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開國功臣徐茂公:倒掉皇帝親賜湯藥,在敏感和不安中離世

唐朝開國功臣徐茂公:倒掉皇帝親賜湯藥,在敏感和不安中離世

徐茂公畫像

徐茂公曆經了唐高祖、唐太宗和唐高宗三朝,

受到諸位君王的重用。他一生中立下無數戰功,輝煌無限,活到了七十六歲

。在旁人眼中徐茂公應當會幸福地度過餘生,但實際上他在晚年卻深感抑鬱,病中更是失去求生的意志,把死視為解脫,甚至讓家人把唐高宗送來的藥倒掉。而徐茂公這般態度和行為,已經預示在他一生的經歷中。

歸降大唐屈為人臣,功績赫赫難消疑心

徐茂公,在正史中原名徐世(“勣”是“績”的異體字),字懋功,也寫作茂公。徐懋功在投靠大唐後,又被唐高祖李淵賜名為李,即李世勣,後來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改為李。因此,

徐懋功、徐茂公、

等指的都是同一人

唐朝開國功臣徐茂公:倒掉皇帝親賜湯藥,在敏感和不安中離世

徐茂公畫像

在《隋唐演義》中,徐茂公被塑造為

瓦崗寨的軍師

其神機妙算之功能和諸葛亮比肩。

而在正史中徐茂公是唐初的名將,和李靖並稱。其實無論在正史內外,徐茂公都是功績卓著的名臣。

徐茂公本來出身富家,同其父親一樣樂善好施,常常幫扶貧苦。公元611年正值隋末農民起義之時,少年徐茂公便毅然加入了瓦崗軍,與李唐形成敵對關係。

後來時任瓦崗軍首領的李密與王世充決戰失敗,駐守黎陽的徐茂公也同瓦崗軍一起歸降大唐。

唐朝開國功臣徐茂公:倒掉皇帝親賜湯藥,在敏感和不安中離世

徐茂公影視形象

歸降大唐後,徐茂公跟隨李世民征討各方割據勢力,立下功勞。最開始,徐茂公還算得上是李唐的盟友,

唐高祖李淵也說徐茂公是"純臣",意指徐茂公忠實可信

,並賜姓“李”,先後封為曹國公、英國公。徐茂公對大唐也是忠心耿耿,先後參與了平定東突厥、高句麗,討伐突厥的各項戰役。

但在公元620年,黎陽被竇建德攻破後,徐茂公便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臣子。並且

徐茂公歸降出身,並非李唐的元老功臣

同時也不是李淵的親信或李世民的嫡系

,這決定了他難以獲得唐太宗李世民絕對的信任。

唐朝開國功臣徐茂公:倒掉皇帝親賜湯藥,在敏感和不安中離世

瓦崗軍

後來在玄武門之變中,徐茂公誤判形勢,報以觀望的態度。事後徐茂公雖然依舊得到封賞,但是唐太宗李世民十分不滿他的態度,加深了對他的防備。

之後徐茂公便始終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猜忌,

他雖然功勳卓越,在凌煙閣二十四將中,也只排倒數第二,僅僅高於秦瓊。

李世民由於無法全然信任徐茂公,

一邊拉攏安撫他

,不惜用自己的鬍鬚為患病的徐茂公作藥引,

一邊又透過各種形式的打壓藉以警醒徐茂公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還告誡太子李治,徐茂公雖然重視恩義,但李治既無恩於他,他日後很有可能不會盡心輔佐。所以為使徐茂公忠於李治,

唐太宗便先貶謫徐茂公,好讓李治繼位後召回,施恩於他

唐朝開國功臣徐茂公:倒掉皇帝親賜湯藥,在敏感和不安中離世

唐高祖李淵像

三朝功臣備受猜忌,朝廷紛爭耗盡心力

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後,唐高宗便將徐茂公召回,恢復了他的職位。此時也是被壓制的黨爭集中爆發的時期,長孫無忌專權,大肆誅殺與自己作對的舊臣和政敵,同時還架空了唐高宗李治。

李治想要從長孫無忌的手中奪回權勢,便借"廢王立武"設下計謀

,向長孫無忌發難。

唐高宗李治在“廢王立武”之爭中,

曾詢問徐茂公的意見

徐茂公吸取了玄武門的教訓

,回答唐高宗:這是陛下的家事,不需要問外人的意見。最終唐高宗的計謀成功,廢除了王皇后並立武則天為後,使得他和長孫無忌之間出現了裂痕。

唐朝開國功臣徐茂公:倒掉皇帝親賜湯藥,在敏感和不安中離世

唐太宗李世民像

可以看到唐君王與徐茂公的隔閡不僅由來已久,更是經久不斷。此時的徐茂公已經歷任三朝大臣,得到三朝皇帝的重用,並在自己的職位上鞠躬盡瘁,立下功勞無數。

然而即便如此,當朝君主對他的懷疑仍然未消。顯然徐茂公心中也清楚這些不絕的猜忌,

所以對待皇帝的賞與罰從未有遲疑或怨言,面對唐高宗的詢問更不敢多言。徐茂公只能在這種矛盾的奉獻與遺憾中無奈的嘆息。

唐朝開國功臣徐茂公:倒掉皇帝親賜湯藥,在敏感和不安中離世

長孫無忌畫像

朝中經過這一番腥風血雨的鬥爭,所剩貞觀時期的老臣基本上已經寥寥無幾。在這動盪中,面對殘酷變數,徐茂公應當也設想過自己之後的命運。他從年少之時起,

便和一眾兄弟盡心竭力施展抱負,走到此時卻孤身立於朝堂,心中必然充滿無盡的悲涼之感。

因為付出半生的事業竟需要人如此如履薄冰,身居廟堂高位,又功勞傍身,既是福分也是危險的深淵。

唐朝開國功臣徐茂公:倒掉皇帝親賜湯藥,在敏感和不安中離世

唐高宗畫像

憂慮家族命運,為表忠心坦然面對死亡

晚年的徐茂公心中的蒼涼更甚,一度開始擔憂家族以及家人往後的道路和結局。平生已經疲累於無盡的算計,此時又懼家族名聲毀於一旦。

徐茂公甚至日日盼著早點離開人世,避免看到自己的家族在自己眼前敗落

徐茂公久病成疾時,家人為此尋遍名醫,但是徐茂公拒絕家人為延續他的生命而奔波,對家人請來的名藥更是一口不進。徐茂公認為自己本是“山東田夫耳,位三公,年近八十,非命乎!生死系天,寧就醫求活耶?”

就連唐高宗為他送來的藥,也被他命家人把藥給倒掉了。

結合徐茂公頗為不平的一生來看,

他始終不被君主信任,卻又功高蓋世,如此形勢下很難全然功成身退。

即使知道徐茂公無心作亂,在皇帝心中也始終會覺得他是一個不安的因素。因此徐茂公之所以如此坦然接受死亡,同樣也是為了能夠早日從權勢中心脫身,好讓朝廷放心,免得繼續受到皇帝猜忌,以至於給家族帶來災難。

唐朝開國功臣徐茂公:倒掉皇帝親賜湯藥,在敏感和不安中離世

徐茂公墓碑

臨死前,徐茂公還特意囑咐自己的弟弟,要將子孫全部交給他,希望他能嚴格教導,

如果有不肖者,可以直接殺掉,以免受到後人譏笑

。可以發現,經歷了長久的被猜忌和朝廷的鬥爭後,徐茂公格外在意外界以及後人的看法與評價。

雖然人活於世,在社會中必然要考慮外界因素,

但是徐茂公當時顯然已經陷入極端的敏感與不安,

難以正常面對外界的評說,可以說是將自己深深籠罩在了他人的眼光中。

徐茂公的一生雖然有輝煌有成就,

卻似乎都在看人眼色去行動,雖有權勢也活得如履薄冰。

所以自覺一生已經得到了上天的厚愛,累於人世與朝堂的算計猜疑,不再強求生命的延續。這正是地位越高要承受的也越重,徐茂公的位置和角色也決定了自己的一生不會是平靜安寧的,

所有的榮光必然會有一定的代價來支撐

唐朝開國功臣徐茂公:倒掉皇帝親賜湯藥,在敏感和不安中離世

徐茂公碑額(拓本)

最終,徐茂公在公元669年去世,

在他死後,唐高宗還為此輟朝七日

,親自撰文並書寫了徐茂公碑額上的題《大唐故司空上柱國贈太尉英貞武公碑》十六字,

並讓徐茂公陪葬昭陵

。由此可見唐高宗還是

將徐茂公的功績和忠心看在了眼中,給予了徐茂公相當的尊重

雖然徐茂公一直竭盡全力為大唐國土奉獻自己、表達忠心,

但始終未能擺脫君王對自己的猜忌

。在這種情形下,徐茂公

卻能歷任三朝大臣,被委以重任

。並且

相對安然地走過七十多個年頭

,跨過了君主的猜忌,越過了殘酷的紛爭,最後遠離紛擾平淡的離開。

這是因為徐茂公明白自己受到的質疑,清楚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可以說徐茂公這一生對大唐的忠心,

不只是體現在盡心竭力的為大唐立下功績,更體現在透過自己的方式為君王排憂解難上,

就連自己的死也為君王省下了猜疑的心力。所以在漫長的年歲中,即使有各種的阻礙與紛擾,徐茂公仍然能以一種相當平靜的方式終了此生,而這正是徐茂公的過人之處,因為並非所有的偉大都要用慘烈的形式來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