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則成語源自宣王的特殊愛好,卻被現代人曲解了其原本的含義

透過前面幾篇“史話”的講述,相信大家已經瞭解到,由於

宣王對待各諸侯國時所犯下的或冷漠、或過分干預、亦或費力不討好的種種錯誤,讓周王室與諸侯國之間逐漸疏遠

。從而導致了好戰的宣王,在他統治的前期和後期,有著截然不同的戰局。再結合筆者上一篇關於申國南遷的文章,咱們又發現了宣王偏私的一面,這不僅影響了自己一朝,還給他的兒子挖了個大坑。

隨著宣王這個“大坑”的完成,咱們關於他與諸侯國關係的話題也暫告一段落了。接來下,筆者打算跟各位聊一則成語,因為這則成語也跟宣王有關,說的就是他的一個特殊愛好。那這則成語是什麼呢?大家彆著急,筆者這裡也要先賣個關子,咱們還是先從宣王這個特殊的愛好講起,看完了也許你就知道這則成語是什麼了。

這則成語源自宣王的特殊愛好,卻被現代人曲解了其原本的含義

周宣王的特殊愛好——鬥雞

宣王的這個特殊的愛好,在

《列子·黃帝》

《莊子·達生》

中都有記載,而列子的生活年代要早於莊子,那咱們就以這更早的“原版”來開啟今天的話題。據《列子》記載,

周宣王的這個特殊愛好是一項休閒娛樂活動——鬥雞

,從這一愛好上來看,宣王確實從骨子裡就好鬥,難怪他動不動就要跟別人開戰呢。不過,宣王好不好鬥不是今天的主題,所以咱們先不管這些,繼續往下講。

正因為宣王喜好鬥雞,宮中自然會有專門的“鬥雞訓練營”,其中除了精挑細選出來的鬥雞“種子選手”以外,想必雞舍、訓練場、競技場也是應有盡有。那這些硬體條件都具備了,軟體條件也不能落下,給鬥雞“運動員”選一個優秀的“教練”,必然變得十分重要。而

在當時的鬥雞界,最有名的“教練員”要數紀渻子

了。於是,宣王也不遺餘力地派人找到了紀渻子,讓他到宮中替自己訓練鬥雞。紀渻子得到詔令後趕快來到宮中,與宣王攀談一些他的訓練技巧之後,便開始了他的“教練員”生涯。

這則成語源自宣王的特殊愛好,卻被現代人曲解了其原本的含義

宣王命紀渻子來訓練鬥雞

說來也奇怪,紀渻子在接下訓練鬥雞的任務後,就全身心地紮在了“訓練營”中,一連幾天都沒有任何訊息,這可憋壞了宣王。此前,其他的“教練員”甭管有沒有最終訓練成功,都會隔三差五地帶“運動員”來給天子展示展示,也給宣王解解悶。可

紀渻子開始訓練後,不僅不來跟天子彙報情況,還輕易不讓人進入

,真是神秘至極。這樣熬到了第十天,宣王終於忍不了了,派人去問紀渻子到底有沒有訓練好?

這則成語源自宣王的特殊愛好,卻被現代人曲解了其原本的含義

宣王心中惦念鬥雞的訓練情況

等到派去的人匆匆趕回來的時候,只帶回來紀渻子的一句話

“未也,方虛驕而恃氣”

,翻譯成現代話就是:還沒訓練成呢,這隻雞還一身驕傲之氣,卻沒有什麼真本領。聽到這樣的回話,宣王也很無奈,畢竟人家紀渻子才是專家,只能再繼續等待了。

於是,宣王在宮中又耐著性子等待著,只是他也學聰明瞭,每隔十天就派人詢問一下情況,也算是掌握第一手資料了。可是,這樣又派去了兩次“調查員”,得到的結果仍然是沒有訓練完成。而紀渻子給出的理由也很奇特:一次是

“這隻雞還是浮躁,一看到別的雞的影子,或聽到叫聲就要應戰”

,另一次是

“這隻雞仍然氣勢太盛,總是瞪著眼睛挑釁”

。大家看看,這些在咱們看來都是鬥雞的優秀品質,在紀渻子看來卻都成了毛病。沒辦法,咱們也跟著宣王繼續等吧。

這則成語源自宣王的特殊愛好,卻被現代人曲解了其原本的含義

紀渻子向宣王彙報訓練成果

這樣又過了十天,“調查員”回報宣王,紀渻子認為已經訓練成功了,

此時的鬥雞無論別的雞再搞出什麼動靜,都不會做出任何反應,好似一隻木頭雞一樣

。宣王一聽,也是一頭的霧水,但既然“主教練”說訓練完成了,就讓“運動員”展示一下成果吧。結果,競技場上雙方“選手”上場後,一邊的鬥雞又蹦又跳,還扯著脖子嚎叫。而另一邊紀渻子訓練出來的鬥雞動也不動,就是呆呆地站在那裡,還真跟木頭雕的一般。

宣王看後心想這下是輸定了,可誰知過了一會兒,那隻

之前還氣勢洶洶的鬥雞,漸漸沒了鬥志,很快就調轉身子跑了,連應戰都不敢應戰了

。之後,宣王又命人放進去很多隻鬥雞,可結果全是一樣的,

紀渻子培養的鬥雞就這麼站著,就嚇跑了所有的“挑戰者”

這則成語源自宣王的特殊愛好,卻被現代人曲解了其原本的含義

紀渻子訓練的鬥雞好似木雕一般

講到這裡,故事也就基本結束了,各位是不是已經猜到這則成語是什麼了吧?沒錯,正是

“呆若木雞”

。可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咱們

現代人

在用這個成語時,往往是

用來形容一個人有些痴傻發愣的樣子,或是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與紀渻子訓練的這隻鬥雞似乎不太一樣。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呆若木雞”在最初的時候並不是形容人的痴傻,反倒有種“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氣勢

,因此才能嚇跑所有對手,取得最後的勝利。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於這則成語的出處並不那麼熟悉了,

只是根據其表面含義,賦予了它截然相反的含義

。這才

讓本來是褒義的成語,變成了今天略帶貶義的樣子

,還真是被咱們後人給徹底曲解了。

這則成語源自宣王的特殊愛好,卻被現代人曲解了其原本的含義

成語“呆若木雞”

不過,大家也大可不必把這用法“糾正”過來,畢竟現代用語習慣已經養成,無需死搬教條了。只是希望各位今後再用到這則成語時,能夠想起筆者今天所講的故事,瞭解它的起源。沒準您還能把這故事講給其他朋友聽,成為茶餘飯後不錯的談資。

好了,故事講完了,“呆若木雞”這則成語也介紹完了,但這可不是筆者今天要說的全部。咱們最近既然一直在說宣王時期的歷史,當然也要回到宣王身上。大家看看這故事,從頭到尾宣王都只關心鬥雞這一件事,雖說這是他的個人愛好,但

對於一位肩負中興重任的天子來說

是不是太

玩物喪志

了!因此,筆者以為這件事應該發生在宣王統治的中後期,也正是“宣王中興”衰落的時候。想必,

宣王這剛一成功便開始安於享樂行為,也是中興盛世早早結束的原因之一

吧。

【關鍵詞雲圖簡史】

為了方便廣大史學愛好者能快速回憶起相關的歷史內容,筆者“閒敘春秋”將在每篇文章結尾奉上“關鍵詞雲圖簡史”,透過8-12個關鍵詞,幫助大家回憶文章內容,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本文關鍵詞:呆若木雞、列子、宣王好鬥雞、紀渻子、替王養雞、四十日方成、不戰而勝、古法褒義、今法貶義、玩物喪志。

這則成語源自宣王的特殊愛好,卻被現代人曲解了其原本的含義

關鍵詞雲圖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