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能力顯著提升,河道水環境綜合治理穩步推進 十年來閩清水利工作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閩清縣水利工作立足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生產發展、生態保護,全面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行業能力,認真貫徹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代治水方針政策,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防洪能力顯著提升,河道水環境綜合治理穩步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網格系統逐步建立,全縣水利事業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加快推進水利工程建設,營造“人水和諧”生態氛圍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統籌考慮現有財政現狀和實際水利基礎條件下,閩清縣緊緊把握服務鄉村振興發展需要的河道、縣域範圍內省市縣道路視線範圍內河道、工業園區周邊河道、群眾密集居住區周邊河道重點建設的原則,按照“防衝不防淹”的建設模式,注重體現河道“迴歸自然”與“以人為本”相結合的設計理念,重視提升品位、塑造精品,將“水脈”與“文脈”相融合,打造以水系為紐帶的“景觀、文化、休閒功能帶”。

閩清堅持保持河流的自然形態,儘量不對河道截彎取直,創造較為豐富的水環境,改變原來呆板、單調的河道模式,且不對河道進行全面硬化護砌。黨的十八大以來,閩清縣水利累計投資約22。62億元,實施閩江防洪工程福州段(二期)、閩江防洪工程閩清縣梅溪段、萬里安全生態水系(東橋安仁溪、梅溪城關段、梅溪省璜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中小河流治理(白中、白樟段)等重點水利工程專案,建成防洪堤15。3千米、護岸129。73千米。除閩清縣城及梅溪新城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外,其他一般鄉鎮防洪標準均為10年一遇。透過逐年建設,已基本將閩清縣河道打造成空間管控有力,防洪保安體系完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沿河景觀自然協調,文化底蘊獨具特色的美麗河流,實現“安全、河清、水暢、路通、景美”的河道整治目標。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當好河道“保護傘”

2017年3月起,閩清縣嚴格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堅持問題導向,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以河湖長製為抓手,以解決河湖突出問題為突破口,管好盛水的“盆”,護好“盆”中的水。該縣以河湖“清四亂”工作作為推動河湖長制“有名”向“有實”轉變的第一抓手,高位推動,夯實基礎,聯合各職能部門、各相關鄉鎮整治四亂行為,並將整治成效與縣對鄉鎮年度考核掛鉤,考核結果作為黨政幹部綜合考評的重要依據,將“清四亂行動”壓力傳導到“神經末梢”。2017年以來,累計清理河道垃圾約1485噸,阻水建築物245立方米,清理河道總長度約395公里。同時,創新建設完成福建全省首個智慧河湖長制資訊管理系統,實現資訊化全域治水,並在福建全省範圍內得到推廣。2017—2019年,閩清縣連續三年河湖長制考核位列福州全市第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閩清縣按照“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以“公檢法紀”全面介入聯動為平臺,多措並舉,建章立制,全力扮演好河湖的“保護傘”角色。透過在河道全流域佈設185路河道高畫質影片監控,採取線上線下巡查聯動的方式,讓河湖亂象無所遁形。同時,充分發揮河湖長制牽頭抓總的核心作用,統籌縣生態環境、住建、農業等成員單位部門職責,深入開展涉水違法事件查處,以及違規採砂整治等專項整治行動。2012年起,累計查處違法水事案件196起,處罰金約430萬元,在保障閩江干流2018年起“零盜採”的基礎上,有效遏制了閩清縣梅溪流域及各支流“螞蟻搬家式”零星盜採砂現象的發生。

強化防汛能力建設,築好防汛“安全壩”

為做好防洪預警工作,提高應急指揮水平,保證全縣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閩清縣於2017年在全省範圍內率先完成防汛高畫質影片會商系統建設並延伸到各鄉鎮,並在2018年完成對接全省防汛高畫質(縣鄉)影片會商系統,與標清影片會商系統形成一用一備,提高閩清縣點對點指揮的保障性。

此外,閩清縣2018年在該縣河道、小一型以上水庫重點部位,建設或改造自動監測水位雨量站54個(水庫36個、河道18個),高畫質影片監控站56個(水庫34個、河道22個),實現對該縣小型以上水庫和各鄉鎮集鎮區域河道實時監控全覆蓋。特別是閩清縣城區河道,實現了全河道無死角監控,為精確防汛指揮、合理部署防汛工作提供了充分、直觀的資訊支撐。同時,閩清首創並總結推廣“7+3+2”防汛工作機制,得到省防指高度肯定,保障了全縣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全面提升農村飲水安全,有力改善群眾生活水平

一是實施葫蘆門水庫工程建設,提升群眾飲水質量。葫蘆門水庫位於閩清縣三溪鄉境內,是一座兼具供水、灌溉功能的中型水庫。水庫總庫容1135萬立方,工程總投資約2。45億元。該專案於2013年12月開工建設,2016年11月主體完工,2017年9月下閘蓄水。

葫蘆門水庫作為坂東水廠的主水源,可解決坂東等南部鄉鎮生產生活用水以及下游4500畝農田灌溉用水需求,並透過管網與縣城區塔山水廠互聯互通。閩清縣形成以閩江水源、葫蘆門水庫為主的“雙水源”,及以坂東水廠、塔山水廠為主的“雙水廠”供水保障體系,覆蓋閩清縣84。1%的人口,為閩清縣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提供水源保障。

二是全面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專案建設。作為福建省城鄉供水一體化9+1試點縣,閩清縣加快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專案工程建設,工程總投資6億元,分兩期建設。目前一期建設已基本完成,供水覆蓋6個鄉鎮、96個村,供水主管道鋪設長度106公里,完成投資2。7億元。二期工程計劃投入3。3億元,已於2020年12月底開工建設,預計2023年6月底完成建設。專案建成後供水覆蓋人口達27萬人,供水覆蓋率達81。4%,自來水普及率達98。4%。此外,工程實施完成後,將基本實現中心城區大水網連通,全縣供水進行統一化管理,達到“同網、同質、同服務”的山區型城鄉供水一體化目標。

持續開展水土流失治理,確保經濟和生態協同發展

2011年,閩清縣被福建省委、省政府列為全省22個水土流失重點縣之一,為水土流失Ⅲ類重點縣。黨的十八大以來,閩清縣統籌自然資源、林業、農業等部門資金,累計投入約1。22億元,實施省級水土流失重點縣、重點鄉鎮治理專案,治理完成水土流失面積約21。5萬畝。透過逐年治理,打造白樟紅菇林農場、下祝麒麟山茶園等生態茶果園,建設上蓮鄉、池園鎮、白中鎮霞溪等生態清潔小流域,取得了較好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全縣水土流失率由2011年的14。59%下降至2021年底的10。66%,連續多年在福州市水利局水土流失治理成效考核中名列前茅。

治水澤萬民,興水譜華章。下階段,閩清縣水利事業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提升水安全保障為目標,以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為基本脈絡,統籌開展水災害、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管理等各項工作。透過系統治理,助力“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閩清建設,全面提升閩清縣水利行業高質量發展水平,以更高的標準,更實的舉措,大筆書寫更壯闊的水利建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