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詩歌功用:除科舉應試外,詩歌還能炫技造人設,關鍵時候還能幫助詩人虎口逃生

唐宋時期,由於科舉制度的逐漸成熟,許多知識分子由科舉之路進入仕途,而有一部分科舉失利的文人,由於才名,也往往會被地方聘任,進入藩鎮幕府擔任文職。他們除過平時的文字案頭工作之外,還會有相應的人際交往,而文人以詩歌的形式唱和、酬答在唐宋時期是非常流行的一種交際方式。

由於詩歌承載了人際交往的功能,所以他們創作的詩歌不再是個人情意的表白或心路歷程的記述。詩歌在唐宋時期已擺脫了“詩言志,歌永言”的單一形式,詩歌也以另一種形式融入到生活的各個層面,浸潤到生活的各個角落。

趣談詩歌功用:除科舉應試外,詩歌還能炫技造人設,關鍵時候還能幫助詩人虎口逃生

小話詩詞的這篇文章,就從一首唐詩和一首宋詩的解讀中,和大家一起看一下,在唐宋時期,詩歌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詩歌在一定程度上的承載的人際交往的屬性。說得通俗一些,也就是詩歌承載的社交功能。

先從唐宋詩歌的時間順序上來說吧,第一首是唐代詩人李涉的《井欄砂宿遇夜客》,原詩如下:

暮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

他時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趣談詩歌功用:除科舉應試外,詩歌還能炫技造人設,關鍵時候還能幫助詩人虎口逃生

這首詩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創作過程,原來這是李涉遇到綠林好漢之後寫的一首詩,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有一次,李涉要去九江,在皖口這個地方,也就是皖水流入長江的渡口邊,正好與綠林人士相遇,這讓李涉心頭一驚,他想這下莫不是遇到口稱“此山是我開”的人了吧。

當對方問起姓名、去向時、李涉只好如實回答。當對方聽到李涉的名字時,也是很震驚,但是對方半信半疑,再次確定李涉的身份,於是又問是不是曾任太學博士的詩人李涉。當確定了李涉的身份後,綠林人士喜出望外,他們沒想到能在這裡遇到大名鼎鼎的詩人。

趣談詩歌功用:除科舉應試外,詩歌還能炫技造人設,關鍵時候還能幫助詩人虎口逃生

於是綠林人士並沒有為難眼前的這位詩人,而是將他奉為座上賓,並徵求李涉的意見,是否可以給他們寫一首詩,寫詩對李涉來說顯然是簡單的事情,於是李涉慨然應允,就寫下了這首詩。綠林人士隨即好酒好肉款待詩人,還為李涉舉行了踐行,目送李涉登船離去。

這則有趣的故事趣聞不但生動地反映出唐代詩人在社會上的廣泛影響,也能看出唐代詩人所受到的關注度和所受到的尊重,而且可以看出唐詩在社會生活中運用的廣泛運用,甚至可以作為一種人際交往的方式。

不過,這首詩的流傳,不僅僅是由於創作過程的趣味性,而是由於它在詼諧幽默的表述方式之中寓含的現實意義。

趣談詩歌功用:除科舉應試外,詩歌還能炫技造人設,關鍵時候還能幫助詩人虎口逃生

開篇兩句“暮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詩人用頗為輕鬆的語氣和舒緩的抒情筆調,將故事娓娓道來。“江上村”便是詩人夜宿的皖口小村井欄砂;“知聞”二字以幽默的語氣寫出詩人遇到的綠林人士竟然也知道他的名字,這一句讀來真是讓人有點啼笑皆非的意味。

詩人夜宿的小村子井欄砂,傍晚的時候風雨飄搖。這一特定地點、時間的描寫,烘托出瀟瀟暮雨籠罩下的一片靜謐的江村。

前面已經說過,雙方不期而遇時,綠林人士一再確認詩人的身份。而“綠林豪客夜知聞”就是對雙方面對面時的過程用詩意的形式表現了出來,這從詩人將對方稱為“綠林豪客”可以看出。

趣談詩歌功用:除科舉應試外,詩歌還能炫技造人設,關鍵時候還能幫助詩人虎口逃生

詩人並沒有心存芥蒂、而且這一稱呼避免了不必要的尷尬,詩人是帶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來面對這場不期而遇的相逢的,他甚至以富有詩意和饒有興致的口吻來描述這場相逢的。

“夜知聞”,既流露出對自己的詩名被世人皆知、甚至連綠林人士都知道他的詩名的欣喜之情,也蘊含著詩人對愛好風雅、尊重詩人的綠林人士的欣賞之情。

這樣的環境並不是久未見面的朋友間的相逢,而是兩種身份截然不同的人之間的相逢,身份與環境不協調,他們的追求與目標也是不同的。如此不同的一次不期而遇會上演出怎樣的故事來呢?這本身就是一件很具有戲劇色彩的故事。

趣談詩歌功用:除科舉應試外,詩歌還能炫技造人設,關鍵時候還能幫助詩人虎口逃生

三、四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感慨。大意是說:當年根本就不用隱姓埋名,如今的世上多半都是你們這樣的綠林人士啊。

詩人為什麼要說“不用逃名姓”呢?其實這是對他們在這樣的一個夜晚不期而遇、不約而遇的一種詼諧幽默的自嘲,詩人的言外之意直說他本打算將來隱姓埋名,在山林間做一個避世的隱者,看來也不必了,因為連你們這些綠林人士都知道我的姓名,而且像你們這樣的綠林人士在這世上比比皆是。

表面上看,詩人不過用詼諧的口吻對綠林人士的久聞其詩名這件事表露了由衷的欣喜與讚賞,但脫口而出的“世上如今半是君”這句詩,卻無意中表達了他對現實的感受與認識。

趣談詩歌功用:除科舉應試外,詩歌還能炫技造人設,關鍵時候還能幫助詩人虎口逃生

在詩人眼中,這些綠林人士是懂得附庸風雅的,他們敬重詩人,富於人情,很有親和力。而詩人在字裡行間也傳達了對這些綠林人士可愛的一面,他們並沒有出格的行為,他們也是懂得詩歌、愛好詩歌的人。雖然他們的身份在一般人看來與欣賞詩歌毫無關聯,但詩人並不這麼認為。

這首詩還有一個值得回味的地方,就是綠林人士向詩人求詩的細節,而詩人慨然應允,一揮而就。仔細考量,這其實就是詩歌所承載的人際交往的功能。

如果說沒有詩人與綠林人士的這次的偶然相逢,也不會有這首詩的了,因為這首詩的創作靈感來自於的詩人的生活經歷,並沒有摻雜虛構的成分,所以詩人才會一氣呵成。

趣談詩歌功用:除科舉應試外,詩歌還能炫技造人設,關鍵時候還能幫助詩人虎口逃生

好了,唐代詩人李涉的詩歌到此為止,接下來看一首宋代詩人王寀的《浪花》,原詩如下:

一江秋水浸寒空,漁笛無端弄晚風。

萬里波心誰折得?夕陽影裡碎殘紅。

與李涉偶遇綠林人士並寫詩一首的故事相比,王寀這首詩的創作過程也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也是一首承載著人際交往功能的詩歌。

話說北宋有一個叫曹道衝的詩人,他來到汴梁謀求發展,但一時沒有什麼進展,於是他想到了靠寫詩謀生的方法,於是在道路邊上擺上桌凳,桌凳上面放上筆墨紙硯,遇到有人求詩,他便給人題詩。曹道衝也是很有詩情的,有求必應,而且寫的詩客人都很滿意。不消時日,他便在汴梁城裡有了知名度。

趣談詩歌功用:除科舉應試外,詩歌還能炫技造人設,關鍵時候還能幫助詩人虎口逃生

但是,也會有不速之客前來求詩,他們前來並不是單純的求詩,而是有意要刁難一下曹道衝,或者也有想與曹道衝切磋一下技藝的想法。

這一天,正當曹道衝坐到桌椅前,開始一天的工作時,來了這樣一位求詩的客人,他說想讓曹道衝寫一首以浪花為題材的絕句,詩歌要求以紅字為韻。

曹道衝思索半天,無法完成。於是說這首詩他寫不出來,因為太難寫了,單純寫浪花還可以試一下,但是要以紅字押韻,實在是不知如何執筆。以“紅”字押韻的浪花詩也讓曹道衝左右為難。

趣談詩歌功用:除科舉應試外,詩歌還能炫技造人設,關鍵時候還能幫助詩人虎口逃生

但接下來曹道衝說,有一個人,他才華橫溢、詩名在外,你何不找他去求詩呢?來人問道:是誰?只聽曹道衝說出的名字正是王寀。於是曹道沖和客人一起去拜訪王寀。王寀聽了他們的事由後,欣然應允,略加思索,便寫成了這首《浪花》詩。

曹道衝為何對其他的詩題都能從容應付,而對這首浪花詩卻感到為難呢?這主要是因為平常說的浪花,指的是河流中水流湍急而形成的一種形態,水浪如花,但要以“紅”字押韻,自然是超出了曹道衝的詩歌創作領域和範圍。

趣談詩歌功用:除科舉應試外,詩歌還能炫技造人設,關鍵時候還能幫助詩人虎口逃生

王寀的高明處,在於避實就虛,不寫水浪如花,卻從浪花中的倒影入手,襯托出浪花的色彩,因此當王寀將詩寫好後,客人大為讚賞,連曹道衝也佩服不已。

王寀寫的浪花,是夕陽倒映在秋水中的影子。詩人不僅按要求寫出了一“紅”字押韻的浪花,而且還創設了一幅很有意境的浪花畫面:

你看,那繾綣秋水倒映著天空,漁舟上的笛聲在晚風中悠悠然地飄蕩在江面上。在碧波盪漾的長河中有一朵朵綻開的奇花,又有誰能夠採摘到這朵浪花呢?那凋零搖碎的千瓣落紅,是秋日夕陽在江波里投下的倒影。

趣談詩歌功用:除科舉應試外,詩歌還能炫技造人設,關鍵時候還能幫助詩人虎口逃生

懸在天邊的夕陽是紅色的,圓圓的,看上去不像花朵。但倒映在水裡,微波盪漾,就容易形成幻象。加上晚風吹皺一江秋水,把這個又紅又圓的影子搖碎了,形成層層皺摺,這就更像一朵朵嬌豔的花瓣了。

晚風時而吹起,時而停歇,江面的波浪也隨著晚風時而起伏,時而平息,夕陽倒影也就時圓時缺,有時也如同隨風搖曳的花朵,有時也像隨風飄零的花瓣。詩人王寀匠心獨運,在“紅”字前又加了一個“殘”字,這是非常傳神的。

但這首絕句的佳勝處,又決不僅僅在於這超絕的點睛一筆,而是通體晶瑩,風韻悠遠,有一種幽邃的意境。詩人或許還覺得秋江清冷,一朵奇花,終嫌寂寞,於是以“一江秋水浸寒空”起筆,為江中的這朵浪花勾勒了一個宏大的背景,同時也為詩句塗上了靚麗的底色。

趣談詩歌功用:除科舉應試外,詩歌還能炫技造人設,關鍵時候還能幫助詩人虎口逃生

秋日晚霞,色彩絢麗,形象多變,浸在澄明秋水之中,染紅了一江寒碧。以此為背景,烘托著那朵奇花構成了一幅有層次、有變化的彩色圖畫。

“浸”字把空中雲彩引到江面,而且也增加了秋江的寒意。這個“浸”字不由得讓人想到唐代詩人白居易《暮江吟》中的開篇句“一道殘陽鋪水中”,真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但詩人意猶未足,第二句寫漁舟上的笛聲,晚風中悠揚的笛聲給這幅圖畫配上輕柔、抒情的樂曲。笛聲飄揚,為全詩添了聲響,增了情趣,形成了意境,讀來使人耳目一新,同時也得到了美的享受。

趣談詩歌功用:除科舉應試外,詩歌還能炫技造人設,關鍵時候還能幫助詩人虎口逃生

而在第三句,詩人的憑空一問,誰能夠採摘到這朵江心的浪花?表現了詩人如醉如痴的情態。有此一問,就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這朵浪花的奇妙,這一問也為詩歌增添了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神秘感,引起讀者輕輕的惆悵。

在音調上,由於這一問而使全詩節奏變得更加輕柔舒緩,輕聲搖曳,低徊淺唱,然後引出全詩最為精彩的結句“夕陽影裡碎殘紅”,一首完美的詩歌也終於呈現在世人的眼前。

王寀以“秋水浸寒空”開篇,以“夕陽影裡碎殘紅”收尾,全詩畫面色調柔和,意境深遠。空靈飄動。讀來能激發人的想象,讓人回味無窮。

趣談詩歌功用:除科舉應試外,詩歌還能炫技造人設,關鍵時候還能幫助詩人虎口逃生

不得不說,王寀的這首詩,雖然是應人之作,但就全詩的意境和藝術技巧來說,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好了,兩首詩歌也解讀完畢了。一首唐詩,一首宋詩,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如果你看到了這裡,歡迎您也寫出您的想法和見解,您也可以就唐詩和宋詩的不同、唐詩和宋詩各自的藝術特點,發表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