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丨商場現貶損女性廣告,商業營銷少拿低俗當有趣

“好看的女人不靠譜,不好看的女人既不好看又不靠譜。”最近,某地一商場客梯貼紙上的這段文字引發爭議。面對沸騰輿論,商場工作人員致歉並表示,已將包括這一張在內的同款貼紙撤下。

商場電梯本就是人流量很大的公共空間,風格裝飾也好,展示產品也罷,讓消費者感受到尊重是最基本的要求。再看這短短一句話裡,靠不靠譜、好不好看,充斥著油膩的外貌審視,更在自以為是地給女性貼標籤。而工作人員還表示,“這廣告已經貼了好幾年了。”可見,相關管理方是壓根兒沒把冒犯他人當回事。

近些年,隨著商業模式不斷更新,線上線下各種營銷無處不在,造梗玩梗屢見不鮮。但不知何時起,為了凸顯所謂個性,此風越走越偏,總有人想靠陰陽怪氣、挑事碰瓷找存在感。特別是涉及性別的話題,因其具備討論度與敏感性,更成了收割流量的利器。推廣個內衣品牌非要說“躺贏職場”,賣個辣條滿屏“約麼約麼”……自以為幽默風趣,實則低俗惡臭。

商業營銷,在本質上仍屬於公共傳播範疇,價值取向關乎社會風氣。其中,廣告文案更是品牌形象與格調的體現,說什麼、寫什麼都不能越界。事實上,《廣告法》中早有規定,廣告不得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但從現實來看,某些“擦邊球”行為因有多種解讀方式,在法律上的確很難有明確的界定。這也導致很多商家堂而皇之地拿群體開涮、大做性別文章,就算遭到輿論聲討,大不了道歉了之。必須看到,如此只會讓歪風越來越盛,也會不斷抬高社會對低俗營銷的容忍度。從這個角度來說,消費者的輿論監督固然重要,相關部門也得想方設法對各種渠道、各種形式的營銷提高稽核門檻,從根源消除這些辣眼睛、引罵戰的東西。

廣大商家要明白,真正“出圈”最終靠的都是品質和服務,一味沉迷於低俗營銷,早晚會把自己給坑了。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