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二戰中波蘭的滅亡,其實是咎由自取

最近歐洲風雲變化,好不熱鬧。除了俄烏火拼繼續、歐洲一氣難求外,裹腳布波蘭也是存在感滿滿。他們主動出擊,同時向德國和俄羅斯索要戰爭賠款。其中對德國已經提出了正式賠償要求,要求賠款約1。3萬億美元,而對於俄羅斯的賠償要求雖然還沒有官宣,但應該也不會比德國低多少。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二戰中波蘭的滅亡,其實是咎由自取

眾所周知,波蘭曾在二戰中慘遭蘇聯和德國瓜分,一度從地圖上消失,怎一個慘字了得。這種亡國之恨,切膚之痛,波蘭自然是忘不了放不下。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按理來說,波蘭要求賠錢這件事無可厚非。

但問題是早在1953年,有關戰爭賠償的事情,波蘭和德國雙方就已經扯清楚了。此時波蘭跳出來舊事重提,無疑是有些無理取鬧了。而俄羅斯作為二戰的戰勝國,甚至是二戰勝利的中流砥柱,眼中那更是毫無波瀾。所以對於賠錢這件事,波蘭基本是不可能得償所願的,頂多就是過過嘴癮罷了。

波蘭這個國家不大,國土面積不過32萬多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3800來萬,但不得不說人家的膽子可真不小。要知道他惹的可是德國和俄羅斯啊,一個是歐洲經濟領頭羊,一個則是地球戰力天花板,隨便一個拉出來單挑,那都能把波蘭翻來覆去的錘。在巨大的實力差距面前,多少顯得波蘭有些不知好歹。

幹啥啥不行,作死第一名。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波蘭身上其實我一點都不意外,畢竟這個國家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頭鐵。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二戰中波蘭的滅亡,其實是咎由自取

波蘭人是西斯拉夫人的後裔,起源於波蘭的維斯瓦河河谷。大約在10世紀中葉,波蘭國父梅什科一世建立起了統一的國家政權,由此開啟了波蘭的歷史。

波蘭所在的中歐地區,一直都是歐洲東西方力量拉鋸的核心區域,不管是西歐東擴,還是東歐西征,這裡必然首當其衝,躲都躲不掉。所以在歷史上,波蘭的外部環境都相當惡劣,長期要遭受各方勢力的侵擾。什麼瑞典挪威奧地利,蒙古沙俄普魯士,那都會時不時地跑到波蘭來打卡。

起初這些周邊勢力還沒發育起來的時候,波蘭的日子還算是好過。尤其是在十五六世紀的時候,波蘭和隔壁的立陶宛聯合組成波蘭立陶宛王國(波立王國),直接制霸中歐,威服四方。那是波蘭史上最風光的時候,拳打普魯士,腳踢奧斯曼,甚至連莫斯科都曾淪陷於波蘭騎兵的鐵蹄之下。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二戰中波蘭的滅亡,其實是咎由自取

然而輝煌的時候誰都有,別拿這一刻當永久。波蘭四戰之地的地緣終究是先天劣勢,等到周邊的那些鄰居發育起來之後,他們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17世紀後半期,波蘭開始走起了下坡路,周邊那些崛起的豪強勢力紛紛跑來發展業務,佔地的佔地,搶錢的搶錢。尤其是沙俄和瑞典這兩位鄰居,在當時為了爭奪波羅地海地區的霸權大打出手。結果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每一次打架都要讓夾在中間的波蘭來買單。

到了18世紀,波蘭已經虛弱不堪,別說是制霸中歐,連生存下去都十分困難。最終波蘭在

1772年到1795年二十多年的時間裡,

被俄羅斯、普魯士以及奧地利分三次瓜分殆盡。波蘭從地圖上消失了123年之久,直到1918年隨著德奧俄三大帝國在一戰中的崩潰,波蘭才實現了重建的夙願。

一戰對於歐洲大部分國家都是一場災難,但是對於波蘭卻是一次難得的機遇。這場世界大戰所帶來的權力洗牌,不僅間接幫助了波蘭完成復國,更為其為波蘭的再度崛起,重溫中東歐地區大國之夢提供了可能。

一戰結束以後,中東歐在某種程度上出現了權力真空狀態,曾經主導此地的諸列強紛紛倒下波蘭,強鄰環伺的局面得以改善。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二戰中波蘭的滅亡,其實是咎由自取

比如西面強鄰的德意志帝國已經消失了,這個曾經瓜分波蘭的急先鋒,如今已經是歐洲的二等公民,被《凡爾賽和約》這個沉重的枷鎖束縛著。

作為一戰中的頭號戰敗國,德國不僅要承受多年戰爭帶來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還無法擁有正常主權國家的待遇,大片領土遭到肢解瓜分,軍事力量被嚴格限制,國家綜合實力受到極大削弱,短時間內難以恢復。

另外東邊的俄羅斯帝國也不復存在,和德國一樣,沙俄被戰爭耗空了家底,國內民生凋敝,由此導致積重難返的羅曼諾夫王朝徹底崩潰,被一場二月革命推翻。而後布林什維克黨又在列寧的率領下發起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這個曾經奪走波蘭最多地盤的強鄰,如今已經成為了帝國主義公敵,在國內外反動勢力的圍攻下處境艱難。且不說威脅波蘭,他們能否保住新生的政權都還得兩說。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二戰中波蘭的滅亡,其實是咎由自取

當然最慘的還是奧匈帝國,隨著一戰的戰敗,縱橫歐陸數百年的哈布斯堡王朝最終還是退出了歷史舞臺,而奧匈帝國也由此而分崩離析。一戰結束之後,奧匈帝國遭到協約國肢解,分裂成了許多國家,包括奧地利、匈牙利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等等。昔日那個參與瓜分波蘭的歐洲憲兵,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普普通通的歐陸小國,翻身無望。

曾經的波蘭強鄰環伺,腹背受敵,然而如今德國戰敗,奧匈帝國分崩離析,而蘇俄則是被排擠出了歐洲政治舞臺,短期內難以對波蘭造成威脅。而除了周邊安全形勢一片大好之外,波蘭還得到了法國人的支援。

作為蘇德之間的“夾縫國家”,波蘭對於法國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其向西可以幫助法國壓制德國東山再起,向東則是可以阻止蘇俄西進擴張。鑑於波蘭的作用,法國將波蘭視為其在東方的重要盟友,是其制霸歐陸的柱石,與其簽訂了多個合作同盟條約。

四方強鄰積弱難返,法國人的大腿又粗又壯。波蘭拔劍四顧心茫然,大國心態逐步膨脹,似乎昔日製霸中歐的盛世即將到來。當時波蘭試圖利用這樣的大好時機,建立一個包括波羅的海沿岸三國 、烏克蘭以及白俄羅斯在內的大波蘭。這是一個面積近百萬平方公里的龐然大物,單論面積在當時僅次於蘇聯。而在中歐地區,則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國。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二戰中波蘭的滅亡,其實是咎由自取

為了實現自己的大國夙願,波蘭四面出擊,用盡各種手段向鄰居們索取領土。在西面,波蘭趁著德國是戰敗國趁火打劫,他們透過《凡爾賽條約》拿到了包括波茲南尼亞、波美拉尼亞、西里西亞以及但澤走廊等大片領土。其中但澤走廊讓波蘭拿到了通往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卻將大部分居民為德意志的東普魯士與德國本土完全隔開。東普魯士被德國人視為祖地,波蘭將其據為己有激起德國人極大的憤怒,為日後德國出兵波蘭埋下了伏筆。

在東邊,波蘭充當反俄急先鋒,不僅為蘇俄的反動勢力提供庇護和支援,還直接派兵入侵,導致了蘇波戰爭的爆發。雙方在東歐平原鏖戰了近一年的時間,雖然場面上看是蘇俄佔據上風,他們甚至一度打到了華沙城下。但是當時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是站在波蘭這一邊,蘇俄實際上是處於劣勢的一方。

所以最後還是蘇俄做出了讓步,波蘭成功拿下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等大片領土。蘇波戰爭讓新生的蘇俄吃了一個大虧,丟了領土不說,還傷了士氣。後來蘇聯出兵波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著找回場子。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二戰中波蘭的滅亡,其實是咎由自取

在北邊,波蘭並不滿足但澤走廊這條窄窄的出海通道,他們看中的是整個波羅的海東岸。為此波蘭發動波立邊境戰爭,強佔了立陶宛的京城維爾紐斯,並將“中部立陶宛”強行併入波蘭。波蘭和立陶宛在歷史上曾有過聯姻,甚至波蘭最為輝煌的時代就是和立陶宛搭夥過日子的時候。但是他們畢竟出身不同,而且波蘭滅亡之後兩國也分手多年。

此時立陶宛只想一個人過日子,壓根就不想復婚。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波蘭的強取豪奪,致使原本有著多年聯合歷史的立波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在南邊,波蘭則是打起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主意,雙方在1919年就切欣地區歸屬問題發生了邊境衝突,史稱捷波戰爭。雖說最後兩邊打了個五五開罷手言和,但關於領土的糾紛依舊存在,誰也看不慣誰。

一戰結束後,波蘭迎來複興的大好機遇,搞事情擴張領土無可厚非。但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波蘭這一開局就四面出擊,把周邊鄰居給錘了個遍。要知道波蘭也才剛剛復國,算不上有多強大,尤其面對德國和蘇俄這兩位強鄰,波蘭自身的實力其實並不佔多大優勢,更多的是依靠法國盟友的支援,不過是狐假虎威而已。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二戰中波蘭的滅亡,其實是咎由自取

雖然在此期間,波蘭憑藉這樣的“狐假虎威”賺取到了不少利益,但卻也給自己留下了許多的麻煩。波蘭這一圈打下來,和周邊幾乎所有的鄰居都產生了領土糾紛和矛盾。對於波蘭這樣的身處“四戰之地”的夾縫國家而言,四面樹敵必將四面楚歌,再度覆亡的種子無疑已經種下。然而波蘭並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昏頭操作繼續上演。

一隻金絲雀註定是吞不下兩隻貓。上個世紀30年代,隨著德國和蘇聯的元氣逐漸恢復,波蘭開始意識到自己似乎惹到了不該惹的人。而此時身為波蘭靠山的法國卻也因為英美“扶德抑法”的政策而大權旁落,只能是守在馬其諾防線的後面無所作為,難以給到波蘭足夠的安全感。所以波蘭不得不一改昔日的囂張,對德國和蘇聯採取友好的外交策略。

鑑於當時自己身處於德國和蘇聯的夾縫之間,波蘭想了一個“等距離外交”的辦法,將自己置於一箇中立的位置,在德國和蘇聯之間保持外交上的平衡,既不投蘇反德,又不親德抗蘇,“距離柏林不要比距莫斯科近一毫米”。簡單來講就是兩邊一視同仁,誰也不加入,誰也不得罪。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二戰中波蘭的滅亡,其實是咎由自取

當時的德國和蘇聯皆為歐陸“新貴”,存在著一定的競爭關係,他們不會放任波蘭被對方吃掉。理論上講,但凡一方有所動作,另一方必然有所迴應。很明顯,波蘭搞“等距離外交”是為了維持外交平衡,在德蘇兩大強鄰之間求取生存空間和獨立地位。在波蘭人看來,只要自己不偏不倚,那麼德蘇兩國的平衡就不會被打破,屆時自然安全無虞。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波蘭顯然是忘記了一個多世紀前自己是如何從地圖上消失的。估計波蘭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最後不是被德國或者蘇聯中的一家給吃掉,而是被他們聯手給瓜分了。

客觀來講,“等距離外交”是一條兩邊都不討好的政策,並不適合當時的波蘭。因為“順嫂逆哥,順哥逆嫂”,親近德國擔心蘇聯不開心,討好蘇聯則害怕德國不滿意。在這種不偏不倚的政策原則下,波蘭壓根就無法與兩位鄰居真正交好。

很多時候,波蘭由於擔心引發另一方的不滿,經常會做出得罪另一方的舉動。比如在德國進攻捷克斯洛伐克的時候,蘇聯原本想派兵助戰,結果波蘭因為擔心得罪德國,堅決不允許蘇聯軍隊過境。而在德國要求聯合波蘭對抗蘇聯的時候,波蘭則是堅決反對。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二戰中波蘭的滅亡,其實是咎由自取

原本波蘭想的是兩邊都不得罪,結果這下兩邊都給得罪了。而正是波蘭的這種“不聽話”,觸怒了兩位鄰居,使得雙方都產生了收拾波蘭的念頭。然而此時的波蘭處境危險卻不自知,依舊暢想著左右逢源,坐收漁利,一舉完成自己的大國夢。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後期,波蘭趁西邊的英法兩國疲於應付德國所製造的種種危機之際,開始趁火打劫,各種欺負勒索旁邊的弱小國家。

首先是1938年,波蘭再度挑起與立陶宛的邊境衝突,並用武力迫使立陶宛屈服,使其承認維爾紐斯是波蘭領土。其次是在蘇臺德危機期間,波蘭對於同為法國東方同盟體系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不僅沒有施以援手,反而還趁火打劫,出兵跟著德軍一起夾擊盟國。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二戰中波蘭的滅亡,其實是咎由自取

誠然,波蘭和立陶宛以及捷克斯洛伐克都有舊怨,趁火打劫也情有可原。但是就當時的情勢而言,德國東擴已是司馬昭之心,中歐諸國唇亡齒寒,波蘭這時候在背後捅刀子,那不是妥妥的給德國開路嗎?

如果僅僅是波蘭不偏不倚,倒也還不至於讓蘇聯和德國聯手。至少蘇聯出於對德國的警惕,是不會輕易讓德國吃掉波蘭,從而讓自己直面德國鋒芒的。但是波蘭的這一系列趁火打劫的操作,直接讓蘇聯放棄了對波蘭的最後一絲念想。畢竟波蘭今天既然可以跟著德國一起對付捷克斯洛伐克,那麼明天也就能成為德國進攻蘇聯的大本營。於此讓波蘭為禍,那還不如主動出擊,剪除掉這樣一個威脅。當然回過頭來,德國那邊其實也是這樣想的。

如此一來,波蘭就成為了德國和蘇聯眼裡的“不確定因素”,為了防止日後生變,那還不如現在直接解決掉。反正這樣的事情,他們兩個也不是第一次幹了。於是希特勒和斯大林這兩個平日裡從來不對付的死對頭,在揍波蘭這件事上達成了一致。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二戰中波蘭的滅亡,其實是咎由自取

當然此時波蘭並不是完全沒有活路,如果西邊的英法能夠及時出手,對德國和蘇聯施加壓力,那麼波蘭還有救。但是早在波蘭當初放棄法國大腿,選擇“等距離外交”的時候,英法對於波蘭就已經失去了信任。而後面波蘭不顧英法臉面,趁火打劫立陶宛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操作,更是讓英法無語,他們能夠在精神上給予波蘭支援,已經是給足了波蘭體面。

所以總結來講,二戰中波蘭的滅亡很大程度上是咎由自取。其在1918年復國之後,透過一系列激進的擴張手段,將周邊鄰居給得罪了個遍。而後波蘭短視的“等距離外交”,則是徹底將自己陷入孤立,最終成為了蘇聯和德國的盤中之肉。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慘痛的歷史教訓歷歷在目,可如今的波蘭卻似乎早已忘卻。波蘭找德國和俄羅斯賠錢,意圖在歐洲掀起波瀾。熟悉的歷史再度上演,可我心中早已毫無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