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和真實的歷史差距到底有多大?被吐槽的有些冤枉了

這段時間,國產歷史劇《大秦賦》在網上引發了熱議了,出現了不少相關的文章。

而這些文章中,

絕大部分都是罵《大秦賦》三觀不正

的。

《大秦賦》和真實的歷史差距到底有多大?被吐槽的有些冤枉了

除了咱們吐槽過的劇情,還有更雷的。

01

大秦是前秦?

趙軍的騎兵配著晉朝才開始用的

馬鐙

,就讓人產生淝水之戰提前了五百年的感覺,難道大秦指的是前秦?

《大秦賦》和真實的歷史差距到底有多大?被吐槽的有些冤枉了

更誇張的,是秦軍用大型的投石車攻城,還帶著先進的叩發裝置,這裝置應該是從成吉思汗那裡才能借到。

單憑這個,秦王掃六合,就像掃地機器人一樣輕鬆。

特別是針對其中一個

楚國百姓不願做楚人,而要逃亡到秦國做秦人

的片段,更是被噴的一無是處。

廣大歷史愛好者紛紛從史書中找來各種資料,以此證明秦國橫暴至極,對民眾欺壓至極,根本沒有人願意到秦國這個鬼地方去。

《大秦賦》和真實的歷史差距到底有多大?被吐槽的有些冤枉了

當然,這些罵這部劇的人,絕不是吃飽沒事幹,要糾正下導演和編劇的三觀。

確實,在暴秦之下,有不少秦國百姓逃到其他六國,甚至匈奴。

但是這些罵聲看似言而有據,但實際上卻觸及問題的核心。

那就是,既然大秦是一個誰都不願意去的鬼地方,怎麼就能橫掃六合、統一天下呢?

《大秦賦》和真實的歷史差距到底有多大?被吐槽的有些冤枉了

中國人不是一直說得人心者得天下嗎?既然秦國如此不得人心,那麼秦國是怎麼得天下的呢?難不成我們一直相信的得人心者得天下就是一句空話嗎?

其實也不盡然,確實六國的民眾討厭秦國,不願意投靠秦國不假。但是除了討厭秦國的六國之民以外,還有很喜歡秦國的人,那就是遊士。

而秦國的勝利,和大量遊士的投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02

投靠秦國的遊士們

戰國時代是一個遊士崛起的時代,如果我們現在所見的史書可信的話,那麼我們應該相信遊士在戰國時代有著巨大的能量,甚至經常能夠直接關係到各國的興衰存在。

《大秦賦》和真實的歷史差距到底有多大?被吐槽的有些冤枉了

這其中,恐怕又以秦國為甚。

關於這一點,

李斯

在他那篇是個中國人都知道的《諫逐客書》中,其實已經說得非常詳細: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邳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眾,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

《大秦賦》和真實的歷史差距到底有多大?被吐槽的有些冤枉了

在這篇雄文中,李斯一口氣列舉了四位秦國君主,重用遊士而富強的例子,除了開頭的穆公用五子屬於春秋時代之外,孝公用商鞅,惠王用張儀,昭王得范雎,皆為戰國時代秦國君主重用遊士的事蹟。

在李斯看來,秦國之所以富強,就是因為重用了這幾個來投奔秦國的遊士,所以現在秦國居然要把來投奔的遊士全部趕走,簡直是自取滅亡之道。

李斯的看法是不是正確,我們這裡權且不論。

但起碼可以肯定一點,來投靠秦國的遊士確實可以得到重用而權傾朝野,而這種晉升機會,也是不斷有遊士來投奔秦國的重要原因。

《大秦賦》和真實的歷史差距到底有多大?被吐槽的有些冤枉了

直到李斯寫這篇文的時候,恐怕從六國來咸陽城找機會的“鹹漂”依舊為數不少。

不僅遊士來投靠秦國,甚至遊士集團來投靠秦國的也不少,比如

墨家集團

便是很有名的例子。

03

投靠秦國的墨家

說起墨家,大家並不陌生。

除了墨子與魯班的博弈之外,最讓人耳熟能詳的,便是墨家集團的組織性。

《大秦賦》和真實的歷史差距到底有多大?被吐槽的有些冤枉了

與其他的諸子百家相比,墨家最為有特殊之處,便是其不僅是一個思想學派,還是一個有著嚴密組織和嚴格紀律的遊士團體。

其徒屬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領袖稱為“巨(鉅)子”。

按墨家的規定,被派往各國做官的墨者,必須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張,行不通時寧可去職。

另外,從政為官的墨者要向團體捐獻俸祿,做到“有財相分”。

《大秦賦》和真實的歷史差距到底有多大?被吐槽的有些冤枉了

如此強調嚴密組織和嚴格紀律的遊士集團,看似與強調中央集權的秦國極不相容。

然而歷史有時候就這麼弔詭,墨家的遊士集團不僅集體投靠了秦國,而且還在秦國推行中央集權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在《呂氏春秋·去私》中記載了這樣一則秦墨鉅子腹黃享與秦惠王之間的故事。

這位鉅子居住在秦國,兒子殺人,秦惠王說,“先生年老,只有一子,我已赦免他的死罪。”

《大秦賦》和真實的歷史差距到底有多大?被吐槽的有些冤枉了

鉅子說,“墨家有定法,殺人者處死,傷人者處刑,為的禁止人殺傷人。大王雖有好意,我不可不行墨子的定法。”

腹黃享不聽秦王的勸說,把兒子殺死。

這段史料透露出兩大資訊:一是鉅子住在秦國;二是秦墨鉅子與秦惠王關係密切,以至於崇尚法家思想的秦惠王甘願為鉅子違背秦律的規定。

秦王對墨家集團的尊寵,可見一斑。

《大秦賦》和真實的歷史差距到底有多大?被吐槽的有些冤枉了

當然,對於極度功利主義的秦王而言,墨家集團也確實有被他尊寵的價值。

比如獻公即位後的第四年,就決定城防要區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守”都從墨者甄選,而被聘募的墨者除一再表示對獻公效忠至忱。

他們平時對“重室子”(貴家子弟)表面上予以優待,而事實上是嚴加看守。

敵軍來攻時,他們令重室子居城隅高樓上作偵察守候的工作,“失候斬”,其他“守城之重禁”和“大奸之所生”,他們都會報告給秦王。

《大秦賦》和真實的歷史差距到底有多大?被吐槽的有些冤枉了

可見,墨者對秦中央集權消除異己方面的貢獻是不容懷疑的。

此外,秦國變法成功最重要的是戶籍制度的革新,傳統及近代中外學人幾無不歸功(或歸罪)於商鞅。

但是據何炳棣考證,這套影響了中國人至今的戶籍制度,更可能是來自於墨子的《尚同》篇。

可以說,對於秦國的中央集權化改革以及軍事活動而言,墨家遊士集團所發揮的作用,可能非常之大。

04

客觀看待大秦帝國

不難看出,雖然秦國可能確實不大討六國之民的喜歡,但是六國的遊士們,卻將秦國看做一個充滿了秦國夢的理想之地。

《大秦賦》和真實的歷史差距到底有多大?被吐槽的有些冤枉了

故而無論是商鞅、張儀、范雎、李斯這樣的遊士,還是墨家這樣的遊士集團,都樂於投靠秦國,來謀求自己的發展機會。

在經歷過禮樂崩壞的春秋時代之後,一方面傳統的貴族階層紛紛瓦解,從而催生出大量遊士群體;

另一方面,諸侯之間戰爭,逐漸由春秋早期那種貴族之間的有限戰爭,向無限戰爭轉化。

在這種情況下,誰能夠更早建立極度汲取資源的動員模式,誰就能夠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大秦賦》和真實的歷史差距到底有多大?被吐槽的有些冤枉了

而要建立這套能夠應對無限戰爭的戰時動員機制,又離不開一個專業的官僚集團。

貴族階層瓦解所催生出來的遊士們,特別是墨家這樣的遊士集團,無疑是建立這樣的官僚集團所必要的人力資源。

秦國比之其他六國而言更高明之處,恐怕就是其比其他諸侯國都更早的意識到這點,從而建立起了一套能夠吸引這些遊士的獎賞機制。

秦國把自己打造成一架停不下來的戰爭機器,的確無愧於“暴秦”的稱呼,但秦始皇各種統一的政策,又奠定了如今的格局。

《大秦賦》和真實的歷史差距到底有多大?被吐槽的有些冤枉了

因為《大秦賦》而罵大秦帝國,這就是染上了罵癮,吃嘛嘛不香,看啥想罵啥。

客觀看待大秦帝國,確實非常重要,也很考驗一個人是否足夠耐心對待這第一個大一統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