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階的人生,是做一個“ 無用 ”的人

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類似下面的對話:

“我想學畫畫。”

“畫畫有什麼用,又當不了畫家。”

“我喜歡歷史。”

“喜歡有用嗎,又不能當飯吃。”

“我想學寫文章。”

“別浪費時間了,又賺不到錢。”

人生在世,總是會被別人告誡:不要在無用的事情上浪費時間和精力。

於是,我們向著目標,一路狂奔,甚至不曾留意時光的悄然流逝。

作家亨利·詹姆斯說:

“最好的人生,就是一場絢麗的浪費。”

人這一輩子,若只做那些被公認為“有用”的事,便失去了生活的真正意義和樂趣。

“無用”的人生,更精彩。

01

讀無用的書,開闊眼界

還記得那篇火爆全網的文章《我是範雨素》嗎?

作者範雨素真實地記錄了自己一家三代人的坎坷經歷,以及作為一個普通人,置身困境時永不放棄的精神。

文筆樸實卻不乏生動幽默,娓娓道來,感動了無數人。

很多人不禁好奇,一個僅有初中學歷的育兒嫂,為何能寫出如此膾炙人口的文章?

原來,範雨素從小便喜歡看各類書籍,尤其是小說,八歲時,就能看懂繁體版的《西遊記》。

透過不斷的閱讀,讓範雨素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她不甘心囿於原來的生活,於是來到北京。

打工的生活雖然辛苦,但是她從沒間斷過閱讀,搬來搬去的行李箱裡,總是放著幾本書。

後來,她和幾十位有文學興趣的打工族組成了文學小組,一邊打工掙錢,一邊嘗試寫作。

想起倪萍說過的一段話:人,即使是餓著肚子,也不能讓眼睛餓著,當你看到的越多,生活的邊界不斷拓寬,未來也會更清晰。

的確,眼界決定了一個人的格局和未來,物質的貧窮可以改變,精神的貧窮卻能耗盡一生。

這世上沒有徒勞無效的付出,也沒有完全無用的書,你讀過的那些文字,會在不知不覺中開闊你的眼界,豐富你的閱歷,拓寬你的人生之路。

莊子曰: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有用和無用,其實是相對的概念,有些事情,當下無用,不代表將來無用;在某件事情上無用,不代表對整個的人生無用。

在如今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沒有什麼事情是一成不變的。

多一些積累,便多一個機會,多一道對未來生活的保障。

只有放下“無用觀念”的束縛,廣泛接觸更多的知識,才能為自己開啟更多的可能。

最高階的人生,是做一個“ 無用 ”的人

02

說無用的話,增進感情

著名作家三毛說:

“即使生活再苦,環境再簡單,但都不能省略夫妻在一起說廢話和情話的環節,只有這樣,婚姻才有了生機和活力。”

好的婚姻,需要說一些無用的話。

網友@小米曾分享過她的生活。

她和老公結婚好幾年了,感情依然很好,總是有說不完的話。

下班回來,小米對老公說:“剛才在路上看到一隻小狗,可漂亮了,雪白的毛,還穿著小鞋呢。”

老公笑著答:“是嗎?那一定很可愛。”

吃飯時,老公說:“明天冬至了,要吃餃子,咱們吃什麼餡的呢?”

小米答:“你不是喜歡牛肉餡的嗎,我明天去買,再買點小冷盤,哦,好像鹽也快用完了……”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不知不覺間一頓飯就吃完了。

有時候,老公去外地出差,兩個人也會在微信裡聊上半天,工作進展如何?晚飯吃的什麼?睡得怎麼樣?

麥家說:“檢驗夫妻之間是否愛著,一個標誌就是雙方之間是否願意說廢話,是否願意傾聽對方跟你說廢話。”

好的感情,不一定時刻相守在一起,但卻需要彼此保持溝通和交流,正是平淡生活中那些瑣碎的嘮叨,將兩顆心拉得更近。

想一想,你有多久沒和愛人聊一些家長裡短了?

你有多久沒和朋友耍貧嘴、聊八卦了?

你有多久沒有和父母閒話家常了?

你有多久沒和孩子談談心了?

千萬不要忽視這些溫馨的時刻,正是這些閒聊,拉進了彼此的距離,並讓我們感到輕鬆和幸福。

有心理研究表明,一個人所說的廢話和他的快樂是成正比的。

那些無用的話,看似在消磨時間,卻是我們快樂的源泉。

其實,大多數人的生活中,哪有那麼多重要的大事,不過都是些平淡日常。

漫長的時光裡,需要我們說一些“無用”的話來調劑生活、增進感情。

最高階的人生,是做一個“ 無用 ”的人

03

做無用的事,滋養心靈

《我決定給自己一點時間》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如果生活包裹得你喘不過氣來,不妨停一下,給自己一點時間。”

這是韓國插畫師李彥姃對大家的呼籲,也是她自己的切身體會。

從20歲起,李彥姃就開始了馬不停蹄地日子,求學、工作、穿梭於各地。

成為插畫師和自由撰稿人後,她在五年時間裡出版了四本書,畫了上千幅畫,忙得不可開交。

高強度的工作讓她疏遠了家人,身體也亮起紅燈。

最糟糕的是,她失去了創作靈感。

生活全盤崩潰後,李彥姃暫停了所有工作,讓自己放鬆下來,去爬山、觀日出、看星星……

漸漸地,她那焦躁的心安定了下來,靈感也噴湧而出,成功地舉辦了一次小型畫展,還出版了一本暢銷書。

聽過這樣一段話:

“善用表的人不會把發條上得太緊,

善駕車的人不會把車開得過快,

善操琴的人不會把琴絃繃得過緊,

有智慧的人總在為自己的心靈鬆綁。”

凡事有度,過猶不及。

真正的智者,懂得在實際的生活中,做一些“無用”之事,來放鬆和滋養自己的心靈。

演員陳道明經常會推掉一些劇本,在家裡彈琴、畫畫、捏麵人、做木工、縫製皮包……

這些在旁人看來無用的事,在他那卻是一種愜意的享受。

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能夠不為名利所擾,遵從自己的內心而活,是一種難得的清醒。

太多的人,都在拼命追趕著別人的腳步,無暇沉澱自己,去感悟生命中那些真正的美好。

很贊同周作人說的話:“我們於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

人生不能只追求 “有用”, 很多重要的東西、美好的感受、創作的靈感,恰是那些無用之事帶給我們的。

有用之事讓我們成長,無用之事卻能讓我們幸福。

在追求的路上,請放慢腳步,做一些“無用”但能讓自己快樂的事,用心去品味生活、滋養心靈。

最高階的人生,是做一個“ 無用 ”的人

04

有人說:

“當你決定去旅行的時候,不要只盯著要到達的目的地,因為從你收拾行李那一刻起,旅行就已經開始了。”

生命真正的意義,在於過程而不是結果。

只顧著追求目標,會讓我們忽略掉那些觸手可及的美好。

生活中的很多東西,看似都沒什麼用,愛情、友情、音樂、藝術、和風、朗月……

但正是這些“無用”之事,帶給我們慰藉與滋養,勇氣和力量。

往後餘生,無需活得太“有用”,抽出點時間,讀一些無用卻有益的書、說一些無用卻溫暖的話,做一些無用卻自得其樂的事。

你會發現,生命會因這些“無用”之事而更加美好。

(讀書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