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鬢邊》商細蕊就像一隻荊棘鳥,即使不再唱戲,也要把刺扎進胸膛

由尹正,黃曉明主演的爆款民國劇《鬢邊不是海棠紅》已經迎來了大結局,相信很多朋友們已經透過提前點播把結局看完了。

最終,程二爺給商老闆留下了一張車票,曾經曹司令給的那個“要戲還是要命”的選擇題,又再一次擺在了商細蕊的面前。

《鬢邊》商細蕊就像一隻荊棘鳥,即使不再唱戲,也要把刺扎進胸膛

而結局最大的虐點,並不在於商細蕊到底有沒有去車站跟程鳳台一起走,而是兩個人從相遇到相知,再到難捨難分、外人不可介入的程度,如今卻要面對生離死別的選擇,也預示著那個曾經很美好的時代已經由盛轉衰,人人都自顧不暇,顛沛流離。

《鬢邊》商細蕊就像一隻荊棘鳥,即使不再唱戲,也要把刺扎進胸膛

01

程鳳台:我多麼期望你來,但我不會強求你一定要跟我走

程鳳台從來不會問商細蕊,到底是“戲重要”還是“他重要”這樣的問題,就連送車票時給商細蕊的選擇題都是“要戲還是要命”。

因為程鳳台懂得商細蕊對戲曲的赤忱與摯愛,他所欣賞的那個商細蕊,愛恨嗔痴皆是戲,有著不移於外物的透徹心性,也深知商細蕊的一生除了唱戲其他所有事情都不值一提。

《鬢邊》商細蕊就像一隻荊棘鳥,即使不再唱戲,也要把刺扎進胸膛

而且母親春萱曾經的出走,更讓程鳳台知道,商細蕊終究還是需要戲的,即使跟著他走,就算是拍成了戲曲電影,也難免成為籠中之鳥。

他不敢也不願意,以自己做天平另一邊的砝碼,讓商細蕊與戲分割。

《鬢邊》商細蕊就像一隻荊棘鳥,即使不再唱戲,也要把刺扎進胸膛

02

道別時沒將手握緊,就不算真正的分開

在電影《後會無期》中有一句臺詞是這樣說的:

告別的時候,還是得用力一點,因為你多說一句話,說不定就是最後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後一眼。

在程鳳台和商細蕊在最後的告別中,兩人都沒有將手握緊,都是輕輕地,不肯用力。

和原著中是相反的,原著中商細蕊和程鳳台道別時,在程二爺即將鬆開手的時候,商細蕊又用力回握了一下程鳳台,而且過了好一會兒才放開手。

《鬢邊》商細蕊就像一隻荊棘鳥,即使不再唱戲,也要把刺扎進胸膛

是程鳳台讓商細蕊通了世情,不再只是戲中人,不再只為戲而活,體會到了作為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真正的滋味。

而在程鳳台眼裡,商細蕊更是活成了他曾想要活成的樣子,活得真實,活得通透。

《鬢邊》商細蕊就像一隻荊棘鳥,即使不再唱戲,也要把刺扎進胸膛

因為他們都不想與對方做最後的道別,也不相信這會是最後的道別,原著中的商細蕊怕有遺憾,而劇中的商細蕊不怕。

可以看到,謝幕的時候,商細蕊並不在,雖然沒有答應程鳳台他一定會去,但是他正用盡一切奔向程鳳台。

《鬢邊》商細蕊就像一隻荊棘鳥,即使不再唱戲,也要把刺扎進胸膛

然而結局是開放式的,但無論是歡喜結局還是悲傷結局,能看到兩人相互成全的心意,大家都可以釋懷了。

03

商細蕊像一隻荊棘鳥,即使不再唱戲,也要把刺扎進胸膛

荊棘鳥,它的使命是尋找一棵荊棘樹,被荊棘樹上的刺刺穿身體,歌唱著死去。

有一天它終於找了荊棘樹,它知道自己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快到了,但卻對那株曾為它遮風擋雨的紫羅蘭充滿了不捨。

荊棘鳥想回去,再看一眼那株紫羅蘭,它就會奔向那荊棘樹。

《鬢邊》商細蕊就像一隻荊棘鳥,即使不再唱戲,也要把刺扎進胸膛

商細蕊就是那隻荊棘鳥,而程鳳台就是那株曾經為他擋過雨雪的紫羅蘭,而戲臺子就是荊棘鳥一直要找的荊棘樹。

而不顧一切奔向車站,也只是為了再見一眼程鳳台,程鳳台讓他看到這一生從未看到的畫面,不光懂他的戲,而且懂他這個人。

《鬢邊》商細蕊就像一隻荊棘鳥,即使不再唱戲,也要把刺扎進胸膛

而見完程鳳台以後,商細蕊就像那隻荊棘鳥一樣,即使不再唱歌(戲),也要把刺扎進胸膛,它的歌唱是以生命為代價的歌唱。

因為它不得不如此,它是執拗的,有些事明知道行不通,甚至沒有意義,可是它還是要做,留下來唱戲就是商細蕊必須要做的事情。

陸虎演唱的片頭曲《鬢邊不是海棠紅》中有一句歌詞是這樣唱的: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因為真正的愛是需要以難以想象的代價去換取的,而最美好的東西也只能用最沉痛的巨創來換取。

《鬢邊》商細蕊就像一隻荊棘鳥,即使不再唱戲,也要把刺扎進胸膛

這個世界上最悲傷的事情,並不是將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而是,明明知道不可為,卻不得不為。

感謝《鬢邊不是海棠紅》,塑造了這樣如荊棘鳥一般的商細蕊,即使明知會有遺憾,我們依然會將荊棘扎進胸膛。

歡迎關注瓜sir看電影,閱讀更多精彩原創影評劇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