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紫斑病頻發,可造成葉尖扭曲、病葉折斷,該如何科學防治?

近兩年來,大蒜的關注度不小,尤其今年價格較高的情況下,更是得到了不少農戶的關注,小幫手在我們當地觀察,去年種植大蒜的農戶,一畝地收益達到了3-5千元,相比小麥來說,收益翻了幾倍,因此,今年9月底到10月初期間,種植大蒜的農戶明顯增多。

不過,大蒜在種植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病害,常見的有10多種,大蒜紫斑病就是其中之一,發生比較常見,而且危害大,大蒜感染此病害後,會造成葉片發黃、出現病斑,葉尖扭曲,嚴重的情況下,病葉直接折斷,該病害的危害嚴重程度可見一斑,影響最終的產量和商品價值。

大蒜紫斑病頻發,可造成葉尖扭曲、病葉折斷,該如何科學防治?

大蒜紫斑病為何成為了種植戶很頭疼的病害之一?

大蒜紫斑病是一種常見的真菌性病害,在一些區域,又被稱為“黑斑病”,該病害發生面積廣泛,基本上在我國的大蒜種植戶,或多或少都有發生。

大蒜一旦感染紫斑病後,能快速蔓延至整塊蒜田,去年觀察過一塊大蒜田,病株率基本上能達到90%以上,病葉率在70%-90%之間,直接導致該地塊的大蒜商品價值大大降低,不僅是蒜頭,蒜薹也受到了影響,另外, 產量也下降了一半以上,最終算下來,一畝地的大蒜沒有利潤,還賠了一部分,因此,該病害不及時預防和防治,的確令種植戶比較頭疼。

為什麼大蒜會發生紫斑病?這是有原因的

大蒜紫斑病的病原,是一種稱為香蔥鏈格孢的病菌,它屬於半知菌亞門真菌,該真菌以菌絲體的形式或者是分生孢子的形式,附著在田間的病殘體、種子以及土壤中進行越冬,等到次年溫度適宜後,開始繁殖分生危害。

大蒜紫斑病的病原菌,次年的時候,會散發出分生孢子,傳播方式主要有2點,其一是氣流,其二是水流(比如雨水或灌溉澆水),透過大蒜根莖、葉片等部位的氣孔,穿透進去,進行危害。

據觀察,當大蒜根莖、葉片上出現傷口時(比如蟲害咬食、人為等因素),更容易病原菌的侵入,發病情況也會加重。

大蒜紫斑病正常情況下,低於10-12度很少發病或者不會發病,適宜的發病溫度是25-27度,按照時間上來說,4月上中旬開始進入發病初期,到4月下旬左右時,進入發病高峰期,另外,根據該病菌的特性,溼度大的環境下,更容易發病,因此,溫暖多溼的區域,大蒜紫斑病的發生會加重。

該病害的發生程度還和種植方面有很大的關係,據觀察,大蒜種植密度大的地塊、氮肥施用過多的地塊、重茬種植的地塊、土壤比較貧瘠的地塊等,大蒜紫斑病的發生,相對都比較嚴重。

大蒜紫斑病頻發,可造成葉尖扭曲、病葉折斷,該如何科學防治?

如何判斷自家的大蒜是否發生了紫斑病?可以從葉片、花梗上來進行判斷

大蒜紫斑病的發生,主要集中在春季,少部分割槽域會發生在秋末季節,主要危害大蒜的葉片和花梗,症狀也比較明顯,如下:

當葉片開始被感染後,會出現針尖狀的小點,顏色為黃白色,隨著病害的加重,小點變成病斑,並逐步發展為水漬狀,病斑呈橢圓形或者梭形,剛開始在植株的上部葉片,慢慢的蔓延至下部葉片,顏色也變成淡褐色。

隨著病害的繼續加重,病斑顏色變成褐色或暗紫色,在病斑的周圍,伴隨著黃色的暈圈(比較容易分辨的症狀),逐漸向葉尖的方向擴充套件,導致葉尖出現扭曲,嚴重的情況下,葉尖直接枯死。

再經過半月左右,觀察病斑,在病斑上會出現黑色的黴狀物,呈同心輪紋狀排列,病斑也越來越大,最終導致整片病葉變黃枯死,出現折斷。

而當感染病害的鱗莖收穫後,在存貯過程中,也會從莖基部發病,出現深黃色或紅褐色軟腐狀。

為何自家的大蒜每年都會發生紫斑病,而且越來越嚴重?原因都在這

1、適宜的氣候條件

不同區域發生大蒜紫斑病的嚴重程度有輕有重,和當地的氣候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當地冬季溫度不太冷,比如整個冬季的平均氣溫在3-5度以上,3-4月份的平均氣溫能達到12度左右,或者更高,紫斑病的病原菌安全越冬,到了春季後適合紫斑病的發生和流行,危害相對加重。

2、田間病殘體較多

當大蒜收穫後,田間殘留的葉片清理不及時、不徹底,大量的堆積在田間或地頭處,導致田間的菌源數量增多,第二年繼續種植大蒜時,紫斑病的危害會越來越嚴重。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有2點,其一,對此不重視,認為大蒜收穫後就完畢了,反正種植下茬作物前還需要整地;其二,人力不足,有些家庭的勞動力,以外出打工為主,大蒜收穫時,相對比較費力,上了年紀的老人沒有充裕的精力去清理。

3、種植時間早

有些農戶不注重種植時間,播種過早導致病害發生多,比如,正常情況下,大蒜在9月中下旬播種,而提早到8月下旬就開始播種,這時候,溫度相對較高,一方面適合病菌的繁殖,另外一方面,危害時間延長,導致最終危害加重。

4、播種過密

一般情況下,正常的田塊,種植大蒜每畝播種3-3。5萬株即可,而有些農戶,播種時能達到4-5萬株,導致田間播種過密。

一方面,播種過密的田塊,植株之間互相爭水分、爭養分,導致植株生長不良,自身的抗性減弱,容易感染病害;另外一方面,播種過密後,田間的通風性、透光性都會減弱,遇到多雨的季節,田間溫度高,溼度大,利於紫斑病的發生和蔓延,加重危害。

5、施肥不合理

不少農戶在種植大蒜時,底肥使用氮磷鉀三元復配的複合肥,追肥時僅追施尿素,而忽略了中微量元素的補充,同時,氮肥還有可能過量。

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有可能導致大蒜出現旺長,自身的抵抗力出現減弱,容易感染紫斑病;另外一方面,中微量元素的缺乏,並不利於大蒜的正常生長,比如出現苗弱、苗黃等現象,容易感染病害。

6、缺乏認識

不少大蒜種植戶對於種植技術瞭解的不多,有些屬於跟風種植,當田間出現病害後,不會分辨,不去重視,缺乏足夠的認識,進而導致防治不及時,或者防治方法錯誤,最終紫斑病發生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

大蒜紫斑病頻發,可造成葉尖扭曲、病葉折斷,該如何科學防治?

想要減少大蒜紫斑病的發生,實現增產?要認真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大蒜紫斑病建議提前預防為主,儘量讓其不發生是主要目的,而一旦田間出現症狀後,要及時噴藥防治,時間越早越好,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

1、精選蒜種,從種子入手,基礎上做好預防措施

精選蒜種的要求並不難,以大瓣的蒜種為主,並且儘可能選擇無病和抗病蒜種,另外,不要出現蟲咬痕跡的蒜種,提高蒜種的質量,減少病害的侵染。

2、清理田間的病殘體,減少田間病菌的數量

大蒜在收穫後,要對田間掉落的葉片、植株等做好清理工作,尤其是已經發生紫斑病的地塊,清理工作更應該徹底,把這些病殘體及時清理出田外,減少田間病菌的寄體和數量,另外,在下一次播種前,也應做好田間的整地工作。

3、適宜的輪作倒茬,對於預防紫斑病效果更好

如果一塊地常年種植大蒜,不僅紫斑病的發生越來越嚴重,其他的病害發生也會加重,而輪作倒茬種植,能很好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

大蒜和糧食作物進行輪作(不要和蔥蒜類作物輪作),時間間隔建議3年左右,當然,也可根據實際情況來定,有些情況下2年也可以,有些情況下,4-5年也正常。

大蒜紫斑病頻發,可造成葉尖扭曲、病葉折斷,該如何科學防治?

4、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對於減少大蒜紫斑病的發生,有很好的效果

大蒜的品種不同,播種密度和播種時間上會有一定的差異,比如有些是早熟品種,有些是晚熟品種,晚熟品種可適當早播,提早到9月上中旬,早熟品種要適當晚播,在9月下旬或者10月上旬播種。

播種密度上,根據田間的肥沃度,以及天氣情況,還有株距行距等,每畝播種3-3。5萬株即可,不宜過多。

5、採取地膜覆蓋技術種植,也可減少病害的發生

紫斑病的發生可以透過雨水進行傳播,無論是雨水還是灌溉澆水,都會增加病菌傳播的機會,而覆蓋地膜種植以後,能很好的減少病菌透過雨水傳播的機會。

另外,地膜覆蓋大蒜種植,還能夠起到保墒促生長的作用,利於大蒜正常生長,提高自身的抗性,減少病害的侵染。

大蒜紫斑病頻發,可造成葉尖扭曲、病葉折斷,該如何科學防治?

6、透過藥劑防治,是很多種植戶的首選,主要有3種途徑。

6。1、土壤處理

在大蒜播種前,整地工作一定要做好,在深耕的基礎山,針對病害發生嚴重的地塊,可噴施一些殺菌劑進行殺菌,比如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400倍液、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等。

6。2、播前拌種、浸種

播種前對蒜種使用化學藥劑拌種或浸種,對於預防紫斑病起到很好的作用,拌種的話,可使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使用劑量種子的0。2%-0。3%拌種。

浸種的話,可用40%多菌靈50倍液,浸泡4個小時,晾乾後即可播種。

6。3、田間噴藥防治

當田間出現紫斑病症狀後,要及時噴藥防治,越早越好,在發病初期,可噴施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4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64%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等等,根據病害的發生嚴重程度以及防治效果,間隔5-7天可再次噴施,連噴2-3次,防治效果更佳。

大蒜紫斑病頻發,可造成葉尖扭曲、病葉折斷,該如何科學防治?

大蒜紫斑病作為一種常見的真菌性病害,嚴重影響大蒜的產量和品質,因此種植戶要正確認識,重視起來,及時做好預防和防治措施,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實現大蒜的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