道夫這樣不好吃的東西,通常都是氾濫的。

蝗蟲富含營養,是如今一道美食,為啥古代吃蝗蟲不多見

一般來說,古代人遇到蝗災,都是先祈求老天保佑,錯過了最好的滅蝗時機,蝗蟲又不好吃,所以古人都是儘量避免吃蝗蟲。等沒東西吃的時候,蝗蟲又不多見了。古人之所以不吃蝗蟲,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以前炸蝗蟲的時候沒那麼多油,也就沒有現在的烹飪技術,總不能讓人生吃螞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