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能代表中國的文化嗎?

奧運會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各國人民也都非常關注比賽情況。

大家除了為自己國家運動健兒喝彩,還不時地在網路上吐槽,這就暴露出了許多問題。

比如,因不同國家排名順序不同引起吐槽,有的國家是按照金牌數目排序,有的國家是按照總牌數目排序;對比賽過程有不公平的現象,引起吐槽等。

有些評論引起了我的注意,讓我隱約感受到了一些問題。

有位國外網友評論:“中國為了贏什麼都做得出來,他們崇拜那些猴子”、“中國人就喜歡競爭”。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些外國人根本不瞭解中國人,也不瞭解中國文化。

但回過頭來想一下,外國人要了解中國文化,會透過哪些書籍呢?

《道德經》、《論語》、《詩經》、《唐詩宋詞》、《史記》、《資治通鑑》,這些書?

應該不會,因為這些書閱讀門檻比較高,別說外國人,連我們很多中國人都讀不懂。

那還有什麼書是比較易讀且公認度較高呢?

四大名著。

《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這四部鉅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更重要的是,這四部都是小說,讀起來會比較輕鬆。

但是問題來了,四大名著能代表我國的文化嗎?

咱們分別看一下。

《紅樓夢》雖然是四大名著之首,又是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但問題是裡面的人際關係非常複雜,而且讀懂還需要極強的語文功底,所以國人都很難讀懂,更何況是外國人。

所以,一般外國人根本不讀《紅樓夢》。

讀其它三部相對來說就比較輕鬆了,但是,沒有中國的文化背景,就極易產生誤解。

沒有中國文化背景的外國人理解的《西遊記》,是一隻性格頑劣、不按常理出牌、好鬥的猴子,到處打妖怪的事。

沒有中國文化背景的外國人理解的《三國演義》,是魏蜀吳三國,今天你打我,明天我算計你,天天打打殺殺。

沒有中國文化背景的外國人理解的《水滸傳》,是一群綠林好漢起來造反,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落草為寇還得砍個人頭做投名狀。

所以,有些外國人認為中國人好鬥、喜歡戰爭。這種結論簡直就是愚昧無知。

實質上我們中國人是一個溫和、熱愛和平的民族。

但是,你跟那些外國人這樣說,他們就會跟你爭辯。

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如果以四大名著作為了解中國文化、瞭解中國人的途徑,就出現實質理解上的偏頗。

如果非要說戰爭是事實,那麼,請問哪個國家沒有經歷過戰爭?

戰爭不是因為你是哪國人,而是因為你是動物,是動物就會有戰爭。

即便是這樣,我們中國人對戰爭的態度依然是持反對態度的。

《道德經》說: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蒞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意思是:兵器啊,是不祥的東西,人們都厭惡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要以喪禮儀式來處理用兵打仗的事情。戰爭中殺人眾多,要用哀痛悲泣心情對待它,打了勝仗,也要以喪禮的儀式去對待戰死的人。

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句話:“勝而不美,勝而美者樂於殺人。”

勝利之後不會得意洋洋,如果勝利之後得意洋洋,那就是喜歡殺人。

同時,我們明白“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所以,沒有人喜歡戰爭,之所以戰爭往往是“不得已而為之”。

這才是我們善良的中國人對待戰爭的態度。

所以,瞭解中國文化要從《道德經》、《詩經》等有文化底蘊的書籍開始,若僅從四大名著就判斷中國人的文化、秉性,思想就會陷入狹隘,就如盲人摸象一般,簡直可笑至極。

四大名著,能代表中國的文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