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本該為自己發聲的男孩兒,為什麼很多沉默了?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我們為女性爭取權利的同時,對於男性的刻板印象仍然是懸在時代上空的一把劍。更加有趣的是,為打破男性刻板印象發聲的人,多數還是那些爭取女性權利的女孩子,

那些本該為自己發聲的男孩兒,為什麼很多沉默了?

那些本該為自己發聲的男孩兒,為什麼很多沉默了?

|| “在本該學會表達的年紀裡我被要求保持沉默”

我有一個初中同學,一個高高瘦瘦看起來很文靜的男孩子。是站起來回答問題都會緊張的性子。可想而知,在八九年前的小鎮學校,他會被怎樣嘲笑。我聽過隔壁班的男同學當著他的面兒說他娘,也看過男班主任在全班同學面前教育他要有個男生的樣子。

可其實我很喜歡他,是作為朋友的那種喜歡,因為我覺得他會照顧人的情緒,有禮貌。在我眼裡他是一個細心又有品味的男孩子,所以吃午飯我會和朋友們帶著他不讓他落單,有男生嘲笑他時我會替他兇悍地反擊,而我的反擊似乎讓那群男孩子們笑得更大聲,說他只會和女生玩。

這時我又會自責,轉身告訴他別搭理他們。我後來仔細回憶過那些瞬間,好像他一直是沉默的,只有我轉身安慰他時,會笑著說沒事。

再遇見他是很久以後了,大學裡那些聲音少了很多,也許是因為教育水平,也許是因為時代的進步。他說很謝謝我當時照顧他。

我問他,“你現在看到網上要求男生要有陽剛之氣的言論會想到以前嗎?”

他告訴我,“雖然會想到以前,有點不舒服,但也不會多說什麼了。”

我問為什麼,他回答說“因為初中的時候我好像就不太會為自己辯解了,都已經習慣了。”

那些本該為自己發聲的男孩兒,為什麼很多沉默了?

是什麼時候他不再為自己辯解了呢?是父親批評她的時候?還是本該為他說話的班主任大聲呵斥他的不是的時候?或者是我們在身邊,他不想連累我們的時候?這些問題始終沒有答案,可我擅自替他回答,應該是所有加在一起吧。

我想這不是一個特殊的故事,每個人的學生時代,班裡可能都會有這樣的同學,也許我們曾經為他說過話,也許我們不懂事也說過他的壞話,這個故事太普通了,也許我們都忘了。

可是直到現在,我都很後悔,在班主任呵斥他的時候沒有站起來反對,至少要讓那時候的他早些知道站在講臺上教書育人的老師也有錯的時候,而他,本就擁有著大聲地為自己說話的權利。

那些本該為自己發聲的男孩兒,為什麼很多沉默了?

|| “他們憑什麼背後議論我?”

我認識小u的時候他人緣看著很好,為人也非常大方,經常給別人帶東西然後也不要錢。他是個喜歡誰都表達得很明顯的人,所以他喜歡男生這件事基本和他熟悉就能看出來,他也幾乎不會掩飾。

我一直覺得他還算幸運,沒有因為這些事情被孤立嘲笑什麼的,也許是因為他對人真的很好吧。

可是畢業之後我才知道,好幾次男生他們的聚會,都沒有叫他,包括那些小u沒少花錢給他們買東西的人。那些看著和他關係還不錯的人,也曾在背後說過他不像個男的。

我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他們還算善良沒有當面表達惡意,還是說他們人前一套人後一套。

那些本該為自己發聲的男孩兒,為什麼很多沉默了?

後來他也知道了這些事,他說“他們憑什麼背後議論我?”我也想不明白,他性格開朗,從不樹敵,憑什麼被議論呢?既然不喜歡,又為什麼欣然接受他的好意呢?

小u似乎也沒很在意這些事情,因為他性格很好又聰明,在哪裡都會有真心的朋友,我很慶幸他還是他,沒有因為這些否定自己。

那是我第二次深刻感受到了社會對於那些並不“陽剛”的男生的惡意,並不比曾經社會上對女性的惡意少半分。最令人難過的是,和女性平權不一樣,

他們這條路上面對的最多的惡意,來自於同性。

那些本該為自己發聲的男孩兒,為什麼很多沉默了?

|| 什麼是陽剛之氣

這個社會對於陽剛之氣的解讀過於狹隘,甚至以為不拘小節,擁有力量感就是陽剛之氣了。可真的是這樣嗎?

一個溫柔細心的男生,同樣擁有了好的品質,憑什麼要被質疑不陽剛不男人?一個大方浪漫的男生,沒有做錯任何事,又憑什麼因為不陽剛被孤立?

作為人的優秀品質如果沒辦法走在性別特徵之前,那麼這個社會就在倒退。我希望在教育男孩子要有陽剛之氣之前,先教育他們要有教養懂禮貌,做紳士。

陽剛之氣絕對不是大男子主義,更不應該是拿來霸凌,孤立別人的資本。

我們在平權的路上走了這麼久,可還是少了很多聲音,很多男生願意為女性說話,卻默認了男性應該如何如何。如果我們足夠包容,那麼就該把話筒遞到每一個人的手裡。如果表達自己是需要付出巨大成本的事情,那我們從來就沒有接受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