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失江山贏得美人心,劉邦得江山失去美人心,都是紅顏惹的禍?

劉邦和項羽,有許多不同之處。例如,一個是庶民階級,一個是貴族出身;一個是狡黠的造反派,一個是傲慢的復仇者;一個是成就帝業的漢高祖,一個是功敗垂成的楚霸王。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人生當中,都曾害過一位深愛自己的美人的性命。為什麼這樣說呢?有詩為證:-

項羽失江山贏得美人心,劉邦得江山失去美人心,都是紅顏惹的禍?

項羽失江山贏得美人心,劉邦得江山失去美人心,都是紅顏惹的禍?

項羽的詩,眾所周知,就是著名的《垓下歌》。《垓下歌》見於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全詩共四句,如下:“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當時形勢是,項羽楚軍殘部在垓下(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陷入劉邦漢軍的重圍之中,糧草殆盡。四面楚歌聲裡,自知難以脫身,項羽夜裡在軍帳中借酒澆愁,跟寵愛的美人虞姬和坐騎駿馬騅,作生死訣別,慷慨悲嘆,唱了這一首歌。歌中每句都有語氣詞“兮”字,說明這是一首楚風詩。項羽是楚國人,他唱的自然是他從小所熟悉的旋律。《史記》中有“歌數闕,美人和之。

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的記載。這裡邊包含兩個資訊:一是虞姬當時也配合項羽唱了歌;二是項羽是慷慨悲歌,虞姬應該也是一往深情的。張守節《正義》引《楚漢春秋》雲虞姬的和歌是“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飲過酒,唱了歌,項羽當夜就率領麾下八百餘壯士突圍而出。第二天,幾番廝殺之後,在烏江邊自刎而死。虞姬的下落,司馬遷沒有交代,班固也沒有交代。

民間傳說、戲曲裡通常是虞姬為了表示自己對項羽的忠貞,唱完歌后就抽出項王佩劍自刎了。清人沈德潛有點煞風景,以虞姬和歌有點像唐代絕句,編《古詩源》的時候就不予收錄。很多人受其影響,一般也將上引虞姬的詩視為偽託之作。僅僅因為文體不像漢詩,便認其為偽作,完全不顧情理上的吻合,未免過於武斷。-

倘若虞姬真的是唱完歌后就自刎了,那麼,末路英雄項羽可謂是戰場失意,情場得意。明代著名戲劇家湯顯祖有個理論,只有生者可以為之死,死者可以為之生,才是愛的極致。(見其《<牡丹亭記>題詞》)虞姬能為項羽而死,說明項羽得到了美人的至愛之情。-

相比之下,帝業成功的劉邦,在愛情上卻沒有項羽那麼得意。劉邦晚年,偏愛在定陶得到的善於跳舞的姬妾戚夫人。愛母及子,劉邦晚年幾度想要廢掉跟皇后呂雉所生的兒子劉盈(即日後的惠帝)太子之位,立戚夫人所生的兒子趙王如意為太子。但是,因為張良幫助劉盈,請出當時德高望重的隱士“商山四皓”給劉盈撐腰。

劉邦見勢,知道劉盈羽翼已成,他的太子位置難以動搖,廢不掉了。戚夫人聞訊,哭泣不止,劉邦也相當鬱悶。為了遣悶,劉邦就讓戚夫人跳起楚風舞蹈為自己伴舞,他自己則唱起楚歌曲。歌是這樣唱的:“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成,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意思就是,太子劉盈翅膀已經硬了,自己已經奈何不了他了。這一次歌伴舞之後不久,劉邦就因為作戰中受了箭傷又不肯讓醫生救治,駕崩了。留下自己寵愛的戚夫人,由著心狠手辣的皇后呂雉擺佈。戚夫人先是被囚禁,罰做舂穀子之類的苦力活;接著,兒子趙王如意被設計殺害;最後,又遭酷刑虐殺。

(《史記·呂太后本紀》:“……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戚夫人在被罰舂穀子時,唱過一首歌:“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汝)?”戚夫人唱這首想念兒子的《舂歌》時,雖然預料到自己隨時有生命危險,但是,她大約沒有想到,兒子不久就會遭到殺害,更沒有想到自己會是遭到那樣慘絕人寰的虐殺。詩歌很一般,但是結合歌者的現實遭遇,不由人不感慨萬端,唏噓不已。-

作為英雄姬妾,倘若死是無可避免之事,那麼,大約所有女人都是願意像項羽的美人虞姬那樣自己結束生命,而不是像戚夫人那樣屈辱地死去的吧。如果劉、項泉下有知,劉邦的悔恨當多過項羽。-

劉邦項羽所愛美人的悲慘結局,也說明,歷史上除了可能有紅顏禍水一種現象之外,也還有一種英雄禍害美人的現象。紅顏禍水,多少還有些預防或挽回的辦法,論起責任來,男人恐怕須承擔大部分;而英雄禍害起美人來,那可是間不容髮的,美人將無處藏身,無可逃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