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1+1:該給“私人影院”立規矩了

不能讓私人影院成了未成年人保護的“衛生死角”

據媒體報道,有私人影院提供住宿服務,卻不需要出示身份證,造成了許多未成年人在沒有監護人陪同的情況下就能進入私人影院娛樂、住宿。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建湖縣天和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魯曼指出,私人影院處於監管空白,存在安全隱患,會滋生一些青少年相關的犯罪行為。

近年來,私人影院風靡全國大中城市。而一些青少年也將私人影院當成了休閒娛樂、聚會的“首選”。私人影院內極易發生強姦、吸毒犯罪行為。此外,由於私人影院的房間狹小、密閉,有的存在消防隱患,易損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安全。

央廣網:私人影院這個“隱秘角落”亟需法律監管

私人影院隱患重重,大多是因為無證經營,且藏身於寫字樓、公寓樓內,一些房屋在法律上不能商用,房間密閉沒有窗戶,消防設施配備不全,逃生通道狹窄,也未與公安系統聯網,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正因為隱蔽,監管又尚未能緊跟,私人影院才容易成為隱秘的角落,滋生違法犯罪行為。隨意給沒有監護人陪同的未成年人開房過夜,本身就涉嫌違法。像私人影院這樣的新興業態治理需要頂層設計。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就有全國人大代表建議相關部門嚴格規範私人影院的審批、經營並將其納入特種行業進行監管,明確禁止接待未成年人單獨消費,強化經營者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確保私人影院設施安全、規範,消除法律監管的“空白地帶”。這樣的建議恰逢其時,需要各方形成合力,重拳出擊,讓法治的陽光照進私人影院,讓該行業健康成長。

澎湃新聞:別讓私人影院成未成年人保護的“衛生死角”

在我國,賓館、酒店等住宿場所都被納入了公安機關的特種行業管理當中,入住時必須提供身份證件,且身份資訊被強制上傳公安系統,而且《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了社會各界對侵害未成年人行為的強制報告制度。未成年人要在沒有監護人的情況下“開房”,是會觸發強制報告機制的。但是,私人影院作為新興領域,事實上提供了私密空間、住宿乃至“包夜”服務,卻沒被納入特種行業監管當中。不能讓私人影院成了未成年人保護的“衛生死角”。需要對私人影院這一行業進行全面規範,涉及住宿的,就要納入公安機關的特種行業監管當中;涉及未成年人參與的,就必須明確強制報告制度,一點不能留下灰色空間。

四川線上:有必要出臺更高層級的行業標準

2018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釋出實施的《點播影院、點播院線管理規定》,主要是針對私人影院的開辦資格、版權合規性等作出要求,對私人影院的日常經營管理、設施標準等未做規定,僅在第二十一條提出“點播影院應當遵守治安、消防、公共場所衛生等法律、法規規定,維護放映場所的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保障觀眾的安全與健康。”顯然,這個規定過於籠統,缺乏執行細則,又是跨多個部門,難以落實到位,致使行業陷入“九龍治水”的混亂局面。因此,從維護消費者權益,保護未成年人安全,防範違法犯罪行為的立場考慮,有必要給私人影院立規矩,出臺更高層級的行業標準,以及相應的法律規章、監管細則,明確各個部門的監管責任,釐清私人影院的合法經營範圍等。可借鑑KTV的監管標準,要求私人影院採取實名制登記,禁止未成年人單獨入內,窗戶透明,房門不得設定暗鎖,包房內安裝監控,確保消防安全等,以促進行業規範化經營,消除市場亂象。

北京青年報:不能讓私人影院成為“脫管影院”

私人影院具有功能複雜性和經營範圍交叉性、模糊性等特點,並不完全契合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機制的調整規制範圍。不少地方的監管部門對私人影院的經營定性出現了認知困惑、分歧,不清楚該由誰管,不明白該怎麼管。這又直接影響了對私人影院的監管行動,以至於監管出現了“多不管”地帶。不少私人影院無證無照經營,處於無監管部門認領的“脫管”狀態。當務之急,相關部門應針對私人影院建立聯合監管機制,全面排查私人影院的經營情況和證照辦理情況,摸清底數。儘快明確私人影院的主體性質和經營範圍,參照特種行業管理模式和標準明確私人影院的經營門檻和監管責任分工,保障私人影院符合電影放映、旅館等經營屬性的多元法律要求和許可登記要求、監管要求。不能讓私人影院成為“私設影院”“脫管影院”,不能讓私人影院上演“脫管片”“隱患片”“侵權片”。#私人影院或成犯罪溫床需法律監管#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編輯:梁冰

統籌: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