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金剛經》|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前面第二十六品中佛陀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闡述了不能以相見如來之理。在接下來的第二十七品中,佛陀又說:“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是,不能不以相而得無上正等正覺。既不能以相,又不能滅相,佛陀這是什麼意思呢?

繼續讀第二十九品 《金剛經·威儀寂淨分》。

讀《金剛經》|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須菩提!若有人言:’

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

是人不解我所說義。”

這裡的“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的“若”,是仿若、似乎、好像的意思,表相之虛妄,不著相見。而“來”與“去”,有先後次第,可理解為時間上的具足相;“坐”與“臥”,有形體的變化,可理解為空間上的具足相。這是不否定相見。綜合起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來好象在來相、去相中、好像在坐相、臥相中,然而,無論來去也好,坐臥也好,時空中的種種現象都是虛幻不實的。

這樣的理解似乎很有道理,現代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彷彿證明了物質的虛幻性。當學佛者為此歡欣鼓舞的時候,卻忘了當年佛陀曾在這裡很乾脆地否定了這種理解。他說:“如果這樣理解的話,你仍然沒有理解到我所說的義理。”如來並不是“好像”,把如來理解為“若什麼”,實際上是一種調和折中的著相理解,著了“不著相、不滅相”之相。

佛陀以有形有相的音聲語言,傳不可思議的般若大法,就好比是指月示人:要順著佛陀的手指方向去看天上的月亮,而不是盯著佛陀的手指頭琢磨出一個月亮來。

讀《金剛經》|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佛陀解釋原因說:“如來者,沒有處所,能從哪裡來呢?沒有處所,又能到哪裡去呢?故而稱名為如來。”“所”是處所,是空間概念。“來”與“去”是時間概念。佛陀一語道破了前面理解的謬誤之處。

儘管在“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中,來與去、坐與臥都是虛幻的,但這種虛幻相仍然是可以附著之所。就像做夢,很多人明知夢中富貴為“若富貴”,但還是願意著這個富貴夢相,哪怕很短暫。所以,這樣的理解依然著相,無法帶來真正的覺悟,故而不能稱名為如來。

讀《金剛經》|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真如自性如如不動。說它是“不動”,是因為沒有空間和時間的分別。比如說“坐”,“坐”是從哪裡來的?是動了一個“坐”念,就“坐”下來了。那麼,“坐”念是從哪裡來的呢?它有來的處所嗎?當“臥”的時候,這個“坐”又去了哪兒呢?它有去的處所嗎?覺觀這個“坐”,就會發現,它即無來處,也無去處,無來又無去,寂然而不動。這個不動是絕待的,沒有分別念。

再看“如如”,真如自性,本自具足,一切如你所念,這裡面當然也包括“坐”。“坐”雖無來去,但是有顯隱,開關便是“念”。一念“坐”,便坐了;一念“臥”,則臥現坐隱。這便是“如如”,真如如念。

“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如果真的明瞭大千世界,萬事萬物,本身就是寂然不動,隨心念而現的話,那麼人生何處不如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