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廣告要Facebook"非死不可"?

蘋果廣告要Facebook"非死不可"?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智象出海,作者:彭慧

“當初換iOS系統就是圖它清爽乾淨,沒有亂七八糟的廣告。”“我總是想好要下載某款應用了才去搜尋,根本不受廣告推薦的影響。”

“果粉”已經集體哀嚎,因為以後開啟蘋果手機,指不定會看到“是兄弟就來砍我,我是渣渣輝”此類廣告。曾為“果粉”們高度推崇的iOS清爽介面,即將成為過去式。

蘋果正欲大舉進軍數字廣告行業,除了在App Store新增更多廣告,還要將廣告業務從App Store往App上拓展,目前已在海外60個國家和地區上線。

此前,蘋果就已經宣佈要將廣告年收入從當前的40億美元提升至100億美元。蘋果長期推行的軟硬體一體化業務,不僅為市場提供移動應用生態,更是親自下場參與移動業務的競爭,因此也長期被業內詬病為“既當裁判又做運動員”。

但凡卸下對蘋果的粉絲濾鏡就不難發現,再偉大的企業都是利潤至上的,而加碼數字廣告業務,對蘋果來說勢在必行。一方面,雖然蘋果智慧手機業務依然在增長,但縱觀全球智慧手機市場疲軟的態勢,蘋果不得不居安思危,僅僅上個財季,蘋果為維持全球出貨量已經殫精竭慮,而其他業務則一言難盡。

硬體不夠,軟體來湊。2021年4月,蘋果iOS隱私新政掀起數字廣告行業鉅變,全球最大廣告平臺Facebook的收入慘跌。眾所周知,鉅變意味著原有格局的鬆動,也就意味著新機遇。而這時,蘋果很快從“裁判”的視角切換到“運動員”。

不過,耕耘數字廣告市場,蘋果究竟意欲何為?收入是否能夠達到預期?實際上,蘋果盯上數字廣告這塊大蛋糕,早就有跡可循,並且還想取Facebook而代之,以往數字廣告市場由谷歌、Facebook雙巨頭壟斷的局面,或將面臨瓦解。

到處貼“牛皮蘚”?

上線前,蘋果將在App Store上新增兩個廣告位以及在地圖應用中開放廣告位的訊息就不脛而走。

長期以來,開發者在蘋果iOS生態投放,蘋果搜尋廣告(Apple search Ads,以下簡稱ASA)是唯一的渠道,雖然跟其他廣告平臺相比,投放成本可能更高,但蘋果使用者質量高、付費習慣好,支付也非常方便,使用者價值很大。在開發者眼裡,這種透過搜尋進行意向詞精準定位使用者興趣的方式,既高效又精準,ASA也成為各大廣告主的必爭之地。

蘋果官方公佈的資料顯示,透過搜尋行為發現App的使用者比例高達70%,直接源自App Store搜尋的下載量佔據了全部下載量的65%,而ASA搜尋結果的頂部廣告位平均轉化率更是高達50%。

渠道的唯一性,也意味著競爭的激烈性,在開發者面對蘋果iOS生態如此稀缺的廣告位而爭得頭破血流之時,蘋果終於按捺不住了。

此前,業內人士就對智象出海預測,兩個新廣告位估計會先在海外推出,在中國大陸推行的話可能要到年底或明年。不久前,蘋果正式向開發者發出邀請函也證實了這一點:開發者在今年“holiday season”即可使用新廣告位進行App推廣,目前支援除中國大陸以外60個國家和地區投放。

“蘋果之前嘗試過資訊流的方式,比如在蘋果自己應用裡開放資訊流廣告位。但由於蘋果隱私政策非常嚴格,因此這類廣告位的效果不是很好。”業內人士黎非指出,一直以來,Today頁面展示的應用均為編輯精選,開發者如果覺得自己的應用足夠出色,可以主動跟蘋果官方申請推薦位。

應用開發者趙楠對新廣告位充滿期待,她介紹,開發者投廣告無非是為了更精準地獲取優質使用者,從而更高效地變現。“App Store一開啟,就能看到Today板塊,這裡的廣告質量會非常好,它的展示面積和展示方式,都比搜尋廣告更有優勢,廣告價值更大。而且這個板塊跟蘋果自身信譽繫結比較深,長期以來,有瀏覽應用商店的使用者都知道這是蘋果官方精選的應用,不會特別在意是否為廣告,而且傾向認為這是蘋果官方在為某款應用背書。”

不過,“你可能還會喜歡”這個廣告位隱藏得比較深,當用戶主動搜尋某款App時,系統還推薦同類型應用,並且必須滑到頁面最底層才會發現這個廣告欄,“後期效果可能不太好。”黎非也認為,Today頁面的廣告位效果應該會更好。

“在地圖應用中開設廣告位之後,蘋果後續會有更多的動作,這是蘋果之前十分謹慎的廣告方式。”趙楠表示。也有業內人士指出,蘋果生態的廣告位還將拓展至播客、閱讀等應用程式之中。

對於廣告內容呈現,PubMatic大中華區業務負責人王宗博對智象出海表示,就像大部分廣告平臺一樣,平臺稽核是一定的,內容合規至關重要。“我們推測競價應該會是主要的採購方式,讓廣告主在其廣告平臺上自助出價和管理廣告計劃,但也不排除針對高預算廣告主有客製化採購的方式。”

早期:不入法眼

蘋果正式入局移動廣告,最早可追溯到2016年,這年10月是重要的分水嶺。

黎非表示,在此之前,一款應用要在App Store上脫穎而出,就必須修煉好內功,產品足夠優秀可以主動跟蘋果官方申請推薦位,雖然推薦位不多,但這種方式的確在移動網際網路早期助力了不少開發者的崛起。

“我們產品上線的前幾年都不知道買量是什麼,因為起步早,正好趕上了蘋果應用生態的早期紅利,一直都是走推薦路線,即便是付費下載也能吸引很多‘自來水’,所以從來沒有過流量焦慮。”某知名遊戲公司創始人對智象出海表示。

開發者也可以依靠傳統的ASO(應用商店最佳化),這跟電商的搜尋一樣,是利用應用商店搜尋和排名規則設定關鍵詞,以期讓App更容易被使用者搜尋或看到。如果說ASO只是開發者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重要一環,那麼在這一模式下催生的刷榜行為,已經顯示出數字廣告行業早期的“草莽”,而這儼然違背了App Store的初衷。

在App Store之外,iOS軟體開發者也可以透過蘋果早期的iAd廣告平臺,在自己的應用中插入廣告,蘋果將抽取30%的廣告收益,不過這種間接的廣告變現方式在當時並不主流。

在App Store還在剋制地走推薦路線時,同行的谷歌已經把瀏覽器的搜尋廣告移植到Play商店,併發揮得淋漓盡致。儘管如此,蘋果沒有為之所動,在業內看來,敦促ASA上線的關鍵因素,還是App Store日益增長的廣告需求。

2016年10月,ASA正式上線,包括App Store搜尋結果廣告和App Store“搜尋”標籤頁廣告兩種方式。不過,即便上線了ASA,蘋果延續了一貫的剋制,並沒有大肆鋪開,而且廣告位也相當隱蔽,只有當用戶主動搜尋之後才會推薦。而且直到2021年7月,ASA才在中國市場上線。

從這裡的細節安排,不難猜測,蘋果2016年啟動的移動廣告業務,還是試圖在提高開發者活躍度和維持使用者體驗之間找到平衡點,數字廣告市場這塊小切角,還入不了蘋果的法眼。

這很容易理解:當時蘋果主營的智慧手機業務在不斷升溫。2014年蘋果釋出全新外觀設計的iPhone6/6 Plus,加之5。5英寸的大屏,此後引發了長時間的購機熱,2014年至2016年幾年間釋出的iPhone系列全球銷量,到如今都還是蘋果有史以來最高的幾個年份,可謂智慧手機的黃金時代。

黎非的創業經歷也應證了這一點。作為一名資深“果粉”,2016年10月之前,黎非從事數字營銷行業,聽說蘋果公司針對應用商店將上線ASA之後,他沒有太多猶豫,“我那時候信心特別大,蘋果要做廣告,太好賣了!”黎非確信蘋果廣告是一波不錯的機會,於是很快入局。

但是一兩年業務做下來,黎非卻發現,蘋果廣告業務的想象空間並非他最初預想的那麼樂觀。由於蘋果一以貫之的剋制,“做蘋果廣告業務代理,也就是蘋果所謂的partner,有一定門檻,代理公司買量和投放能力並不是它最看重的。”

黎非指出,蘋果更青睞技術和產品出身的團隊,而非以買量投放見長的團隊。這就要求合作伙伴認識到,融入iOS應用生態,比如,開發者不僅要做好自定義商店頁,還要積極參與應用內活動,開發者對App Store活動的響應越積極,就越容易獲得蘋果對應用推廣的加成,這涉及很多精細化運營,而買量只是非常基礎的操作。

喬布斯的遺念

密集上線廣告位,蘋果用意相當明顯。此前,蘋果已經宣佈要將廣告年收入從當前的40億美元提升至100億美元,雖然爭議頗多,但它大舉進軍數字廣告領域早有先兆。

蘋果2022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通報的資料中,蘋果當季除了手機業務向好之外,其他諸如Mac、iPad以及智慧穿戴業務均出現同比負增長,軟體服務增速亦回落至歷史低位。

從全球來看,智慧手機需求在步入低迷的週期。根據IDC資料,2022年前兩個季度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相較上年同比分別衰退8。9%和8。7%,已經連續4個季度下滑。蘋果智慧手機出貨量從2021年第四季度到2022年第二季度,呈現出不斷下滑的態勢,出貨量分別為8150萬部、5650萬臺、4750萬部。

疲軟的智慧手機市場,讓蘋果維持全球出貨量第二的排名就已經殫精竭慮,隨之而來的是智慧穿戴和軟體服務的潰敗,在一步步助推蘋果的轉變。

可是,體量如此龐大的蘋果,在主營業務之外為何偏偏盯上數字廣告這個行業?

實際上,蘋果並非對移動廣告無動於衷,而是存有很深的執念。早在喬布斯時代的2010年7月,蘋果釋出iPhone 4後,上線了iAd廣告平臺,突然宣佈進軍移動廣告領域。喬布斯甚至曾放言,要利用iAd移動廣告平臺,佔領整個移動廣告50%市場份額。

但iAd接下來幾年的發展,背離了喬布斯的設想。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的統計,2015年,iAd移動顯示廣告營收份額僅為5。1%,而Facebook和谷歌分別高達37。9%和9。5%。

有評論將其慘淡的表現歸結為投放門檻高、覆蓋度低以及廣告技術差強人意,當然也有觀點認為是蘋果自身的剋制,使得其在移動廣告業務的推進上顯得有些心猿意馬,2016年之後,iAd逐步走向沉寂,直到2016年6月底徹底關閉。

但這絕不意味著蘋果就此放棄移動廣告業務了,就在iAd關閉當月,蘋果釋出了搜尋廣告業務並邀請開發者進行測試,四個月之後,搜尋廣告業務正式上線,這也就是後來的Apple Search Ads(ASA),前後兩個廣告平臺幾乎是無縫銜接,但ASA卻意味著蘋果移動廣告業務進入新階段。

此後,蘋果移動廣告雖延續了以往的剋制,但絲毫無法掩蓋它在移動廣告界的優異表現,僅僅依靠如此保守的廣告空間,ASA就迅速躋身移動廣告平臺排名前列。2022年3月,在AppsFlyer釋出的第十四版《廣告平臺綜合表現報告》中,ASA位居留存表現榜單第一;在IAP(應用內購買)指數榜單中,ASA位居實力榜單和規模榜單兩項第一。

可以想見,蘋果一旦全面放開廣告業務,整個數字廣告行業都將翻開新的一頁。而2021年7月,也就是iOS隱私新政後的第三個月,ASA在中國上線,就已經很能說明蘋果對移動廣告市場的野心。

根據蘋果官方資料,蘋果大中華區的註冊開發者數量現已超過 500 萬。2021年來自世界各地的小型開發團隊湧入App Store,其中23%來自中國內地。龐大的中國開發者,將源源不斷地為蘋果移動廣告貢獻收入。

紐約投資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Needham的分析師認為,蘋果下一大收入來源是廣告,但它正處在構建新的移動廣告平臺的早期階段。他們還觀察到,蘋果已經在大力招聘線上廣告業務人才。幾個月前,蘋果公司的廣告團隊地位得到了提升。

據黎非介紹,由於App Store廣告位非常稀缺,間接導致廣告主對蘋果廣告位的競爭非常激烈,搜尋廣告估計80%,甚至高達90%的填充都早已經滿足。一邊是稀缺的廣告位,另一邊是旺盛的廣告需求,一大批“嗷嗷待哺”的廣告主在等待蘋果的“投餵”。“因此蘋果一直在考慮如何增加廣告的展示量,不停嘗試新的廣告形式。”趙楠介紹。

取Facebook而代之

然而,蘋果開始大肆鋪開廣告業務,到底是眾望所歸,還是藉著隱私保護之名,行壟斷之實?這恐怕要從蘋果跟Facebook的談判說起。

一直以來,無論是對使用者隱私政策的改變,還是擴張自身廣告業務,蘋果公司的一舉一動都對行業帶來不小震盪,而蘋果或多或少受益於這些轉變,因此也一直被詬病“既當裁判,又下場做球員,同時還是‘立法者’”。

蘋果和各大廣告平臺一直維持著微妙的共生關係。比如,蘋果App Store為Meta、Google等公司旗下的應用貢獻了數以億計的下載,這些應用為後者帶來了豐厚的廣告收入,而蘋果卻幾乎顆粒無收。

根據公開報道,蘋果曾就是否有權從所謂的推廣帖中獲得Facebook部分銷售收入,與Facebook 展開過長時間的談判和博弈,希望“共同打造業務”,彼此還暢想過建立一款無廣告的訂閱版Facebook。

最初的幾年,蘋果還在猶豫推行ATT隱私框架,然而Facebook不願放棄現有利益,談判並沒有取得進展。最終蘋果祭出了ATT隱私框架。不少人指出,目前雙方已經把彼此視為競爭對手。

廣告公司如坐針氈,意味著圍繞iOS生態的數字廣告行業規則被重寫,不久後谷歌也跟隨蘋果的步伐,開始測試“隱私沙盒”。

新的隱私政策,看起來有點“無差別攻擊”,但Facebook損失尤為慘重。2021年蘋果ATT框架上線不到一年時間,Facebook母公司Meta市值蒸發了約6000億美元。2022年7月,Meta釋出了自2012年上市以來季度營收首次出現同比下滑的財報,震盪中逼得全球社交霸主Facebook都不得不緊急宣佈轉型,更名Meta。

王宗博也指出,多年來,蘋果已經建立了一個由硬體和服務組成的巨大圍牆花園。它的一系列新舉措是這一趨勢下合乎邏輯的步驟,因為它一直在幕後利用規模和生態系統優勢建立自己的廣告業務。

不過,從道義上來看,在隱私保護已經成為行業共識的當下,使用者有權利選擇是否被應用追蹤自己的資料,這符合普世價值觀念,因此任何譴責蘋果隱私新政的言辭似乎都很難站得住腳。然而,很多使用者發現即便關閉了隱私追蹤,收到的廣告卻沒有變少,甚至會更為無關的廣告推送而苦惱,於是重新接受個性化廣告推薦。

Adjust的一項資料表明,2021年5月選擇允許追蹤的使用者僅16%,如今已增加到25%,在遊戲應用中甚至提高到30%。

如此一來,蘋果隱私新政究竟如何影響數字廣告行業的方向,還需要進一步觀察。但需要警惕的是,當一個足球運動員擁有了裁判的權力,那麼,球場上的公平何處去尋?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黎非、趙楠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