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發生有一多半竟是這個原因!

孩子是父母的掌中寶,可能一個小眼神就能讓家長高興好久。等到孩子會說話了,整個家庭都歡天喜地的,恨不得整整一週都出門慶祝。孩子說話早一點固然值得高興,可孩子說話晚一些就讓很多家長犯愁了。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發生有一多半竟是這個原因!

嬰幼兒的語言發育自有其特性,或早或晚只要在正常閾值中,我們便可以放下心來。然而,當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太晚時,又有一種傳統觀念“貴人語遲”在作祟,好像孩子說話晚倒成了未來能做大事的象徵。

雖然這種論點早就被我們所拋棄了,但仍有一些家庭在用傳統的育兒方法養育孩子。這些方法並不科學,甚至可以說害了孩子,讓

7%的學齡前兒童發生語言發育遲緩

等問題。這其中被討論得最多的,便應該是對寶寶語言能力的培養了。

語言發育遲緩父母帶來的?

孩子說話晚究竟是怎麼來的?有的研究表明是嬰幼兒的大腦先天發育不良,有的證據則指向後天外傷、疾病等,還有一大部分直接將責任歸咎於父母。前兩個我們都好理解,孩子不會說話怎麼會和家長扯上關係呢?

我們先來說一個詞——

語言刺激

。語言刺激是什麼意思呢?它指的是在孩子出生後,透過聽覺系統接收到的語言資訊的質量、數量以及方式。語言刺激是一箇中性詞,對它的評價全靠家長的一言一行。語言發育遲緩有一大半是因為語言刺激不足引起的。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發生有一多半竟是這個原因!

我們學習任何一項技能,都是從模仿開始的。無論是開車、做飯,總得有個標榜供我們學習。語言習得也不例外,模仿正是學齡前尤其是3歲前嬰幼兒的強項,我們總說“小大人”,便是在驚歎孩子對撫養人的模仿能力之強。

爸爸媽媽怎樣對待孩子的語言發育,那麼寶寶語言發育的水平就會在短短三年之內顯現出來。家庭環境永遠是孩子發育水平的決定性因素,如果寶寶說話過晚,甚至到了兩歲仍不會說話,那麼家長一定是要自省的了:

你是否因為工作太忙,沒時間和孩子互動?

你是否覺得孩子還小,即使說了也聽不懂?

你是否把手機、平板當作哄娃神器?

你是否全部代勞,在孩子說話之前就立刻滿足其需求?

如果你起碼有一條是這樣做的,那麼請立刻改正。孩子的語言發育水平完全由撫養人育兒方式是否科學和是否懶惰決定的,你勤快一些、科學一些,孩子表達能力就會高一些,反之則亦然。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發生有一多半竟是這個原因!

營造有利語言溝通的環境

懶惰是人的天性,也不是每個孩子都對說話充滿興趣。天生內向的孩子本來說話的次數就少,如果父母這時再不加以引導,那麼孩子早晚變成一個“小啞巴”。語言是一類應用學科,單向的語言輸入並不足以支撐學齡前兒童的語言發育,充足的雙向語言溝通才是重點。

當然,這

不是說要輕輸入而重輸出

,二者都是家長應該重點抓住的方面。單向輸入是幫助孩子積累語言資訊的關鍵,而在社交場景中與人溝通則是一種練習方式,可以幫助孩子在應用中逐漸學習語言的精髓。

所以,小編給各位爸爸媽媽帶來了一些語言訓練的小技巧,可以幫助孩子更快更好地掌握語言表達能力:

製造困難

:把孩子喜愛的玩具或零食放在他們夠不到的地方,引導他們開口求助

興趣引誘

:故意在孩子面前吃或玩他們喜歡的食物或玩具

刻意忘記

:在吃飯時故意忘記給孩子勺子,或是洗澡時不用毛巾給孩子擦身體

中間人

:讓孩子當傳話筒,給爸爸媽媽二人傳話

鼓勵分享

:鼓勵寶寶把玩具、食物和小夥伴分享

自立自理

:孩子能自己做的事堅決不插手,除非他們主動尋求幫助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發生有一多半竟是這個原因!

想要保證孩子的語言發育程序正常、健康並不是一件難事,咱們這代人的父母不都也是受教育程度不高、育兒經驗不足的。我們都能健康成長成家立業,我們的孩子生活條件更好,怎麼就不能比我們更優秀呢?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原因便是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

科技發展固然是好事,但也要父母對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和頻次加以嚴格控制,競爭壓力的增大也不是家長回到家後懶得和寶寶進行親子活動的藉口。孩子的交流慾望是培養出來的,如果他們經常說話,也經常被誇獎,那麼寶寶說的話會越來越多,何愁會引發語言發育遲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