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草根新解,到底是“傳統文化的精華”還是封建糟粕?

最近又有人“火”了,而且是因為批評《弟子規》是糟粕而“火”的,這著實有點讓人費解。不禁讓我想起自己與弟子規有關的故事來。那年女兒五歲,在上幼兒園中班,有一天回來給我們背誦了一段《弟子規》。我當時並不以為然,覺得這麼小的孩子正是貪玩的時候,那懂得這個呢?我想,也許現在社會問題比較多,大家比較注重傳統文化的教育了吧,小孩子沒事背一背也不是壞事,總不能天天的就只會唱一些“牛奶歌”之類的吧。

我上學的那個年代幾乎沒有接觸過啥傳統文化的書籍,《弟子規》壓根就沒有聽說過,也可能是我不愛讀書吧。好奇之下順便也上網研究了一下,發現也確實沒有什麼,大都是一些基本的做人處事的行為規範而已。瞭解一下還挺好的,本想也背誦一下,可惜我是個懶人,最不喜歡背書,所以至今一事無成啊。現在忽然有人說它是什麼“封建奴化教育的糟粕”,真是嚇了我一跳,我甚至懷疑之前是不是讀了假的《弟子規》。所以,我又趕忙把《弟子規》找來,逐字逐句地看一下,試圖找出這“封建奴化的糟粕餘毒”到底藏在了什麼地方?

《弟子規》草根新解,到底是“傳統文化的精華”還是封建糟粕?

首先,先來看看這老先生怎麼說的吧,然後再帶著問題去開啟我們對《弟子規》的探索之旅。

對待傳統中華文化,我們就要用對待文化的態度,那就是兩個字,揚棄,該發揚的發揚,該拋棄的拋棄。我們現在很多事做不好,是該發揚的沒發揚、該拋棄的不拋棄。比如,中華傳統哲學真是博大精深,儒家、道家、墨家,孔孟之道、老莊之道,其中有非常多的人類文明的精華與營養。但是,糟粕也必須要剔除。有的書本絕大部分是糟粕,有的整體是糟粕,還是拋棄為好。比如《弟子規》,絕大部分是糟粕,全書充滿了封建奴化思想,跟我們目前提倡的價值觀與創新精神相違背。打著所謂“國學”的旗號而讓中小學生背誦《弟子規》,是不合適的。

從上面這段的話來看,他是贊同傳統文化的,而且還知道儒家的孔孟之道等這些“中華傳統哲學真是博大精深”,而偏偏《弟子規》就是糟粕。咱們且不說這《弟子規》本來就是後人總結孔子的教育思想而歸納出來的一本簡單易懂的小冊子。讓我們以新時代年輕父母的眼光,來看看《弟子規》都有哪些糟粕吧?

《弟子規》草根新解,到底是“傳統文化的精華”還是封建糟粕?

《弟子規》一共分七大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入則孝。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這裡與其說是“聽媽媽的話”,不如說是兒女對父母從小照顧自己的效仿:做父母的,都是把兒女“含在嘴裡捧在手心”,不但隨叫隨到,而且有求必應,想要什麼做什麼,爹媽都盡力滿足。而反過來,父母能讓兒女做什麼事情呢?當你年齡小的時候,不過是讓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要太貪玩。年紀再大一點,催促你成家立業,不要太偷懶圖安逸。做錯事被責罵,你聽著就是了,難道還要頂撞?如果你把這些理解為對父母“唯命是從”,或者是對子女的“奴化”。那可真是以小人之心度父母之腹啊!非要抬槓找一些極端的例子,那也畢竟是少數,何必因噎廢食。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這點事情,跟父母照顧孩子相比,算個什麼呢?已經做父母的,想想自己怎麼照顧孩子的就可以了。出門或回家父母打個招呼,免得父母擔心,這是起碼的禮貌。長大了要居有定所,有一個穩定的謀生職業,爹媽才能安心啊。

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做人做事有分寸,不要太任性,否則會吃虧的,不懂得要向父母請教。父母無私的對待兒女,兒女不應該對待父母坦蕩一點嗎?何必斤斤計較惹父母傷心!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父母喜歡什麼,應儘可能力所能及地給予滿足,父母厭惡的事情,最好不要去做。父母對子女平常也是這麼做的呀!若身體受到傷害,爹媽會很擔心。如果做人方面出了問題,做了什麼不光彩的事情,乃至犯罪坐牢,父母肯定是臉上無光。正所謂,子不孝父之過也。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父母疼愛我,孝順他們是應該的,哪怕爹媽偏心,不喜歡我,仍然要孝順他們才更為難能可貴。畢竟人無完人,父母也有犯錯的時候,要找機會和顏悅色地告訴他們,哪怕他們萬一生氣責罰我,也不能抱怨。小時候父母引導我們改正錯誤不也是一樣的嗎,是多麼耐心而無怨言,子女不應該也這樣嗎?

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床

這個沒啥說的,反正現在的孩子,都小學了,碗裡的飯,杯子裡的水,都是溫度調到剛剛好才會出現他們面前。偶爾發燒感冒了,都是徹夜觀察,不退燒不敢睡啊,我想不管過去現在大家都差不多這樣子吧。如果父母年老生病孩子該怎麼做,還用說嗎?你非要抬槓說現在都沒有湯藥了,還試啥毒?那麼吃西藥不喝水嗎?喝水喝粥不需要嘗試溫度嗎?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最後這段大致都是孔子的原話,《中庸》:“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論語》:“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當然,孔子還說了,只要你自己覺得心安,也可以兩年,也可以一年,隨你的心意而已。現在很多農村裡還保有三年守孝的風俗,並沒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妥或者過分。這種事沒有人會監督你,全憑心意。應該也談不上什麼“奴化”吧?

《弟子規》草根新解,到底是“傳統文化的精華”還是封建糟粕?

《弟子規》的這一部分,講的都是一些表達孝心的方式方法,把“孝”具體到實際行動中去,讓它具有操作性。實際也只是效仿了父母照顧子女的行為而已,孝順父母的方式方法又何止這些呢?如果我們把問題簡化一下,其實更好理解。所謂的“孝”其實就是子女對父母的“愛”推而廣之,《弟子規》的“入則孝”只是教了一些我們去“愛”父母的方式而已。這些“愛”的表達,與父母對子女的“愛”相比,又算得什麼呢?

如果你非要說一些極端的例如“割肉救母”例子,那也不過是情急所逼,無可厚非。畢竟,哪個子女不是母親的“乳血”餵養大的?如果割自己一小塊肉真能救母親一命,我想一定會有不少人這麼幹吧。汶川地震,多少父親母親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嗷嗷待哺的嬰兒!如果這是父母的天性,那麼割肉救母難道就很難理解嗎?看下圖,蔡元培先生也被“奴化”了嗎?

《弟子規》草根新解,到底是“傳統文化的精華”還是封建糟粕?

《弟子規》第二部分:入則弟。(以免文章太長,後面一律簡述吧)

這段很簡單,沒有必要再逐句詳細解讀,其實可以概括為,一切為了“團結”與“和諧”。

大致是講了一些,兄弟和睦,尊老愛幼,長幼有序,尊重師長這些具體的行為指導。實際上,《弟子規》沒有出現的時候,這些行為規範早就存在,它只是做了總結而已。

在家族文化裡,自古都是講團結友愛尊老愛幼,父母萬一去世過早,都是由家族裡長者或叔伯兄弟等擔起父母的責任,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尊重和愛都是相互的,這實際上也是一種自我保護。你連這些人都不尊重團結,出了事情誰會管你?

另外,每個人的社會經驗和人生經驗都是從“過來人”,也就是“長者”身上學到的,學校教的是文化知識,混社會遠遠不夠的,所以長者這時候就是我們的人生導師啊,尊重他們沒有什麼不妥!你連家族裡的長者都不尊重,兄弟也不去團結,又如何在社會上立足呢?

咱不說古代,就說現在,很多行業的生意都是家族式的,一個人起來了,帶動了整個家族親朋好友一起發財致富。雖然現在家族觀念淡薄了,但是道理卻沒有改變,看看那些公司大領導面前的跟班的都什麼樣?“入則弟”與其相比,就這些事兒都算個啥?小兒科而已。如今哪個下屬見了領導不是點頭哈腰,尊重有加,甚至超過自己爹媽?可嘆乎?

總之,就是列舉了一些個樣板而已,從中可以領會一些處世之道也就可以了。偏有人說了,這些過時了,比如騎馬,現在都沒有馬了還信這一套。看這腦子,沒有馬難道沒有車?“寶馬”不是“馬”?沒事看電視的時候,別光看美女,也看看那秘書或司機呀。

《弟子規》草根新解,到底是“傳統文化的精華”還是封建糟粕?

第三部分:謹。

更簡單了,不過就是珍惜時間,講究個人衛生,注重儀容儀表,不飲酒,做事要認真謹慎,遠離是非,凡事要有禮貌等等諸如此類。這還用解釋嗎?同樣是列舉好多樣板,很多都是我們都從小父母就是這麼安排的。比如你可來一個“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多經典。

《弟子規》草根新解,到底是“傳統文化的精華”還是封建糟粕?

第四部分:信。

這就更不用說了,“誠信”和“文明”也是我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部分。都是很現實的東西,整個就是勸你做一個有誠信有修養而且“不卑不亢”的文明人!僅此而已。

《弟子規》草根新解,到底是“傳統文化的精華”還是封建糟粕?

我比較喜歡這幾句:

見未真 勿輕言 知未的 勿輕傳(網友們,不要信謠傳謠,搞得謠言滿天飛就不好了)

事非宜 勿輕諾 苟輕諾 進退錯(不是容易做到事情就不要亂許諾,小心挨雷劈哦)

無心非 名為錯 有心非 名為惡(很多人“錯”與“惡”不分的,殺了人說你錯了?)

第五部分:泛愛眾。

就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平等與和諧,不要無事生非。

博愛,不是我們中國文化獨有,西方文化也講“博愛”,即使有區別,但總體上“大同小異”吧。道理講的很詳細,句句都是為人處事之道,現在讀來並不覺得過時。其實說白了,就講個“平等”“友愛”“和諧”,以才服人·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反對自私自利搬弄是非。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沒有?

《弟子規》草根新解,到底是“傳統文化的精華”還是封建糟粕?

第六部分:親仁。

不廢話了,就一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親君子遠小人

。有何不妥?

第七部分:餘力學文

更不用大驚小怪,就是一篇“學習方法論”,比較強調學習態度,認為“成功人士”乃至“聖賢”都是可以通刻苦過學習達到的。這種對待學習的積極態度及信心,我覺得非常好。雖然現在的人讀書學習不是為向“聖賢”看齊的,都是向“成功人士”看齊的,但不管目的如何,積極向上的態度,總是不過時的吧。

這裡面唯一“過時”的就是所謂的“聖書”了吧,時代不同,他們也只有“孔孟之道”這些“聖書”可讀。至於“孔孟之道”是不是糟粕我不知道,反正這位“教育家”說“孔孟之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偏偏這本完全是總結歸納自“孔孟之道”的小冊子《弟子規》是糟粕!豈不是可嘆?

《弟子規》草根新解,到底是“傳統文化的精華”還是封建糟粕?

《弟子規》所講的內容,確實有些個別方面具有當時的時代特點,對現代人來說比較苛刻,難以實行,但是透過學習理解其背後的含義,在生活中舉一反三,靈活運用也不是難事,沒有必要非要嚴絲合縫“生搬硬套”。非要因此說它是糟粕,就有些言過其實了。以前我只是知道“君權神授”是糟粕,“家天下”是糟粕,“男尊女卑”是糟粕,以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人權踐踏”是糟粕,還真不知道這本包涵了孔孟之道“仁義禮智信”的小冊子是糟粕。也許是我讀書太少,或者真的讀了一本假的《弟子規》?

《弟子規》草根新解,到底是“傳統文化的精華”還是封建糟粕?

以我看來,《弟子規》非但不是糟粕,還是傳統文化中儒學的精華,是瞭解“孔孟之道”的入口。試問芸芸大眾有多少能讀懂“四書五經”這些文言文?只有這《弟子規》比較接近於白話文,更容易領會其中的含義。而且《弟子規》的很多內容和如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謀而合。

我們不能因為它的作者僅僅是個秀才,不是大儒不是聖賢,就否定它的意義和貢獻!畢竟,它包含的就是“孔孟之道”的言教。它好比佛家有《地藏經》,道家的《太上感應篇》,比較貼近於大眾。雖然有人一說起傳統文化就談揚棄和創新,我想說,不知“舊”,“新”從何來?不知“善”與”惡”,何談揚與棄?所以,適當的學習並不是壞事。對於《弟子規》,適合什麼年齡的人去學習,應該如何學習,如何創新,這個是教學方法的問題,就交給教育專家們去討論吧。

特別提示以上關於《弟子規》的解說都不是對原文的嚴格翻譯,純屬個人部分理解,如有失誤的地方,請各位讀者見諒,歡迎指教。個人原創,轉載不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