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中國自古有“禮儀之邦”、“衣冠上國”的美稱。“漢服”是漢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

歷朝歷代對出席重大場合的著裝要求都有明文規定。即使在中華民國時期,國家也對禮服做了詳細的規定。從民族民俗而言,於人民群眾,有節慶服飾文化。節慶服飾是人們歡度節日,表達喜悅心情的重要媒介,也是反映民族風情和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

漢服作為華夏民族的“面板”,深刻地烙印在中華民族的各個方面,彰顯了華夏民族華麗、優雅、博大的氣質。漢服的基本形制為東方世界提供了標準,今天中國及東亞很多民族的民族服裝,如中國少數民族均受漢服的影響,韓國的韓服和日本的和服更是直接由漢服發展演變而來。漢服是包括:衣、冠、髮式、面飾、鞋、飾物等共同組合的整體的禮儀系統,而並非僅僅是一件衣服。漢服可以分為官服和民服,在衣服的款式上又可分為禮服、常服、戎裝,它是漢民族的傳統服裝,從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開始,漢民族的傳統服飾待續了超過4000多年的時間。期間漢服隨著時代的變遷也發展演變了豐富多樣的款式,但是主要的形制“交領右衽,上衣下裳”的特點始終延續至今。

“漢服”,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漢服”是漢民族傳統服飾的概約性簡稱

此前又被稱為“衣裳”、“漢衣服”《漢書·西域傳·渠犁傳》、漢衣冠、“漢裝”《清史稿·宋華嵩傳》、“華服”、“唐服”《新唐書·吐蕃傳》,《舊唐書·回紇傳》等。是指是從黃帝即位(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17世紀中葉,滿清入關並施行“剃髮易服”)。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漢民族文化與多民族文化交融發展,而形成的禮儀衣冠體系。儘管歷史上的漢族曾經穿著過很多形制、款式和風格的服飾,很難用某種或某類服裝樣式予以完全概括。但漢服的形制特點仍被簡略地歸納為:交領、右衽、寬衣、大袖、博帶、不用扣、以紐帶繫結,偶爾也兼用帶鉤等。漢服的構成要素為:衽、裾、袂、領、緣。“衽 ”是漢服的衣襟,漢服的顯著的特點就是“衣襟為右衽”。“據”是漢服的前襟,漢服可根據“裾”形態的不同分而為“曲裾”和“直據”。“袂”指漢服衣袖,根據不同的生活、勞作需求可調整寬窄。“領”是“漢服“的領子,形式有圓領、交領和U字形領。“緣”是漢服衣襟及衣襬處的鑲邊,色澤多華美。

“漢服”,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漢服”與“華服”

“漢服”這個詞,也有稱作為“華服”,“中華”的“華”。從廣義的服飾文化而言,漢族人歷史上所穿戴的傳統服飾,都應該入此類,而不僅僅是漢族政權主政時期。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多民族共同完成的,不能簡單地把漢族孤立起來看。“華服”也許是對以漢民族為主體的華夏民族傳統服飾發展過程的接納與尊重。“華服”自始至終依存於中國傳統文化精魂的庇護,隨之蓬勃,也隨之香消玉殞。公認的中國冠服制度的初步確立是在夏商後,至周代漸趨完善。基本形制在先秦時逐步成熟,歷代又有沿革。春秋戰國時期的曲據深衣、魏晉人的籠冠、宋代的圓領大柚豔衫,雖然差別較大,但端莊,秀麗的格致始終保留。

“漢服”,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有國外設計師說,中國服裝的設計表達出了感情溫順的精神。因為上流社會大都採用絲綢的材質,中國漢民族服飾的懸垂感弛一無二,飄逸靈動,曹衣出水,吳帶當風的華美氣度有傾國之姿。儘管有一定之規,漢民族傳統服飾與外來文化的相互融臺從未中斷。中國服裝史上有幾次意義重大的革新:混血趙武靈強制推行胡服騎射,中原武士短衣緊褲披掛利落的形象驚世駭俗,盛唐興起的圓領窄袖,曾經在當時的中亞地區廣泛流行,民國則是漢族傳統服裝吸收借鑑的一個高潮,特別是旗袍。這是中國傳統服飾最優秀的一次改革,有滿族服裝的一些特點,又吸收了西洋的裁剪工藝。緊身、合體改變了過去重重包裹,弱化女性形體特徵的陋俗,體現了現代審美觀。只是這類革新豐富了漢民族傳統服裝的式樣、卻不能夠拯救其衰頹的運命。事實上,漢民族傳統的“冠冕衣裳”完整地被儲存下來,也只是延傳至明代到清統治者時。

“漢服”,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華夏復興,衣冠先行

漢服,這個對整個漢民族服飾的統稱,是漢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中,透過不斷的自然演化與民族融合所產生的代表性服飾,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而因它引起的漢服運動是當代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漢民族的文化溯源之旅。也是國學復興、民間信仰復興、傳統禮儀復興等大潮中的一條支脈。是國人在尋根歷程中的一場迴歸,它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復興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