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發丨想做電力行業的“Wind資料終端”,「天天智電」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

作者丨邱曉芬

編輯 丨蘇建勳

36氪獲悉,電力市場智慧科技公司北京天天智慧智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天智電」)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資方為久立集團、乾元資本。

資金將主要用於進一步實現產品化、標準化,以及啟動大規模的市場渠道鋪設和模式複製。

「天天智電」成立於2016年,是最早進入電力市場化交易領域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之一。

「天天智電」創始人梁霄告訴36氪,公司主要透過自主研發的電力市場交易輔助決策支援系統,為能源發電集團和發電廠站客戶,提供一套類似於

“wind資料終端”的服務

,包括現貨和中長期交易所需要的基礎資料、決策分析、策略最佳化等。目的是幫助發電企業應對電力市場化改革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併成功實現數字化轉型。

自2015年“電改9號文”釋出後,

國內的電力市場從原來的國家統購統銷、國家定價,向市場化經濟化轉型。

數年來,電力市場化還在逐步推進中。到了2021年10月份,發改委檔案指出,取消標杆電價,各省份的工商業使用者全部進入電力中長期市場交易,並且在各地設立了現貨市場試點;

今年1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釋出了《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我國將在2025年初步建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

梁霄表示,過去的電力系統中,發電是計劃性的,用多少發多少,電價也是穩定的。但

隨著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的建設,電力市場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化經濟,

“過去發多少電都會被收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發電企業開始重視電力的營銷和交易作為經營重心。”

電力系統的核心是平衡,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本質是發現價格訊號,用價格訊號、即“市場看不見的手”去引導電網的執行排程更科學、資源配置更合理、社會效益更高效。但對於大多數的發電企業來說,能力瓶頸也隨之出現了。

梁霄表示,過去發電集團沒有要求過對發電量/價格等進行自助報價和掛單,導致各大使用者出現了規則理解、電網排程、金融交易等方面的知識結構的缺失,所以需要一套數字化的解決方案幫助發電廠站的營銷和交易團隊去快速瞭解電力市場資料、便利使用各種工具和模型對中長期和現貨市場進行理解,輔助經營者做出更科學的決策。

「天天智電」提供的就是一套幫助發電廠站營銷和交易團隊做電力交易的輔助決策支援系統和資料服務解決方案。

在商業模式上,「天天智電」將資料服務和演算法策略模型打包成標準化終端交付給客戶,是唯一可以透過國家級電力雲平臺為電廠提供雲服務的供應商。

「天天智電」向客戶按年收取資料和演算法使用費(使用費即實時資料更新、演算法模型和電力雲等費用),在標準的基礎模組產品之外,未來隨和電力交易複雜度的提高,客戶還可以選擇顆粒度更高的演算法模型和策略增值服務。

目前,

「天天智電」已經在廣東、浙江、四川、安徽等多個先進的電力現貨市場改革試點省份,為多家大型電力能源集團和電廠電站提供了技術服務和解決方案

。未來計劃快速覆蓋發電廠站營銷與交易入口。

梁霄表示,未來公司的商業計劃有三個大方向。首先,在服務發電廠站的核心營銷交易業務後後,將會圍繞電廠經營需求的延伸提供更多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其次,中國的電力市場剛剛起步,未來隨著能量市場、輔助服務市場等成熟,未來還需要更多符合這些新的、複雜的交易品種的解決方案,未來公司也將據此提供更豐富的輔助決策標準化工具;第三,未來公司也會繼續向產業鏈延伸,為售電公司、虛擬電廠運營商等角色延伸,提供服務。

團隊方面,創始人梁霄擁有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學位和香港科大工程學士學位。師從於美國加州電力市場專家Dr。 Rajat Deb,後帶領團隊深入美國PJM、Casio等先進電力市場調研考察學習,對國內外電力市場設計執行和發展具有豐富實戰經驗。

核心團隊繼承了多年網際網路產品研發基因與電力、金融、數學等多學科集合的複合型人才,擁有多位行業資深專家領銜,在本輪電改七年來積累大量一線電力中長期和現貨交易的實戰經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