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碳:認識“藍色國土”新視角

深圳特區報評論員 尹傳剛

21世紀被稱為“海洋的世紀”,近年來流行的藍碳概念,讓人們對海洋有了新認識。

廣義上,藍碳是指利用海洋生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將其固定在海洋中的過程、活動和機制。藍碳生態系統,由位於海岸線邊緣的海草草甸、潮汐沼澤和紅樹林等構成,是生物圈中最集中的碳匯區域,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日前在深圳大鵬七星灣舉行的淨灘公益活動,號召全社會共同行動起來,清潔海洋垃圾,保護藍碳生態系統,推進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活動舉辦地大鵬新區,於去年推出全國首個《海洋碳匯核算指南》,為深圳乃至全國開展海洋碳匯核算提供了試點經驗。

像思考經濟問題一樣,思考保護海洋的價值,是衡量人與自然關係的新維度。本屆活動聚焦“助力藍色碳匯,發展藍色經濟”,即傳達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近年來,深圳海洋生產總值已佔全市GDP約10%,海洋經濟產業已逐步成為深圳的支柱性產業和重要經濟增長點。這彰顯了深圳藍色經濟的發展潛力與韌性。持續保護、利用好藍碳生態系統,可為深圳發展海洋經濟營造出更高品質的人居環境,衍生出更豐富的新型業態,從而託舉起藍色經濟新空間。

向海而興,是一個因海而生的城市永葆活力的必然選擇。深圳海洋資源稟賦獨具優勢,海洋生態人文環境良好,海洋科技創新潛力巨大。當前,深圳正發力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從《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2020-2025年)》《深圳市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深圳市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可以看出,在深圳經濟結構與未來藍圖裡,海洋的分量很重。在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產業和深海未來產業的同時,要進一步完善海洋碳匯核算和交易制度,讓海洋成為深圳高質量發展的“藍色引擎”,更好地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呵護藍碳生態系統,實現人與海洋和諧共生,當成為行動自覺。此次淨灘公益活動,即是在踐行保護海洋生態的理念。深圳要持續做好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把“藍色國土”守護好發展好。

“你問我要去向何方,我指著大海的方向”。茫茫海洋中,蘊藏著有待我們開發的寶藏。深圳向海圖強,其道大光!

【來源:深圳特區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