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靜之死僅僅是與裴寂權位之爭嗎?且看李淵的態度,細思極恐

作為大唐立國功臣的劉文靜,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蓋世功勳,卻在建國第二年(大唐於公元618年建立,劉文靜公元619年即被處死)即因謀反罪被處死。史書上說,劉文靜和裴寂原為好友,同為大唐立國建下不世功勳,但因妒忌裴寂職位在自己之上而心有怨言。本來他抱怨是在自己府邸之中,外人也未必知曉,但由於他有一個小妾因失寵對他心懷憤恨,就告他謀反,他因此入獄。

劉文靜之死僅僅是與裴寂權位之爭嗎?且看李淵的態度,細思極恐

劉文靜影視形象

《舊唐書.劉文靜傳》記載:“文靜自以材能過裴寂遠甚,又屢有軍功,而寂獨用故舊恩居其上,意不平......嘗與弟散騎常侍文起飲酣,有怨言,拔刀擊柱曰:‘當斬寂!’會家數有怪,文起憂,召巫夜被髮銜刀為禳厭。文靜妾失愛,告其兄上變,遂下吏。”

入獄後,李淵派裴寂和蕭瑀審問,雖然劉文靜直接回覆沒有造反之意,只是妒忌裴寂而已:

"昔在大將軍府,司馬與長史略等。今寂已僕射,居甲等,寵賚不貲。臣官賞等眾人,家無嬴,誠不能無少望。“

可李淵直接下了結論:

”文靜此言,反明甚。“

即使李綱、蕭瑀一再表明劉文靜謀反純屬誣告,秦王李世民也為他求情,但李淵還是執意處死他和其弟劉文起。劉文靜臨刑之際感嘆說

”高鳥盡,良弓藏,果不妄“

,極其傷感。

雖然在劉文靜謀反案中,裴寂有落井下石之舉,

《舊唐書》記載:”寂又言:‘文靜多權詭,而性猜險,忿不顧難,醜言怪節已暴驗,今下未靖,恐為後憂。’“

但即使沒有裴寂之言,恐怕劉文靜也難逃一死,你看看李淵的態度就知道:首先他派與劉文靜不對付的裴寂去審問,就表明了他的立場;其次在劉文靜明白表達了他只是妒忌裴寂才頗有怨言後,直接下了結論”反明甚“;後來在同為此案主審官的李綱、蕭瑀力證劉文靜無謀反罪和李世民為之求情的情況下,他還是不為所動,

《舊唐書》說他對劉文靜”素疏忌之“

。那麼李淵為何要在大唐江山未穩,強敵環伺的情況下一定要處死這個對自己有莫大功勞的劉文靜呢?他為什麼對劉文靜從親近到了疏遠猜忌呢?背後有何隱情?我們先來看一看劉文靜的履歷,從中尋找一下線索。

劉文靜之死僅僅是與裴寂權位之爭嗎?且看李淵的態度,細思極恐

李淵影視形象

籌謀反唐

劉文靜生於公元568年,字肇仁,京兆武功縣(今陝西武功縣)人,他父親劉韶為隋朝戰死後追贈儀同三司,他襲任父職,

《舊唐書》說他”倜儻有器略“

。隋末大業年間,他任晉陽(今山西太原)縣令期間與時任晉陽宮監的裴寂成為好友。大業13年(公元617年),李淵出任太原留守期間,劉文靜看出他胸懷大志,更認為李世民是不世之才,因此與李淵交好。後來因為他與瓦崗李密有姻親關係而被捕入獄,李世民去探望他並與其討論時局。劉文靜說:

”今李密長圍洛邑,主上流播淮南,大賊連州郡、小盜阻澤山者,萬數矣,但須真主驅駕取之。誠能應天順人,舉旗大呼,則四海不足定也。今太原百姓避盜賊者,皆入此城。文靜為令數年,知其豪傑,一朝嘯集,可得十萬人,尊公所領之兵,復且數萬,君言出口,誰敢不從?乘虛入關,號令天下,不盈半歲,帝業可成。“

從國內形勢,到兵將來源,再到起事方略,逐一分析,頗有諸葛亮隆中對的意思,只不過諸葛亮出山時不過二十來歲,劉文靜此時已年近五旬了。

李世民聽從了他的話,暗中策劃起義,自然劉文靜也就出獄了。他們擔心李淵不同意起兵,又將裴寂拉了進來,因裴寂與李淵素來交好,由裴寂去說服李淵更合適。這期間劉文靜又為起兵造勢,他偽造隋煬帝楊廣的敕令,稱要徵發太原、西河等地百姓去遠征遼東,讓百姓人心惶惶,都想作亂。這時候馬邑劉武周自立為帝,勾結突厥,準備進犯太原。李世民趁機讓劉文靜和長孫順德等人以討伐劉武周為名,大量招募士兵,劉文靜又偽造了隋煬帝的敕命文書,調出宮監庫物以為發兵之用。一切準備妥當後,李淵於公元617年起兵反隋,自稱大將軍,劉文靜為大將軍府司馬,裴寂為長史。

劉文靜之死僅僅是與裴寂權位之爭嗎?且看李淵的態度,細思極恐

劉文靜劇照

佐命開唐

太原起兵後,李淵面臨的形勢並不樂觀,勢力也不大,且西北地界有馬武周和薛舉等割據勢力,又有突厥虎視眈眈。劉文靜建議李淵與突厥交好,並作為使者出使突厥,劉文靜許以突厥可汗始畢

“願與突厥共定京師,金幣、子女盡以歸可汗”

,這就是赤裸裸地稱臣納貢,始畢大喜,不但支援了李淵軍馬1000匹,還派了2000部隊支援。出使結果讓李淵非常滿意,稱讚劉文靜

“非君何以致之”

接著劉文靜又被李淵派到潼關,抵禦隋朝大將屈突通的進攻。劉文靜率兵與屈部將桑顯和苦戰,死傷數千人,最後趁桑顯和兵士懈怠,偷偷派奇兵從隋軍後面襲擊,大敗隋軍。屈突通本想帶殘兵數萬退回東都洛陽,被劉文靜緊追不已,最終屈突通被俘投降,新安以西地區全部平定。此戰後劉文靜因功轉任大丞相府司馬,進授光大夫、魯國公(此時李淵擁立代王楊侑為帝,自己任大丞相)。

公元618年,李淵逼楊侑讓位,自立為帝,國號唐,劉文靜被任命為納言(宰相職),同時還與李世民、裴寂一同獲得“恕二死”的特權。當時唐朝初建,李淵命劉文靜主持修正了《開皇律》,這是唐朝的第一部通法。同年6月,劉文靜跟隨李世民討伐薛舉,7月由於他以己之短,主動出戰,在高墌被薛舉大敗,唐軍死之五六。他逃回長安後,被削職除名。不久後他以戴罪之身再次跟隨李世民征討薛舉之子薛仁杲,獲得勝利,平定了薛氏父子建立的西秦政權,他因功恢復爵位、封邑,官拜民部尚書,領陝東道行臺左僕射,後來他又隨李世民鎮守長春宮,直到被處死。

劉文靜之死僅僅是與裴寂權位之爭嗎?且看李淵的態度,細思極恐

裴寂影視形象

被殺背後原因

看完劉文靜履歷,除了他高墌之敗有過外,其他全部是功勞,並且在唐朝的建立過程中,功勞應該僅次於李世民。公元619年,唐朝建國不到兩年,地盤也僅限於關中之地和西北部分地區,四周強敵環伺,他應該還有很多功業可以再建,畢竟那時他才52歲,而且他的所謂謀反罪名已被證明是子虛烏有,可李淵為什麼一定要把他置於死地?僅僅是因為他心胸狹窄,與裴寂交惡嗎?

筆者認為至少有三點原因促使李淵痛下殺手。

第一,黨爭讓李淵顧慮。《舊唐書》說劉文靜對裴寂

“每論政多戾駁,遂有隙”

,什麼意思?就是不管裴寂說什麼,他都持反對意見,為反對而反對。歷朝歷代都有黨爭,聰明的帝王會利用黨爭來進行政治力量平衡,我們且不考慮李淵是否具有這種帝王之術,僅從當時的情勢來看,黨爭對大唐可能是致命傷害。大唐成立不久,說白了就是一初創公司,需要所有人勠力同心,這時候作為宰相的兩個權臣意見相左,政令如何統一?決策如何正確?何況作為宰相,劉文靜與裴寂身後肯定各有一批擁蹩,兩黨一直爭鬥,政權可能會傾覆,何況此時還要經略四方呢?兩害相權取其輕,必須要處罰一個,處罰誰呢?肯定是與自己關係相對遠點的劉文靜。

第二,向突厥稱臣是李淵的一個汙點,他很忌諱。劉文靜建議李淵向突厥稱臣是形勢所迫,一來他缺少戰馬,二來害怕劉武周等勢力聯合突厥進攻自己。

《貞觀政要》中說“往者國家草創,突厥強梁,太上皇以百姓故,稱臣於頡利,朕未嘗不痛心疾首”,《資治通鑑》也記載李淵起兵時“改易旗幟,雜用絳白,以示突厥”,李淵自己也承認“然逼於時事,不得不爾”。

李淵自己當了皇帝后,對這樣的過往很忌諱,《舊唐書》只是說

“(文靜)又請與突厥連和,唐公從之”

,說得很隱諱,但事實上就是稱臣納貢,不然“金幣、子女盡以歸可汗”算什麼?劉文靜作為此事的建議者,又是執行者,對其中細節自然是知道的,現在劉文靜認為裴寂職位高過他,表面上看是妒忌裴寂,潛臺詞是說李淵辦事不公,對李淵有看法,長此以往,難免劉文靜不會大嘴巴將向突厥稱臣的事說出去,這讓李淵這個皇帝的臉往哪擱?同樣是皇帝,一個向另一個稱臣,古來都是奇恥大辱。就憑這一點,讓李淵也要把劉文靜滅口,畢竟死人是最安全的。

第三,劉文靜並不像裴寂那樣忠於李淵,他又奇謀多才,李淵不能容忍。劉文靜一直看好李世民,還沒起兵時就對裴寂說

“唐公子,非常人也,豁達神武,漢高祖、魏太祖之徒歟!殆天啟之也”

,雖然裴寂不以為然,但這番話想必也會傳給李淵;而且劉文靜素與李世民交好,算是李世民的鐵桿粉絲,裴寂說的“文靜多權詭,而性猜險,忿不顧難,醜言怪節已暴驗,今下未靖,恐為後憂”更是讓李淵心驚膽戰。三國時許攸背叛袁紹、張松背棄劉璋,都給主人帶來了滅頂之災。作為皇帝,李淵在乎的倒不是劉文靜與李世民交好,畢竟那時李世民還未形成對李淵的威脅,他在乎的是作為臣子對自己未必忠心耿耿,而且劉文靜還善使“陰謀”(兩次弄假詔可以證明)。裴寂之所以一直官居高位,憑的就是他對李淵至始至終的“忠”,而劉文靜卻未必,今天他能因裴寂位高於他而置疑皇帝處事不公,明天就可能因別的事和別人對自己下手,從而威脅自己的帝位。這才是李淵最害怕和最不能容忍的,所以劉文靜必須死。

劉文靜之死僅僅是與裴寂權位之爭嗎?且看李淵的態度,細思極恐

李世民影視形象

總結

一代名臣就因為自己才高八斗、自視過高就這樣隕落了。都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劉文靜的肚量顯然沒有這麼大,他如果能稍微修身養性一點,學會一點夾著尾巴做人的技巧,陪李世民走入貞觀之治,那麼在中國歷史上,可能會有一個更偉大的宰相出現!

劉煦對他的評價“奮縱橫之略,立締構之功,罔思寵辱之機,過為輕躁之行,未及封而禍也,惜哉”倒是頗為中肯!

當然李淵的氣量如果也能和他兒子李世民一樣,劉文靜的結局也許會不一樣,歷史不能假設,劉文靜臨死也沒能領悟到做下屬的道理,死得倒也不冤。

搜尋歷史的點點滴滴,一起感悟中國五千年曆史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