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漁民黑哥“升職記”:從“吃海”到“養海”……

從“吃海”到“養海”,從在船上打魚到進企業上班——

臨高漁民黑哥“升職記”

■ 海南日報記者 傅人意

2月23日,臨高縣新盈鎮後水灣碼頭,天空在連日的溼冷陰雨後終於放晴。碼頭旁的空地上撐起了一把把寬大的遮陽傘,漁民王定峰正在指導一群女工人修補黑色的漁網。

後水灣是深海網箱養殖寶地,他們修補的漁網就是養殖網箱底部的網衣。

“有了漁網,不僅把活蹦亂跳的金鯧魚兜住了,還給它們分了獨立的‘房子’。”今年50歲的王定峰是新盈鎮新盈村漁民,身穿企業統一發放的藍色制服,精神頭十足。從船上到岸上,他如今的職務是臨高海豐養殖發展有限公司漁網製作隊隊長,月薪7000元,分管40多位工人,大家都稱呼他“黑哥”。

“多虧跟著大哥轉型早,跟著國家現代漁業發展政策走,輕鬆很多!”黑哥看著眼前的大海感慨:50歲的人了,要是還出海打魚,扛不住!

黑哥口裡的“大哥”,是67歲的臨高海豐養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達靈,他的企業如今吸納了400多人就業,其中七成是臨高本地漁民。

黃達靈曾經也是漁民,回顧他的創業史,也是許多本地漁民從“吃海”到“養海”的轉型史。

在當地漁民的記憶中,這片熟悉的大海曾經十分“肥美”,開船轉一圈就能收穫滿艙魚蝦。但是隨著漁業資源嚴重衰退,人工、燃油成本越來越高,“靠海吃海”的漁民轉型勢在必行。

1998年,黃達靈向臨高縣海洋與漁業局租賃了8口挪威舊網箱,開始深海網箱養殖金鯧魚之路;2003年,他創辦臨高海豐養殖發展有限公司,成為當時海南第一家大型深水網箱養殖公司,並賺到人生“第一桶金”175萬元。

但轉型之路並非坦途。“2005年我33歲,到公司上班就是編漁網,拿到手的第一筆工資是800元。”王定峰說,由於深海網箱養殖在當時還是新鮮事物,漁網怎麼編,什麼樣的漁網合適,大家心裡都沒譜。

為了學技術,企業組織了一批漁民專門去廣東學習編織漁網。“回來後,我們十幾個本地漁民湊到一起,結合自己以往的經驗,只用了一個月時間就編織出適合深海網箱養殖的漁網。”黑哥說,這種成就感讓他十分充實。

隨後,黑哥和同事們不斷對漁網的柔韌性、受力大小等進行摸索改善,慢慢總結出一套標準來。他也從當年外出學習的“學生”,轉型成了教授省內省外同行漁網製作方法和經驗的“織網達人”,如今還帶起幾十個徒弟。

“不管是打魚還是養魚,‘吃海’還是‘養海’,大海都給了我很多回報。”黑哥說。

得到回饋的不僅是和黑哥一樣的漁民,也是整個海南漁業產業“走向深藍”的轉型升級。

“發展網箱養殖,是向大海要飯吃的長久之計。”黃達靈介紹,比起傳統的魚排養殖,深水網箱養殖具有更完善的保護措施,每口網箱不僅能承擔更大的養殖量,也更為環保。

就金鯧魚養殖而言,一般魚排養殖受限於空間、流水速度、供氧情況等因素,需要18個月才能上市,而深海網箱養殖只需要6個月,且可透過自動投料船投餵、智慧網箱養殖等對各項指標實時監控,實現標準化、高質量生產。

如今,從創辦之初的8口網箱,海豐公司不斷髮展,還從臨高擴充套件至陵水乃至廣西等地,到2021年已經擁有700多口網箱,年產金鯧魚達2萬噸,遠銷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漁業轉型升級,引導漁民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閒漁業走,我省緊緊圍繞“三個走”打基礎、補短板,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往深海走”方面,我省專門成立深遠海養殖工作專班,申請中央漁業發展資金3432萬元,支援深遠海養殖裝備建造。兩年來新增深水網箱養殖820口,累計達12175口,規模排名全國第二。

此外,省農業農村廳聯合資規、生態等部門,出臺用海要素保障系列政策,每戶退捕、退養漁民可免收50畝海域使用金。“十三五”以來,我省爭取中央補貼資金3。1億元、省級配套1。8億元,將1209艘小舊木質漁船更新為鋼質或玻璃鋼漁船,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

大海深處有漁獲。海南漁民正走出一條“放牧”藍色夢想的路子,逐步邁向深藍。

(海南日報臨城2月23日電)

(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