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徵程 建功新時代丨收穫,在希望的田野上

奮進新徵程 建功新時代丨收穫,在希望的田野上

9月20日,周口市扶溝縣大李莊鄉馮老村村民正在收穫玉米。黃金峰攝

奮進新徵程 建功新時代丨收穫,在希望的田野上

農藝師在檢視高粱長勢。張志新攝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9月中旬以來,玉米金黃,高粱深紅,瓜果飄香,三川大地一派豐收景象。廣袤的田野,用一年的好收成回饋了人們的辛勞付出;現代化機械作業,讓農民告別面朝黃土背朝天,種田越來越高效。

糧穩天下安。今年,周口市秋作物種植面積1402。2萬畝,其中秋糧種植面積962。5萬畝。全市組織30多萬臺(套)農機投入“三秋”生產,推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全力端牢糧食“飯碗”,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開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提供堅實支撐。

沈丘:玉米“好豐景”機收“一條龍”

本報訊(記者 方化禕 李昊 通訊員 謝辛凌)9月15日,沈丘縣付井鎮趙口村,現代化機收玉米的場景正在這裡上演。

大片大片的玉米隨風搖擺,伴隨著隆隆的轟鳴聲,一排排玉米植株被農機收割。“這種大型玉米聯合收穫機,每臺每天可收穫玉米100畝左右,省時又省力。”農機手趙會濤說。

“俺今年種了300畝玉米,前段時間遇到高溫天氣和持續乾旱,擔心會對玉米豐收造成影響,幸好有農技師下田指導,給俺吃了‘定心丸’。”趙口村村民趙長江說,由於加強科學管理,自家玉米經受住了高溫“烤”驗,粗略估算,一畝地打1200多斤沒問題。

聊起機械收穫玉米的好處,付井鎮王寨村黨支部書記王運啟眉飛色舞。“玉米機械化收割,一次能完成玉米莖稈切割、摘穗、剝皮、集穗、秸稈粉碎等多項作業,秸稈打碎還田,既保護環境,又給土地增了肥,增加了村民的種植效益。”

在沈丘縣周營鎮謝營村一處訂單飼草玉米基地,收割機在田間不停作業,大片青色的玉米被收割。

“這些都是青貯玉米,在含漿的時候就要收割,經粉碎後打包青貯做飼料,營養高、味道好,牲畜特別愛吃。”謝營村種糧大戶趙鵬飛介紹,在鎮政府的牽線搭橋下,他成功對接了周口鑫源種業有限公司與安徽荃銀高科種業合作全株玉米青貯裹包專案。

“一畝地產青貯玉米、秸稈飼草等6000斤,收入約1200元,相當可觀。”趙鵬飛的臉上露出笑容。

眼下,沈丘縣77萬畝玉米進入成熟收穫期,在農業部門的組織下,860餘臺玉米聯合收穫機投入到“三秋”生產中,掀起“三秋”機械化生產熱潮,玉米機收、小麥機播同步推進,實現了收割、深松、播種一條龍服務,有效提高了作業效率和“三秋”生產進度。

“玉米機收‘一條龍’,尤其是秸稈粉碎還田能夠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有機質,有效降低病蟲害的發生率。只要讓農民朋友明白這些道理,誰都能變廢為寶,田野裡也不會再出現煙霧繚繞的情景了。”沈丘縣農業機械技術中心主任李濤說。

項城:萬畝紅高粱奏響“豐收曲”

本報訊(記者 方化禕 李昊 通訊員 吳建成 張志新)9月14日,迎著秋日陽光,登上項城市沙潁河南岸大堤,河道旁的紅高粱一望無際,隨風搖曳,頗為壯觀。走近細瞧,紅高粱長勢喜人、顆粒飽滿,一片豐收在望的景象。

一向以種植玉米、大豆為主的項城市,為何會出現成方連片的紅高粱?

“相比其他秋作物,紅高粱抗旱耐澇,種植技術簡單、勞動強度不大,只要提前聯絡好訂單,經濟效益良好。”項城市農業農村局農技推廣中心高階農藝師王軍志說,近年來隨著釀酒、飼料、化工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市場上紅高粱需求量持續增大,價格逐漸走高,不少農戶瞅準時機嘗試種植,紅高粱的播種面積逐步擴大。

據瞭解,今年該市鄭郭鎮、丁集鎮、賈嶺鎮、三店鎮、永豐鎮等地共種植紅高粱5萬多畝。紅高粱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又一特色作物。

鄭郭鎮孟營村種植戶楊克永,今年流轉了460畝地,採取“訂單農業”模式,全部種植紅高粱,“麥收後開始種,到10月初就可開鐮收割。它耐乾旱,防倒伏,除了做病蟲害防治外,管理過程相對簡單,省心省力。”

紅高粱品種較多,有糧糯一號、紅纓子、晉釀四號、都糯201等。據瞭解,楊克永種植的品種為糧糯一號,易脫粒、籽粒糯質,是多輪次蒸煮和發酵釀造優質醬酒的上好原料。

“今年畝產預計1000斤左右。我和河北一家酒廠簽訂了合同,種植的紅高粱全部由他們收購,不用擔心賣不出去。按照訂單價格,每畝收入1600多元,除去必要的種子、化肥和農藥等成本,每畝純收入八九百元。”楊克永說。

劉鐵全種植紅高粱已3年,也採取“訂單農業”模式。他家種的紅高粱品種主要是晉釀四號、都糯201,其中晉釀四號畝產預計1500斤左右。

“今年我種植了7870畝紅高粱,吸納數十名脫貧戶務工。目前紅高粱產量仍滿足不了廠家需求,明年,我準備擴大紅高粱種植規模,在加快發展的同時,帶領更多群眾走上致富路。”劉鐵全信心滿滿地說。

目前,項城市擁有紅高粱種植大戶和農業合作社100多家,基本都採取“訂單農業”模式,產品不愁銷路,為紅高粱種植提供了便利,也使種植戶和企業實現了“共贏”。生活富裕了,信心更足了,農民們的日子就像紅高粱一樣越來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