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古詩詞有多浪漫?辛棄疾李商隱唐伯虎筆下有真意

古代的傳統節日中,元宵節富有浪漫情調。“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歐陽修的一闋《生查子·元夕》描述得簡潔明瞭,將男兒多情、少女懷春的情愫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古詩詞中,描寫元宵節的盛況與浪漫者比比皆是,細細品來,頗為有趣。

作者▌張 勇

元宵節的古詩詞有多浪漫?辛棄疾李商隱唐伯虎筆下有真意

宋代李嵩《觀燈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詩畫相配,更能體現元宵節的意境。南宋畫家李嵩繪《觀燈圖》,描繪了宋人在元宵節奏樂賞燈的場景。南宋詩人戴復古詩曰:“燈火夜深回晝日,管絃聲動起春風。”詩與圖的主題非常貼切。從諸多的詩詞中,我們能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辛棄疾寫“活”元宵節

在和元宵節有關的諸多愛情故事中,“破鏡重圓”令人感動。隋朝軍隊滅南陳時,南陳樂昌公主與丈夫徐德言打破一面銅鏡,各執一半,作為以後相見的憑證。並約定在第二年的元宵節賣鏡於市,以探對方訊息。好容易盼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徐德言經過千辛萬苦,顛沛流離,終於趕到都市大街,果然看見一個老頭在叫賣半片銅鏡,而且價錢昂貴,令人不敢問津。徐德言一看半片銅鏡,知道妻子已有下落,禁不住涕淚俱下。他不敢怠慢,忙按老者要的價給了錢,並拿出自己珍藏的另一半銅鏡,泣不成聲……賣鏡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答應傳遞訊息。徐德言題詩一首,託老人帶給樂昌公主。詩這樣寫道:“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這段佳話被四處傳揚,所以就有了破鏡重圓的典故。

正因元宵節的浪漫,才有了《大明宮詞》中太平公主與英俊武士薛紹的相會,有了《女醫明妃傳》中允賢與英宗的邂逅。元宵節晚上,古代單身青年走上街頭,賞燈、逛花市,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憧憬著那份“燈下邂逅”的心動緣分。

古代詩詞大家的作品中,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該是一個多麼熱鬧的元宵節呀。火樹銀花開滿夜空,輝煌璀璨。起落之間乍開簇簇亮閃閃的花束,又迅速凋落,不滅的是它帶來的歡欣。也許正是因為其短暫,才會讓人倍感珍惜。正如伊人一個短暫的回眸,驚鴻一瞥,轉眼又不見了。但那淺淺的笑靨已印在心上,牽引著他尋尋覓覓的腳步。

《青玉案·元夕》中,“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膾炙人口,其構思精妙,語言精緻,含蓄婉轉,餘味無窮。近代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雲,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唐朝詩人蘇味道曾在《正月十五夜》一詩中寫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詩中描寫了長安城元宵之夜明燈錯落、人潮湧動,深更時分人們仍不願離去的情景。細細品讀,閉目遙想,便會有一種身臨大唐都城,夢遊人潮燈海的美妙感覺。當然,此詩也有另外一層含義,那就是古代的女子,到了元宵節,可以去茫茫人海中尋覓自己的幸福。

李商隱的詩描述長安盛景

元宵燈會,是燭光祭祀發展的結果,萬民同祀演變成萬民同慶,燈會就變成民俗中最早的狂歡節。按照三國王朗在《秦賀朔故事》中的記載,秦時元宵夜已經是“百華燈樹”,“端門設庭燎火炬,端門外設五尺三尺燈,月照星明,雖夜猶晝”。到唐朝時玩到最奢華,張鷟在《朝野僉載》中說,睿宗先天二年的正月十五,在京師安福門外作燈輪,高二十丈,金玉錦繡包裝,燃五萬盞燈。

唐代大詩人盧照鄰的《十五夜觀燈》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意指連線天河的燈光與煙火好像是星星墜落下來,靠著高樓的燈像是月亮懸掛在空中,可見人們參與的廣泛和狂歡程度。唐玄宗甚至令人制作過高達150尺、足有30間房大的燈樓。楊貴妃的二姐所制百枝燈樹高80尺,光明奪目,百里皆見。人們打破了身份的界限,暫時拋卻箴規禮教,萬人空巷,燈火似海,盡情享受這愉快的一刻。

李商隱在《觀燈樂行》詩中寫道:“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身閒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天上月光和地上燈火鋪滿京城,歡慶的車水馬龍把大道都擋住了,富貴雲集長安,好生熱鬧,詩人雖身閒,卻沒有去帝都看元宵節的盛況,只跟鄉民們一起在家祭祀紫姑神。唐代上元夜“蜃樓海市星落雨,火樹銀花不夜天”的鬧花燈盛景可見一斑。

元宵節的浪漫,就是與你一起看燈看人,看盡滿城的美景良辰。宋代無名氏《鷓鴣天·上元》詞雲:“日暮迎祥對御回,宮花載路錦成堆。天津橋畔鞭聲過,宣德樓前扇影開。奏舜樂,進堯杯,傳宣車馬上天街。君王喜與民同樂,八面三呼震地來。”這首詞描寫的是宋徽宗時首都汴梁逢元宵節車水馬龍的盛況,皇帝與民同樂,大官小吏前呼後擁,老百姓蜂擁而至,人人頭上都戴著各式各樣的花,一路看去,奼紫嫣紅,光彩耀目,恍若花海。

今人談及宋朝,皆贊宋之繁華。北宋著名的改革家、文學家王安石也曾情不自禁地賦詩:“車馬紛紛白晝同,萬家燈火暖春風。”王安石的佳作還有“傳觴三鼓罷,縱觀萬人同”,“但令千載後,追詠太平功”。 據傳,我國最早的燈聯“天下三分明月夜,揚州十里小紅樓”就出現在北宋。此外,一副成就了王安石人生兩件大事的燈聯趣事還被津津樂道。據說王安石20歲時赴京趕考,元宵節路過某地,見一人家高懸走馬燈,燈下懸著上聯,徵對招親。聯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一時未能對上來,便默記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隨風飄動的飛虎旗出對“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親聯應對,被取為進士。歸鄉路過那戶人家,聞知那招親聯仍然無人對出,便以主考官出的聯回對,結果被招為女婿。

唐伯虎筆下的元宵節優美感人

元宵節,人人皆吃湯圓。對於湯圓及其材料,古詩詞中也有記載。宋代周必大在《元宵夜煮浮元子》中寫道:“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巡舊味,灶婢詫新功。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元宵象徵著團團圓圓。清代符曾寫的《上元竹枝詞》:“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不但道出元宵是何種餡什麼米做的,甚至連誰家的粉好也和盤托出。

宋徽宗趙佶,在元宵節為了 “與民同樂”,要親自登上宣德樓觀燈“賜酒”。凡在樓下仰視“聖顏”的仕女,都能獲得賜酒一杯。據說有個婦女趁機偷了一隻金盃,被發現押至御前審問。此婦女情急智生,作《鷓鴣天》一首,在聖前吟誦:“月滿蓬壺燦爛燈,與郎攜手至端門。貪看鶴陣笙歌舉,不覺鴛鴦失卻群。天漸曉,感皇恩,傳宣賜酒飲杯巡。歸家恐被翁姑責,竊取金盃作照憑。”宋徽宗聽後,對此女才智大加讚賞,不但未罰,反而“以金盃賜之”。

以玩世不恭、又才氣橫溢而聞名江南的六如居士唐伯虎,也在上元節寫下了膾炙人口的一首《元宵》:“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唐伯虎筆下的元宵節,意境優美感人。緊密結合元宵這一特定環境發出感慨。燈月交輝,笙歌遍地,連村女也穿紅戴綠出遊,其情景甚為壯觀動人。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繪聲繪色,元宵景物畢現眼前。“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脫口而出,最終以感慨結句。所謂“良辰”“娛人”“笙歌”“開口笑”“消良辰”,便連成一線,組成了一幅元宵喜樂圖。

元宵節留下了歷代詩人很多美好的詩句,比如:“火樹銀花臺,星橋鐵鎖開”,“車馳馬驟燈方鬧,地靜人閒月自妍”,“朱輪畫轂,雕鞍玉勒”,“春滿鰲山,夜沉陸海”。同時,圍繞著月宮的一系列神話,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唐明皇遊月宮等典故,都繪成彩燈,供人欣賞。它們與天上的月亮一同鬥絢爭麗,扮靚了華夏的城市。在和平慈祥的月光下,人的心寧靜而柔軟,不論是從事什麼樣的慶祝活動,都輕輕地觸碰在我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如今,雖然時移世易,元宵節依然是我們割捨不掉的精神符號,人們仍習慣在節日中團團圓圓。

編輯:tf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