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妹子逃難至“桃花源”,成當地王妃活到157歲,子孫今成韓國人

川妹子逃難至“桃花源”,成當地王妃活到157歲,子孫今成韓國人

鐘鳴鼎食之家 詩書簪纓之族

魏晉時期的文人陶淵明寫《桃花源記》,講述一位捕魚人偶然找到一條小路,走到盡頭發現居然別有洞天,那裡有一個小小的村落,遠離戰爭,民風淳樸,人們過著幸福而和樂的生活。這個故事本是陶淵明的美好幻想,然而現實生活中卻真的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只不過是發生在海上。

公元25年,就是中國的東漢時期,皇帝是光武帝劉秀,剛剛平了西漢之亂的劉秀並沒有吸取先人的教訓,好好地治理國家,反而變本加厲的榨取百姓的剩餘價值,一時之間民不聊生。

百姓活不下去了,就該造反了,當時的川蜀地區發生了很嚴重的暴動。劉秀派人鎮壓了造反,卻仍然不放心,派人押解數千名當地人去其他地方生活。

一時之間怨聲載道,卻也無可奈何。川蜀大姓許氏家族也在遷徙之列,這其中就包括二八年華的許黃玉。

看過《闖關東》、《走西口》之類電視劇的人都知道,人只有在活不下去的情況下才會忍痛揮別故土,離開祖祖輩輩紮根多年的故鄉。而四川是什麼地方?四川的首府成都——天府之國。川蜀之地一直以來都是作物豐富、氣候宜人,適宜居住,這裡的人們怎麼會有遷徙的想法呢?

許氏家族又是四川當地的鐘鳴鼎食之家,詩書簪纓之族,家大業大,良田美宅,卻因為皇帝的一紙調令,就要失去家園,內心自然是極為不平的。

況且一路上押解的官員對他們動輒打罵,從不把他們當人看,這讓本就內心憤恨的許家人更為不滿了。

許家人被押解的交通工具是船,不得不說,海運是一個絕佳的交通方式,它妙就妙在太適合發生暴動逃出生天了。

許黃玉和家人一番籌謀,乾脆利落地幹掉了押解的官員,乘船揚長而去了。正所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出發!前方是大海,擁有無限可能。

遷徙流亡 偶遇機緣

許氏族人暴動只是一時興起,並沒有明確想要去往的方向,也不知道哪裡有島嶼。在那個年代,航行還是一個極為危險的事情,辨別方向更是幾乎沒有準確的工具輔助。

許家人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中既看不見來路,又找不到歸途,精神幾近崩潰。

眼看著食物一點一點變少,四周除了海水就是海水,在這樣的環境下,人是很容易生出抑鬱的情緒,自殺或者陷入因焦躁而引發的爭鬥都有可能,許家人此刻就越發的絕望。

危難之時,許黃玉彰顯出了她的與眾不同,她以一種蓬勃的、樂觀的態度感染著船上的族人,像望梅止渴的曹操一樣讓族人堅定前方會有陸地、食物和美好生活。

此刻恰好起了西南風,許黃玉站在獵獵作響的風帆下,容貌之美,宛若神人,讓大家不由自主地就相信她的話。於是又重新振作起來,憑藉著這陣風,一路向東。

不知又過了多久,他們竟然真的發現了一座島嶼。如果許家人抵達的是一座荒島,島上沒有人居住過,那麼他們下船以後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也許這個世界上又多了一本許家家書式《魯濱遜漂流記》,又或者,現今我國又多了一個鄰國。

許家人抵達的是當時朝鮮半島南端的迦倻國。許黃玉一行人雖欣喜於找到了陸地,卻也心生了憂慮。畢竟這個島上已經有原住民了,他們會歡迎突然出現的這船人麼?以及,這座島上的人性情如何,是否會把他們當作外敵對待?

帶著複雜的心情,許家人下了船,卻發現之前的憂慮都是多餘的。這座島上的人驚異的發現了他們,隨即就熱情地招待他們來做客,奔走相告,給他們提供吃食衣物,一時之間,小小的島嶼上熱鬧極了,就連迦倻國國王都迅速聽聞了他們到來的訊息。

有史料記載,許家人離船登岸之際,在其中的許黃玉飄飄然遺世而獨立,宛若天人,驚呆了當地的原住民。這一點大概是沒有誇張成分的,四川山水秀麗,極為養人,就是現今的中國,四川出來的俊男美女也不遑多讓。

迦倻國王也聽聞了這個“仙人下凡”的傳言,火速邀請許黃玉進宮來見,隨即被她的容顏和氣質折服,當場就定下來和許黃玉喜結良緣的日子。

長命百歲 福壽安康

本是被驅趕、背井離鄉的逃難者,在海上漂流,陰差陽錯遇到了一座“桃花源”島嶼,還莫名其妙被納為了王妃,許黃玉的這段經歷說是逆襲也不為過。但是,這只是她美好瑰麗人生的開篇。

成為了迦倻國金首露王妃的許黃玉又承擔起了文化使者的重任,她向當地的原住民傳播了我國先進的種植、養殖等先進技術,將居民的生活和文化水平提高了一大截,這使得當地的百姓越發敬愛這個外來王妃了。

迦倻國的金首露國王自然也十分敬愛這位氣質卓絕、博聞強識的優秀女性,二人婚後的生活十分和諧,擁有好多兒女後人,後世也一直流傳著二人的愛情傳說。

許黃玉還有一個最讓人嘖嘖稱奇的特點就是她特別長壽,史書中記載許黃玉一共活了157歲,諡號“普州太后”。

這樣的壽命即使是在醫療水平如此發達的現代都實屬罕見,更不要提還是十分落後的東漢時期,倘若許黃玉再多活幾十年,東漢都要滅亡了。

很多年後的今天,滄海桑田,迦倻國早已不見了蹤影,變成了韓國的一部分,東漢也化為了歷史的塵埃,只是韓國當地的許姓人還是尋根溯源到了四川的許氏家族,兩邊的人如今說著不同的語言,但偶爾相聚,為他們共同擁有的智慧先祖而自豪。

宣告: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3428261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