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白天職場打拼,晚上碎片式睡眠;

週末加班把娃帶,放假已是生娃前;

吃喝拉撒全都管,早教輔導才藝精……

帶娃有多累,只有當媽的才知道。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懶到極致。

”懶”幾乎已經成為了現在小孩的通病——

1歲的寶寶還時時要抱要背;

2歲的寶寶不會自己穿鞋襪;

3歲的孩子喝水了還要喊大人幫忙……

更不用說指望下班了孩子能夠幫忙拿拖鞋,口渴的時候能夠“使喚”孩子倒一杯水了。

週末一到,大一點的孩子會一整天都賴在床上,每天最極限的運動就是翻身,更不要說讓孩子學會自己收拾房間了。

懶惰是一種可怕的壞習慣,讓孩子越來越拖沓,嚴重耽誤孩子的學習。從教多年,美媽越來越發現教育的一個真相:沒有真正的笨孩子,只有被懶惰拖垮的孩子。

今天,美媽在繪本中給懶孩子找了一個朋友,他就是《腦袋上的池塘》裡的木兵衛。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書中的故事發生在日本,日本像中國一樣是一個勤勉的民族,所以會有很多諷刺懶漢的故事。

這本書並沒有大篇幅去說懶的壞處,木兵衛反而還因為“懶”得到了很多意外的財富……

這些故事或許會讓偶爾小懶一下的寶媽和寶寶笑出聲來,小朋友聽完之後也會很開心,然後轉念一想,原來懶只能僥倖收穫意外之財,想要長久的財富還是要靠勤奮。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這個“懶漢傳說”的故事是這樣的:

從前,村裡有個男人,人稱懶漢木兵衛。

有一年秋天,木兵衛瞅著滿樹的柿子,心裡好想吃,饞得不行。

可他只是瞅著柿子樹,說:“爬到樹上摘柿子,太麻煩了。架梯子上樹揪柿子,太麻煩了。撿掉到地上的柿子,也太麻煩了。”

要不,他怎麼叫懶漢木兵衛呢。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瞅著,瞅著,木兵衛想出一個好主意。

“有啦!反正柿子會從樹上掉下來,我就站在樹下,張開嘴巴,等著柿子掉進我的嘴巴里好了。”

於是,他站到柿子樹下,嘴巴能張多大就多大。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可是,事情沒有那麼順利。

柿子是掉下來了,不過沒有掉進他的嘴巴里,而是……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啪嘰!掉到了他的腦袋上!

柿子摔了個稀爛,腦袋上只剩下一粒種子。

木兵衛連把種子拿下來都嫌麻煩,結果留在腦袋上的那粒種子——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發芽了。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小苗噌噌地長大,長出了樹枝,長出了密密麻麻的樹葉,最後長成了一棵又粗又大的柿子樹,還結了一樹的柿子。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腦袋上結柿子,這多稀罕啊。

於是,木兵衛便出發去鎮上,邊走邊吆喝:“有人要買腦袋上長的柿子嗎?”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可不是嘛,腦袋上的柿子太稀罕了。”

鎮上的人們嚷嚷著,一下子就把柿子買光了。

木兵衛掙了一筆大錢。

可是,村裡有人看不順眼了。

“怎麼能讓木兵衛那樣的一個懶漢掙大錢呢!”

說完,他們就趁著木兵衛睡覺的功夫,咔嚓、咔嚓、咔嚓,把柿子樹給連根鋸斷了。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不過,留在木兵衛腦袋上的那個樹樁,慢慢地長出了蘑菇。

唰唰唰,蘑菇越長越多,越長越大。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什麼蘑菇都有,有松茸、有平菇、有香菇、有茶樹菇……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於是,木兵衛又去了鎮上,邊走邊吆喝:“有人要買腦袋上長的蘑菇嗎?”

“可不是嘛,腦袋上的蘑菇太稀奇了。”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鎮上的人們嚷嚷著,一下子就把蘑菇買光了。

木兵衛又掙了一筆大錢。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可是,村裡有人又看不順眼了。

“柿子完了又是蘑菇,怎麼能讓木兵衛那樣的懶漢掙大錢呢!”

說完,他們就趁著木兵衛睡覺的功夫,咔嚓、咔嚓、嘎巴,把柿子樹的樹樁給刨了下來。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這下,木兵衛的腦袋上空出了一個大坑。

一下大雨,坑裡就開始積水,最後變成了一個池塘。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鯽魚、鯉魚在池塘裡游來游去。

泥鰍、鰻魚也在池塘裡游來游去。

野鴨飛了過來,一條接一條地吃起魚來。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吃完,野鴨全擠在一起,沉沉地睡著了。

“我的運氣怎麼這麼好!”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木兵衛抓起一隻野鴨,吊在腰帶上,

又抓起一隻野鴨,吊在腰帶上,

最後一隻不剩,全都栓在了腰帶上。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可是,事情沒有那麼順利。

有一隻野鴨醒了,“嘎”地叫了一聲,飛了起來。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其他的野鴨都被驚醒了,就這麼系在一起飛起來了。

這下木兵衛可慘了,跟著野鴨一起飛上了天。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野鴨越飛越高。

“把我放下來!”木兵衛叫了起來。

可是有什麼用呢?野鴨還是越飛越高。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見過懶漢木兵衛。

故事講完了。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封底,那隻老鼠還在等著它的“主人”回來。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在這個腦洞大開的故事裡,懶漢木兵衛用自己的傳奇證明了“如果有一天你會死,一定是懶死的。”

魯迅先生曾說:日本是勤勉的民族。承載著民族精神的民間童話自然免不了要時常褒揚勤勉,貶抑懶惰。

這篇來自日本民間的懶漢故事通篇沒有直白地嘲笑和批評懶惰,反而把懶人身上可能具有的優秀品質不露痕跡地誇了個遍,把懶人的懶講得這麼有創意,幾乎使他成了一個滑稽可喜的形象。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他叫懶漢木兵衛,他的屋頂有三個大大的漏雨的洞,他的窗戶破成了許許多多的通風口,可是他躺在茅屋地板上,怡然自得望著門口的柿子樹。

懶漢木兵衛雖然肩不願挑,手不願提,腦子轉得卻挺快。

他想吃柿子,就有吃柿子的主意——站到樹下去,張開大嘴,閉上眼睛,等著柿子從樹上掉下來。他不急也不躁,充分享受等待的好時光。

假使他在山中落到懸崖邊上,恐怕也會像禪宗故事裡的慧心人那樣,開心品嚐身旁的新鮮野果,絕不把時間浪費在擔憂煩惱上。

看起來,懶人只要懶到家,懶出自己的個性,就能表現得從容淡定,總是美好地活在當下。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因為他夠懶,沒有清洗自己的腦袋,種子才有機會發了芽;

因為他夠懶,即便老鼠咯吱到腳底板了,也不肯動一下,樹苗才沒有波折地長成一棵筆直茂盛、結滿柿子的樹;

更因為懶漢並不是傻漢,從容淡定使他有足夠多的時間思考,所以懂得“物以稀為貴”,頂著腦袋上的柿子樹,走到鎮上去賣(這時他可一點兒也不懶),痛痛快快掙了一筆錢。

這說明,懶出個性的懶人只要勤於動腦筋,幸運是會找上門的。

然而這樣的幸運只是僥倖得來。

“怎麼能讓木兵衛那樣一個懶漢掙大錢呢?”這是村裡人的話。所以他們鋸掉了大樹,又鋸掉了樹樁……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或許木兵衛腦袋裡的智慧多得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因為它是那麼大,雨水落下來居然成了一個池塘,能讓鯽魚、鯉魚、泥鰍、鰻魚游來游去。

他大概準備再往鎮上跑一趟,再掙一筆大錢,但民間童話裡有個“事不過三”的三兄弟模式——相似情節通常只重複兩次,第三次一定會發生變化。所以,這一次木兵衛還沒來得及去賣魚,就有鴨子飛來吃魚。

趕鴨子多麼麻煩!木兵衛憑藉一如既往的懶個性,贏得了鴨子們的信任,它們吃飽喝足在池塘上睡著了;

然後,木兵衛憑藉一如既往的勤動腦,把它們一隻一隻全都拴到了腰間(這時他可一點兒也不懶)。

然而,木兵衛還沒來得及去賣鴨子,鴨子們就醒來了,連在一起飛上了天,木兵衛也跟著鴨子一起飛上了天。

這樣的結局是作者的生硬安排嗎?其實這也是必然。

房頂破了不修,所以下雨漏水;

因為門不修,所以鄰居可以隨便進來;

因為窗戶也不修,所以鴨子和鳥也能進來並飛走。

不是透過勞動得來的柿子樹,別人會覺得不公平,就想鋸掉。

就算意外得到了很多好東西,因為懶得思考要如何處理,也會失去。

書裡還能看到木兵衛家的陳設,因為懶得賺錢,所以家裡幾乎空無一物,沒有一粒米下鍋。

故事的封底,木兵衛家依然空空蕩蕩,無米下炊,只剩下一直在畫面角落徘徊的小老鼠在等待懶漢的歸來。

警惕孩子“積懶成笨”: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教育學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或許是我們無意之間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了像木衛兵一樣的”懶人“:

我們對孩子過分的關懷和“包辦代替”,培養了孩子懶惰的習慣;

我們對孩子溺愛 ,擔心孩子做體力活累壞身子,不給孩子從事體力勞動的機會,助長了孩子懶惰的習慣……

好的家庭習慣就要靠家長用實際行動傳達到孩子,這是一個“耳濡目染”的過程。

培養孩子良好的作風、習慣,擺脫“積懶成笨”的困擾,家長要狠得下心來管教,不縱容,不偷懶,才能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希望在木衛兵的故事裡,我們的孩子收穫的不僅是有趣,還有勤勞、善良、聰慧……

相信當孩子能衝破懶惰的隔板,自信勇敢地面對外界挑戰時,他會具有更大的動力去追求卓越,形成真正的良性迴圈,變得越來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