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防震減災“十四五”規劃釋出!將增建雞鳴島、鏌鋣島2個海島地震臺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珏 通訊員 崔棟 威海報道

12月31日,威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釋出會,威海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姜國奇,威海市地震監測中心主任王國龍解讀《威海市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威海防震減災“十四五”規劃釋出!將增建雞鳴島、鏌鋣島2個海島地震臺

《規劃》提出,到2025年,威海市將初步建成監測智慧、防治精細、服務高效、科技先進、管理科學的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地震災害風險防治、監測預測預警、應急救援、資訊服務、社會治理等工作水平顯著提高,社會公眾防震減災素質進一步提升,“防大震、減大災,抗大震、救大災”的能力不斷增強,全市防震減災工作繼續走在全省前列。

《規劃》主要內容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發展,堅持問題導向、融合發展,堅持系統觀念、共建共治,進一步夯實監測基礎,加強預測預警,摸清風險底數,強化抗震設防要求,保障應急響應,增強公共服務,推進地震科技現代化建設,實現防震減災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平安威海”“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建設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建設地震災害風險防治體系。

開展地震災害風險普查;重點區域地震構造環境探查;建設防震減災科普陣地。

最佳化地震監測預測預警業務體系。

基於威海市現有的地震監測手段,結合國家“十三五”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重點專案在威海的建設情況,進一步最佳化地震監測預測預警業務體系。最佳化監測站網;強化震情預測;科學釋出預警;建設專用臺網。

健全地震應急救援業務體系。

加強應急準備;強化應急響應;提升救援能力。

健全地震資訊科技服務體系。

加強合作交流;依託省防震減災決策服務、公眾服務、專業服務和專項服務體系,提升資訊科技在業務領域的引領作用,不斷創新服務產品,拓寬服務領域,豐富公共產品,拓展政府決策類服務和地震速報、強震預警、科普宣傳等公益性資訊覆蓋面。

構建防震減災社會治理新格局。

健全體制機制;強化基層基礎;強化法治建設;強化行政執法。

據悉,經過防震減災多個五年規劃的實施,威海市形成了地面和地下、內陸和海域及地震觀測臺、站、點相結合的立體化監測格局,地震監測能力取得極大提升。地震監測能力比較突出。威海市共有綜合性地震臺6個,數字化監測站點10個,各類數字化監測裝置45臺套,除威海市臺站外,市地震臺網中心還接入了青島、煙臺、大連等市9個測震臺站訊號,形成利用外部資源拱衛威海的監測格局,具備市域內1。0級、附近海域2。0級以上地震的監測能力。地震監測手段比較豐富。威海市地震監測手段有測震、地殼形變、地下流體、地下電場等,基本涵蓋了所有地震監測類別,為省市地震監測預測和科學研究積累了大量的基礎資料。

十四五期間,威海市還將透過增加臺站密度、豐富觀測手段、升級改造裝置等方式,最佳化地震監測預測業務體系,進一步提升地震監測能力。將增建雞鳴島、鏌鋣島2個海島地震臺,並與已經投入使用的乳山宮家島、青島潮漣島、煙臺長島等構建沿海地震監測站網,擴大有效監控範圍,提升膠東半島近海海域地震監測能力。再增設北斗衛星地殼形變、斷層氣體、地磁場等觀測專案,進一步豐富監測手段,積累地球物理觀測資料,增強地震異常資訊捕捉能力,為會商和科學研究提供依據。強化監測裝置的運維保障,逐步實施臺站標準化改造和監測裝置升級換代,提高監測智慧化水平,提高地震監測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