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財富“馬太效應”?若窮人消失,工作由機器來做,世界會如何

文:小遠

2021年前三季度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26265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46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26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代表民眾生活水平的變化情況,是消費開支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排在前五明的分別為上海58907元、北京56498元、深圳55209元、廣州54478元和杭州53878元,均超過了5萬元。但還有許多城市不足3萬元,那麼月工資不到3000元的人一定不少。

何為財富“馬太效應”?若窮人消失,工作由機器來做,世界會如何

你和富人有什麼區別?我們時常能在生活中和網路中看到富豪們的炫富行為,或者是當面的“凡爾賽”大秀特秀,財富的“馬太效應”也變得越來越明顯。富人和窮人的財富都在增長,但區別在於富人的財富呈幾何級數增長,而窮人的財富則以算術級數增長。

以最簡單的例子來說,70年代時,美國1%的高收入人群掌握著整個美國財富的10%,經過35年的經濟發展,1%的富人掌握了美國1/3的財富。足以見得有錢的人越有錢,貧窮的人永遠不變。2017年,貝佐斯、比爾·蓋茨和巴菲特的財富總和就佔了全美國的一半。在過去五年中,美國最富有的家庭收入比例從20。3%上升到23。8%;底層家庭的收入並沒有增加,反而下降了3%。

何為財富“馬太效應”?若窮人消失,工作由機器來做,世界會如何

很多人認為,不要跟我談論富人的成就。我每天都努力工作,我也有投資頭腦,只是沒有成就自己的資本,如果我有了本錢,我也能鹹魚翻身把歌唱。所以問題真的是我們沒有資本嗎?沒有資本就註定成不了富人嗎?

從工作上來說,窮人工作的可替代性是很高的,收入通常是固定的或者是計件的。如果你努力工作,總會有時間和數量的限制,最後的收入只是一個十進位制加法。一旦停止,就意味著失去收入來源,面對著房貸、車貸和家庭的各種壓力而懷疑人生,有時甚至連生存也是一個問題。在這方面我們國家還好,到了國外時常還會遇上很多流浪十幾年的流浪漢。

何為財富“馬太效應”?若窮人消失,工作由機器來做,世界會如何

富人在工作類別上和窮人相比大有不同,他們大多從事探索性、智力和技術研發的工作,例如,創造、投資、發明等。一旦規模形成,財富將以幾何級數增長,收入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即使不工作也不必擔心生活質量。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自由支配,而窮人被束縛在簡單的重複性工作中,被時間支配,財富的馬太效應越發明顯。

何為財富“馬太效應”?若窮人消失,工作由機器來做,世界會如何

常有人說:“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然而,真正將我們限制在貧窮里的不是貧窮也不是資本,而是思維。

思維不是短時間就能培養出來的。在美國的某項調查中,窮人和富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他們有沒有接受過良好的財富教育。富裕家庭的父母會教給他們的孩子正確的理財觀和財富觀,讓他們瞭解經濟政策,教他們利益最大化;來自貧困家庭的父母往往教導孩子勤奮、順從,什麼工作最好。一個是怎麼賺錢,一個是怎麼工作,本質的區別就體現出來了。

何為財富“馬太效應”?若窮人消失,工作由機器來做,世界會如何

正如王健林說的:

先定一個小目標,掙它一個億。

很多人覺得是個笑話,可事實就是如此。誰都想成為富人,誰都羨慕著自由奢侈的生活,但最終的結果永遠是窮人總是比富人多。如果窮人“消失”了,世界上只有富人,只有精英,所有的重複性工作都由機器來完成,我們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在許多城市,低水平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一線城市,基層崗位更是必不可少。並且精英之所以叫精英,也是對比出來的,所有人都一樣聰明也不可能體現出誰更聰明。那麼,缺少的一部分窮人,便會由一部分相對沒那麼富裕的富人補充上窮人,最後世界上不就只剩一個人了嗎?正如美國大量印鈔給民眾現金,結果不僅沒有變好,反而讓很多國家的經濟都受到了衝擊。

何為財富“馬太效應”?若窮人消失,工作由機器來做,世界會如何

況且精英們通常認為自己很高貴,那清掃街道、送快遞、照顧兒童等工作,機器真的能完全駕馭嗎?如果社會上沒有階級,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這更是不可能的。如果大城市沒有窮人,很多事就無人可做;窮人為了更好地生活,也不得不在城市工作。因此,城市與農民工的關係就像魚與水的關係,缺一不可。

此外,要如何定義窮人?如果僅以月薪來定義,月薪1000-2000元或以下被視為窮人,這些人“消失”的話,月薪3000-4000元的人會取代他們,做他們的工作嗎?況且城市根本不能缺少他們,若他們真的離開城市,大城市就會變成一個“空城”,往日的繁華在沒有人的情況下怎們能稱作繁華,無論是誰對城市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我們不能給窮人下定義。

何為財富“馬太效應”?若窮人消失,工作由機器來做,世界會如何

不過,人類的進化是競爭的結果,一個按需分配的國家永遠無法滿足人的慾望,更不用說億萬人的慾望了!從這個意義上講,富人之所以富有,並不是因為富人有金山,而是因為他們首先在金山周圍形成了一種給予和索取的關係。有些人需要黃金來換取食物、衣服、住房和交通,為了應付生活、年老和疾病,他們必須用自己的勞動換取。

富人影響社會關係,透過給予和尋求,使自己在這個互聯社會的運作中處於優勢,形成奴役他人勞動力的關係,積累金山,並透過金山繼續穩定對自己有利的給予和尋求的關係。金山只是一個表象,而金山背後的人們相互合作,或者說,相互奴役的社會關係才是財富的本質。

何為財富“馬太效應”?若窮人消失,工作由機器來做,世界會如何

所以對於我們已經成年的人來說,就沒有致富的希望了嗎?當然不是,學習就是突破的途徑。即使李嘉誠很忙,他也會每天看一小時的新聞和一小時的書。對於普通人來說,並不是你太忙,沒有時間,只是你對這些東西不感興趣,看不到它們的價值,從而錯失財富。

“書中自有黃金屋”

,學習是永遠不會欺騙你的。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大話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