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一茶一知己,此生足矣!

一書一茶一知己,此生足矣!

閱讀本文前,點選上方卡片一鍵關注

一書一茶一知己,此生足矣!

作者:李家有話說

圖片來源:網路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著名作家白落梅提到:

“一書一茶一知己,一朝一幕一人生。人的一生很短,只不過百年間,所有的悲喜,只在一壺簡潔而清純的茶中。”

最舒服的活法,是做一個簡單快樂的人,在書中見天地,茶中悟道,知己交心。

往後餘生,清靜也好,孤獨也罷,唯獨不再糾纏不清。

書香如故

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在這個真真假假的世界裡,人心難測,實在是學不會那些花花腸子,只能藏在書房裡,尋求一份安寧。

書,既是精神上的支柱,亦是一座避難所。

最舒服的畫面大概就是,坐在院子裡,手捧一本書,四面八方傳來淡淡的花香,美好的夜月,反射著暖暖的光澤,慢慢的進入書的世界裡。

古代,沒有現如今的手機、電腦,那他們平常都幹嘛呢?他們是怎麼度過的呢?

他們是:“以書、以茶、以棋,交知己。”

看過這麼一段歷史:

有一個古人,他叫盧溝霄,自幼就喜愛讀書,但是因為家中貧寒,以至於沒錢買書本。

但他不為此而放棄,想盡辦法去尋找書籍,找書生去借,找先生去請教,總而言之,貧寒的家境也無法阻止他讀書的步伐。

有一天,他正在閱讀一本非常破舊得《道經》,在他看得出神入化時,後面的文字已經破爛的看不清了,於是跑遍舊書攤,都找不到這本書的影子。

後來,他在先生那裡得知,這本書圖書館有,但是圖書館有一條規則,就是隻看不賣;於是盧溝霄花費一個多月去圖書館炒書,一共三部,共20萬字,就這樣抄完了。

讀書,在於意境,它是孤獨的,是細膩入微的。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世間變幻莫測,唯有書香近我情。

一書一茶一知己,此生足矣!

人生如茶,清醒自知

三毛曾說:

“人生如茶,第一道茶苦如生命,第二道茶香如愛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風。”

一杯茶,剛入口是苦的,令人瞬間清醒。

入口回味時,是一種甘甜,醇厚的滋味,在嘴裡瀰漫開來。

人生如茶。

在我們年輕的時候,充滿了活力,鮮嫩,具備一切。

邁入中年後,心智已被磨練,褪去了青澀的模樣,只剩下苦澀和艱辛,獨自磨練。

老年之際,在一盞清水中,撒入幾片茶籽,經過開水的洗禮,慢慢散發出迷人的清香,品出甘甜的味道。

邵峰是一個嗜茶如命的人,在他年輕時就喜愛喝茶,一天到晚,皆在茶中度過。

被世人稱之為“茶瘋子”,也是“茶仙”,年輕時就定居在雲南一帶,以水為友,以茶葉為伴。

喧譁的酒宴,不如安靜的茶席。

室外茶院,點燃一炷香,煎起一壺茶,悠然自在地享受著寧靜的空間,讓靈魂安撫。

身邊響起沸騰的開水聲,以及自己的心跳聲,彷彿世間都寧靜了一般。

茶是最好的夥伴,陪你度過一切的喜與憂,苦於難;它願意包容你的一切懦弱、無助。

茶,是世間最難得的良藥。

人生如茶,不爭、不怨,只是讓清水醞釀出各種滋味罷了。

後來才明白,人生不過就是飲盡苦澀後,才能品嚐到甘甜。

一書一茶一知己,此生足矣!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魯迅先生曾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同懷視之。”

朋友不求多,但能有一個真心的就好。

枕邊人,不一定是你的知己,共處一室,也不一定是你的知己。

所謂的知己,大概就是,能讀懂你的心意,也給你力量的人。

看過這麼一個故事:

吳梓昕是一位非常善於舞蹈的人,她的舞技,堪比天仙,微微一跳,皆是仙境。

而她的好友王小琴,是一位非常善於欣賞的人。

一日,吳梓昕與王小琴在巍然屹立的高山上起舞,吳梓昕一邊跳,心裡想著“長袖舞”,這是秦代時期就已經存在的舞蹈。

而王小琴說:“妙啊,不愧是長袖舞,簡直是美若天仙。”

不管吳梓昕跳什麼舞蹈,王小琴都能讀懂她的心意。

後來,王小琴因病情嚴重去世,而吳梓昕再也找不到這麼一個知音了,於是立下誓言,從此再也不跳舞。

人到中年後,就會發現身邊的人,漸漸地離去,滿腔苦楚,無人可訴。

人生短短,不求長命百歲,只願知己永相伴。

一書一茶一知己,此生足矣!

人活一世,真正能抓住的東西,少而又少。

一盞茶,一捧書,一知己,能有片刻清閒自在,就沒有白活。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相識的人不必太多,只求有知己,靜看人間百態。

喝壺好茶,讀本清書,知己相伴,此生便足矣!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