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進行課改,不但教學效率高,而且深受學生好評

現如今許多課改模式都以“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等為倡議,表明上看起來熱熱鬧鬧,但總讓人感覺得課改過於形式化而實效性卻不高。其根本上還是教師依據自己制定的教學目標,把圍繞這一課的知識點講出來,把重難點寫在黑板上,並敲著黑板再三強調,要學生做好筆記。即使有所謂的學生討論環節,也是小組內一名組員說給其他組員聽,缺乏組員之間的相互質疑、爭辯、探究的過程,多數學生沒有真正地參與其中,只是在隨聲附和的回答,有的小組討論到最後甚至得出了錯誤的結論,最終還是有教師把正確答案告訴給學生。這樣的課改模式只不過是把“滿堂灌”的主角換成了學生而已,多數學生仍然沒有真正參與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而是和其他組員一起合演一節情景戲。

這樣進行課改,不但教學效率高,而且深受學生好評

這種課堂形式對促進學生積極思維的作用不大,學生沒有真正進行自主學習,沒有問題的生成、探究、解決的過程。學生獨學的時間較少而且常被打斷,甚至有的教師霸佔課堂,在講臺上講得繪聲繪色、頭頭是道,這樣以來教師是把教學任務完成了,但是學生的收穫不大。

這樣進行課改,不但教學效率高,而且深受學生好評

對比了多種課改模式的優缺點,筆者認為把話語權留給學生的課堂,教學效果最好,最受學生歡迎。常用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不斷地給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引領學生完成本課教學目標,學生一直都在完成老師預先設計好的問題,沒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這樣做還談何把課堂還給學生?

正確的課堂改革應該是這樣的:把課堂話語權還給學生,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而不是僅僅回答教師預設好的問題。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任務是啟發學生根據本課內容提出問題,教會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發散學生的思維,進而學會深度學習。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可能不敢提問題或不會提出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有些是有效的,有些是無效的,教師要做好引導。即使是無效的問題,也要及時肯定學生敢於提出問題的勇氣,特別是學生敢於向資料、課本、教師的講解提出質疑時,我們更應該給予鼓勵和讚揚,這樣的學生一定是經過認真思考且有自己的主見的,這是學生自學能力提升的表現。

這樣進行課改,不但教學效率高,而且深受學生好評

例如在學習語文古詩詞時,語文教師不用擔心學生提出類似於“本詩的中心思想是什麼”的問題,問題提出後學生一定會從多個方面認真分析全詩進而提煉出本詩主旨,然後用概況性的語言表達出來,或許學生的答案不夠恰當、全面,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答案給予引導、拔高,交給學生方法,學生一定會記憶深刻,學習高效。教師的作用是引導,不能代替學生思考。

顯然,學生在課堂上透過自主學習後積極提出自己的疑問,然後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思索,找到解決自己問題的途徑,課堂效率會更高。實踐證明,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參與度越高,他們的收穫會越大,記憶也會越長久。

許多教師在教學中不習慣讓學生提問題,特別是在講公開課的時候,因為擔心學生提出的問題讓自己一時難以回答或者影響自己的教學思路和進度。教師一定要解除顧慮,不僅不怕學生提問題,還要鼓勵學生提問題,這樣的問題是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後自然生髮的,問題得到排解後會更有利於學生進一步深度學習。假以時日,教師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成績一定會得到提高。

這樣進行課改,不但教學效率高,而且深受學生好評

看到這篇文章的教師不妨提前行動起來,嘗試用學生提出問題代替教師提出問題,用學生自主探究、討論交流代替教師直接告訴學生結論。一個學期下來,相信你不但會成為校園課改新星,還會因為教學成績突出而一躍成為教學骨幹,甚至晉升為名師呢!

這樣進行課改,不但教學效率高,而且深受學生好評

寫在最後的話:這種課程改革給教師提出了新要求,必須要多讀書,多積累,充實、豐富自己,讓自己知識淵博起來。教師還要用心琢磨課堂,具備嫻熟的駕馭課堂的能力來應對課堂的千變萬化。這些要求,不也是時代對教師的要求嗎?

資深教師話教育,教學骨幹、名師,曾獲“我的父親老鄉親”網路徵文一等獎,專注高效課堂研究,樂於分享教學經驗,本專欄持續更新中,歡迎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