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兒女“丁克”的父母,多半是這幾種心態

主持人康輝在《平均分》裡這樣說:“如果回到20年前,我會選擇要孩子。”

自從“丁克”這個觀念傳入到我們的生活,褒貶不一,眾說紛紜。

從父母的角度來說,肯定是希望兒女成家立業,早點抱孫子。但兒女不會一直是乖孩子,正所謂兒大不由娘,女大不中留。

隨著時代的變遷,總有一些父母,接受了“兒女丁克”的現實,他們多半是以下幾種心態,心酸有之,坦然有之。

接受兒女“丁克”的父母,多半是這幾種心態

01

“管好自己”的心態,給兒女充分的選擇權。

很多人以為,不要孩子是因為家庭困難,怕陷入到“越生越窮”的境地。

教育培養孩子,確實要很大一筆費用,但家裡人都緊一緊,就扛住了。並且,孩子長大了,還能去工作,往家裡送錢。

可見一斑,很多年輕人選擇丁克,和錢多錢少關係不大。比方說,梁朝偉、周潤發,應該不缺錢,但是對於孩子的問題,顯得很坦然。

從父母的角度來說,得知自己永遠不會抱孫子,內心會難受,但是換位思考一番,發現兒女的人生,自己做主,是可以的。

古人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給兒孫做馬牛。”道理很贊同,但是要做到的話,就得允許兒女自己去選擇未來。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父母有三四個兒女。其中有一個兒女,選擇了丁克,父母並不介意。因為父母抱孫子的願望,從其他兒女的身上,得到了滿足。

02

“接受遺憾”的心態,不再追求“幾代同堂”的完美。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很多家庭,推崇這樣的道理。從古至今,都是一代人接著一代人,就像接力棒在傳遞一樣。

老人們,到了過年過節,看到兒孫在嬉鬧,非常開心。還會邀請大家,來一張全家福。

當兒女之後,再也不會有下一代了,內心的遺憾,油然而生。轉念一想,人生從來不會完美,有遺憾是必然的。

思想上轉變了,遺憾是另一種完美。

老戲骨雷恪生,內心很期待有孫子,但是談到了兒女選擇丁克的問題,他卻表示,理解兒女的生活壓力。

有網友說:“拋開沒有子孫的這個遺憾,其他方面幾乎完美。”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父母願意演“一大家子”,那是父母的生活選擇,兒女願意演“夫妻對坐”,也需要尊重。

所謂完美,不過是心態自然了,接受了世事無常。就像一個杯子,左邊有缺口,你就看右邊,缺口就不見了,“完美”就浮現出來了。

接受兒女“丁克”的父母,多半是這幾種心態

03

“順其自然”的心態,也許兒女年紀大了,對孩子的態度就改變了。

“此一時,彼一時”,很多年輕夫妻,戀愛的時候,就說“不要考慮孩子”,兩個人還對天發誓。

可是,到了四五十歲,看到身邊的同齡人,抱著孩子,樂滋滋的,自己的觀念就改變了。或者因為意外的緣故,帶來了新的生命。

主持人王小騫,結婚之後,15年都沒有要孩子。工作忙、壓力大、夫妻感情好,方方面面的原因,讓她過上了丁克的生活。但是在41歲時,有了孩子,並且非常開心。

任何一種觀念,都不會是永恆的。時間是最好的證明。

當父母接受了兒女丁克之後,內心會這樣考慮:等著瞧,看你們熬到什麼時候去。

在我們身邊,一些夫妻,到了五十歲的時候,才考慮孩子的問題,也不奇怪。尤其是一些二婚的夫妻,只要感情好,年齡不是問題。

盲目去催生,還不如等一等,靜觀其變。要是真的沒有變化,也沒有關係,起碼父母沒有被帶孫的苦,折磨自己。

04

“看透生死”的心態,人生就是一場歸途,無所求才能順一些。

《千與千尋》裡有一段很扎心的臺詞:“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每個人都會變老,活了一百年,卻不能活兩百年。

未來會發生什麼?說不清,也看不到。

當一個人心灰意冷的時候,就會覺得人生總是走向消亡,就是有了孫子,不一定會有重孫,不要過分去奢望了。

還有一種情況,一些父母,在五六十歲的時候,就病痛交加了,根本就沒有能力帶孫子,也懶得去考慮兒女怎麼過日子了。還是管好自己的一輩子吧。

人心已經冷了,就算用什麼辦法,都無法暖回來。能不能代代相傳,已經不是問題了。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

古代一些名人,想盡辦法過好日子,給兒孫留下萬貫家財,還不是變窮了。苛求富貴,還不如活在當下。

接受兒女“丁克”的父母,多半是這幾種心態

05

作家洪晃說:“你唯一的衡量標準就是自己,人生沒有定式,自己嚮往的就是標準。”

對於丁克,應該表示尊重,並且不必過分擔憂,也不要盲目去模仿。你要如何過好一生,如何善待家庭,也不要被別人指指點點。

認真觀察,總有一些家庭,抱養了一個孩子,卻活得無比幸福。一輩子沒有孩子的人,卻被後人讚美。比方說,宋代的李清照,她名氣很大,至今都有很多粉絲。

丁克不是絕對的選擇,不是不食人間煙火,也不是人生的最後結局。

作為父母,盲目去苛求抱孫子,不如好好關愛身邊人,也好好愛自己。

內心平衡了,生活就坦然了。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