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為何很多人叫囂生擒關羽,卻很少有人說活捉趙雲?

這是一個很容易誤導人甚至引戰的話題,因為多數人看到的第一反應便是又要捧趙雲、貶關羽。實際上這要看從哪個角度分析,畢竟在《三國演義》中聲稱要生擒關羽的確實比叫囂活捉趙雲的多。個人認為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是多方面因素構成的,並非膚淺的武藝對比。

《三國演義》中為何很多人叫囂生擒關羽,卻很少有人說活捉趙雲?

解決問題和製造問題

關羽是一個自帶熱度的人物,無論走到哪裡都話題滿滿,只要寫到他,要麼是解決問題,要麼是製造問題。

比如白馬之戰,顏良二十合擊敗徐晃,打得曹軍諸將慄然,於是曹操接受程昱的建議,請出關公。關公確實如天神一般於十萬軍中斬殺顏良,割首而還,為曹軍解決了問題,但是同樣他也製造了問題。在出戰之前,張嘴“土雞瓦狗”,閉嘴“插標賣首”,要知道,顏良是讓曹軍諸將都無可奈何的人物,關羽如此貶低對方等同於間接抽了曹軍諸將的嘴巴子,關鍵他還真的成功了,所以曹將在敬佩他的同時,也一定心中怨恨,等於說關羽辦了事的同時還得罪了人。

《三國演義》中為何很多人叫囂生擒關羽,卻很少有人說活捉趙雲?

同時,曹操對關羽極為恩待,這樣的待遇連追隨曹操起兵的樂進、李典、夏侯兄弟都沒得到過,諸將心裡自然會很彆扭。偏偏關公對曹操的所作所為不感冒,最後還過五關、斬六將,這更讓眾將憤怒不已。等於說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你唾手可得不說,還放在地上踐踏。所以儘管關公曾經在曹操麾下時與諸將共事過,但並沒有結下善緣,反而拉了不少仇恨。

對東吳來說更是如此,諸葛瑾、魯肅都被關羽揶揄諷刺甚至破口大罵過,甚至孫權也被稱作“虎女豈能配犬子”,君辱臣死,所以東吳諸將盡管忌憚關公的勇武,但在內心深處無不想殺之而後快,為自家爭一口氣。再加上關羽一直“霸佔”著荊州不還,就更讓東吳眾將憤恨了。

《三國演義》中為何很多人叫囂生擒關羽,卻很少有人說活捉趙雲?

除了敵對勢力和友軍,連自己人也沒幾個喜歡他。黃忠被認為不配與之同列;糜芳、傅士仁被當作下人一般喝罵;劉封被劉備收為義子時,關羽更是直接出言反對……所以除了張飛這個結拜兄弟和趙雲這種低調與世無爭的,多數人都很難和關公處到一起。由於都是自己人,所以他們不至於像曹魏、孫吳那樣一心殺之而後快,但不喜歡是一定的,所以在荊州之敗時才會有那麼多人背後捅刀子。

所以說,關羽的能力註定他可以解決很多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但是同樣,他的性格與高傲也讓他製造了很多問題,平白樹敵。所以夏侯惇、許褚、呂蒙、蔣欽等大將都叫囂著要生擒關羽,究其原因便是心中的怨念。

地位與能力的兩面性

無論我們是否喜歡羅貫中刻畫的關羽,但有一點必須承認,那就是關羽的能力。他擁有著全書最好的斬將記錄,顏良、文丑兩大超一流大將都折在他的手中,故而威名遍佈天下,受人敬仰。而能力也決定了地位,無論你是否認可他是五虎將中武藝最高的,但他都是毫無爭議的劉備麾下第一大將,諸葛亮甚至都用關羽來激將張飛、黃忠。

《三國演義》中為何很多人叫囂生擒關羽,卻很少有人說活捉趙雲?

但是有追捧便有反對或者說“居心叵測”之人。武人誰不想名揚天下?可是功績就那麼多,想要取得關公那樣的戰績不僅需要能力,還需要機遇甚至運氣,而機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麼想要揚名的捷徑便是拿下關羽,這樣就可以踩著關公上位,一勞永逸。

這種心思一旦生出,便難以抑制,起初或許只是幻想,畢竟關公的實力在那擺著,但是慾望的大門一旦開啟就難以抑制,久而久之甚至連自己的斤兩都忘了。更有甚者想趁著有生之年拼一把,不成功便成仁,大丈夫嘛,若不能名揚天下,生死何意?

於是乎,蔡陽、孟坦、楊齡這些跳樑小醜都蹦了出來,跳著腳喊“生擒關某”,結果都成了刀下亡魂。

《三國演義》中為何很多人叫囂生擒關羽,卻很少有人說活捉趙雲?

武藝特點

關公的青龍偃月刀是書中所有交代過重量的兵器中最重的一個,達到八十二斤,可見他的特點是我們常說的“一力降十會”,而且關公的打法大開大合,前期狂風暴雨,一般人根本挺不過去,但是如果挺過去了,基本就能拖進拉鋸戰。所以關公的武藝路數可以說優點和缺點同樣明顯,這讓一些武藝不俗的大將自認與關羽有一戰的可能。

《三國演義》中為何很多人叫囂生擒關羽,卻很少有人說活捉趙雲?

處境與機會

還有一點,就是關公的處境或者說經歷也給了敵人叫囂的機會。比如說北伐襄樊,來救援的龐德擁有不俗實力,又正好趕上與關公對戰沙場,所以他自信能與關公一戰。再比如大戰沔水,關公的荊州軍已經處於劣勢,加上手臂有傷,讓徐晃覺得有可乘之機。

所以,這就給了敵人對關公叫囂的機會,或者說讓敵人認為有與關公對峙的資本。

《三國演義》中為何很多人叫囂生擒關羽,卻很少有人說活捉趙雲?

趙雲與關公的截然不同

總體說來,之所以會有人不停叫囂著“生擒關羽”無外乎四點:第一,關公太拉仇恨,很多人想殺之而後快;第二,關公地位高,不少人想踩著他揚名;第三,關公的武藝特點讓人躍躍欲試;第四,便是關公所處的位置或者說經歷給了敵人叫囂的機會。針對這四點,趙雲可以說和關羽截然不同。

先說第一點,趙雲低調,低調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明明擁有不下於關張的實力,可是在長坂坡大戰時,曹軍多數將領居然不認識他,還是曹洪飛馬喊話才使得“常山趙子龍”大名天下皆知。同時,趙雲不爭不搶,有功勞你們分,有髒活累活沒人上我幹,領導讓怎麼樣就怎麼樣。明明有資歷,但從來不和同僚裝大尾巴狼,所以他人緣很好。這倒不是說趙雲圓滑善於交際,而是他的性格註定了不得罪人,讓你想挑毛病都挑不出來。連目空一切的關羽都承認趙雲是他弟弟。

而對於敵人來說同樣如此,趙雲殺的敵人可能比關羽還多,但這是正常的兩軍交戰、各為其主,挑不出毛病,關鍵趙雲話少,能動手儘量不吵吵,所以不拉仇恨。舉個例子,假設曹軍或者東吳眾將聚在一起講是非,提到關羽一定一幫人義憤填膺,但是說到趙雲便沒什麼好講的。現在網路上有不少趙雲的黑粉,但並不是真的針對趙雲這個人,而是因為一來趙雲的高人氣與自家偶像發生了利益爭奪,二來是有些趙雲粉絲確實素質不咋地,喜歡捧自家的同時踩別人,給偶像招了黑。簡單來說,趙雲也能解決問題,但是他不製造問題。

《三國演義》中為何很多人叫囂生擒關羽,卻很少有人說活捉趙雲?

其次,趙雲雖然同樣名氣很大,但是終究在地位上比不過關羽,既然都是不自量力地拼一把,踩關羽的效果肯定好過踩趙雲,故而叫囂生擒關公的戰五渣更多。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既然要吹牛比為啥不往大了吹呢?

第三,趙雲的武藝特點和關羽截然相反,屬於“以巧破千斤”,而且他的體力是bug級的。和關羽對戰,即便遜色於他,但差距不太大的武將可以採取“拖”字訣,把關羽耗沒勁了或許就有機會反敗為勝,當然這也只是理論上的。但是趙雲的打法和體力讓人根本不敢這麼照量,本來武藝就有差距,體力還不如人家,耗到最後死的肯定是自己。成名大將哪個也不白給,不可能為了痛快痛快嘴就以身犯險,所以在漢水之戰,徐晃和張郃連打都不打,只是遠遠地跟著。

最後便是趙雲並沒有關公那種率領大軍團作戰的機會。如果當時北伐的是趙雲,相信視死如歸的龐德肯定也會喊出“生擒趙雲”的口號,但領兵的是關羽,龐德總不能閒著沒事對著關羽說要生擒趙雲吧。後來的鳳鳴山,老年趙雲中伏,夏侯楙率領的曹軍不也聲稱要擒殺趙雲嗎。

也就是說關公經常領兵和對方作戰,其中包括不少大規模的戰鬥,打仗自然沒好話,說什麼都不奇怪。趙雲多數時候都是跟著劉備和諸葛亮執行任務,幾次領兵也多是依靠個人勇武解決問題,好不容易來一次空營計,曹軍眾將甚至曹操都疑神疑鬼,誰還有心思喊口號?而且幾萬人直面一個人喊生擒人家貌似也挺沒品不是。

《三國演義》中為何很多人叫囂生擒關羽,卻很少有人說活捉趙雲?

綜上所述,叫囂關羽的人比叫囂趙雲的人多和武藝高低沒什麼關係,甚至跟武藝掛鉤的也僅僅是武藝特點,主要還是性格、地位、機會造成了這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