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陳自明14歲通內經、傷寒論和本草經,治好醫生巫師沒招的孕婦病

陳自明(1190—1270年),字良甫,一作良父,晚年自號藥隱老人,江西臨川縣人。漢族江右民系。最早的婦產專家,江西曆史上十大名醫之一。1237年編成《婦人大全良方》24卷,把婦科病症歸納為調精、坐月、難產、產後等八大門類,理論精闢,見解獨到,對後世婦科學的發展很有影響。

明代王肯堂著《女科準繩》、武之望著《濟陰綱目》均受其很大影響。1263年著有《外科精要》3卷,強調整體治療,注重陰陽分證,注意保護脾胃,主張內外合治,頗受後世醫家的讚賞。汪機《外科理例》,王肯堂《瘍醫準繩》,均大量採錄其說。另著有《備急管見大全良方》10卷,《診脈要訣》1卷。

南宋陳自明14歲通內經、傷寒論和本草經,治好醫生巫師沒招的孕婦病

1127年宋王朝南遷之後,江南經濟迅速發展,理學興起,社會繁榮,中醫學有了很大的發展。陳自明的爺爺、父親都是醫生,陳自明出生於這樣的世醫之家。

陳自明天資聰敏,富有的家庭條件,使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喜歡讀書,家裡的醫學書籍也喜歡翻看。特別是家中每天人來人往,各種病人不斷,他跟在父親左右,看父親給病人診病開藥,聽患者訴說痛苦和症狀,父親對病情的解釋和對病人的囑咐,他認真聽,有些內容不自覺地印在了腦子裡,天長日久,他覺得很多東西耳熟,覺得有些話自己也會說。

陳自明漸漸喜歡上了醫學,他認真閱讀家裡的醫學藏書,有的反覆鑽研閱讀,不懂的問題就向父親請教。14歲時,他已能夠讀通《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等經典醫學著作,明白其中道理。

南宋陳自明14歲通內經、傷寒論和本草經,治好醫生巫師沒招的孕婦病

父親見他肯於鑽研,悟性又好,覺得孺子可教,家業後繼有人,便對他加以引導,告訴他如何觀察病人,看臉的氣色、舌苔的顏色,聞氣味、聽聲音、問病情,透過診脈瞭解病人臟腑的情況,根據病情對症下藥。

父親告訴他要反覆研究歷代名家的醫論,吃透弄懂,不能似是而非,一知半解,把醫理和具體的病人結合起來,綜合考慮病人的性別、年齡、體質、孕程、產前、產後等多種情況來斷病下藥。祖傳經驗和秘方藥要與具體疾病相結合,不是萬能的,不能包治百病。

父親還告訴他,作為醫生,要理解關心病人,同情病人的痛苦,對所有病人一視同仁,不能分出高低貴賤,付不起藥費的人,也不能拒之門外,要以解除病人痛苦、治病救人為原則。陳自明對父親一點一滴的教誨都銘記在心,慢慢地在領悟醫道。

南宋陳自明14歲通內經、傷寒論和本草經,治好醫生巫師沒招的孕婦病

陳自明看的醫書越來越多,見過很多的病人,見多很多種病,他開始躍躍欲試,想小試牛刀了。當時有位婦女懷孕,一到白天就痛苦不堪,淚流不止,很多醫生和巫師束手無策。

陳自明聽說後,他讓人告訴其家屬說:這是內臟躁熱引起的,應該用大棗湯治療。病人家屬不信,借來方書一查,非常高興,正如陳自明所說,用此方一劑病就好了。

後來,陳自明在編者《婦人大全良方》時,在卷十五《妊娠髒躁悲傷方論》中記載了這件事:“鄉先生程虎卿內人黃氏,妊娠四、五個月,遇晝則慘慼,悲傷淚下,數欠,如有所憑。醫與巫者兼治,皆無益。僕年十四,正在齋中習業,見說此證,而程省元惶惶無計。僕遂告之管先生伯同,說記憶先人曾說,此一證名曰髒躁悲傷,非大棗湯不愈。虎卿借方看之甚喜,對證笑而治,藥一投而愈矣。”

這一年,陳自明1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