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閱讀:《傳遞積極的能量》

“傳遞積極的能量”,既可以讓自己更樂觀,主動,進取,又可以激發他人積極的改變。

因為這本書的名字,是我發朋友圈的宗旨,所以,我要再汲取些“積極的能量”,才能更好地傳遞正能量,這是我最大的能力。

《傳遞積極的能量》透過“從積極的能量中獲益”,“克服壓力與消極情緒”和“帶動更多人傳遞積極的能量”共三篇,為我們講述,傳遞積極的能量,是我們的責任,因為我們都是傳播者。

作者米歇爾·吉蘭曾經是一名電腦工程師,因為夢想,她實現了上電視,做了CBS新聞部主持人的位子。這是萬里挑一,讓她夢寐以求的工作。

當經濟不景氣時,作者的“凌晨是伴隨著無助與絕望開始的”,除了播報平日謀殺,死亡,破壞等負面訊息外。在經濟衰退時,還要報道多少家庭失去住所,露宿街頭;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被迫失業,深陷債務泥潭;年逾七旬的老夫妻,退休金賬戶暴跌,無法支付基本醫療費用等,讓人絕望的訊息。

作者不堪負面訊息的折磨,決定從事“積極情緒的研究者”的工作。經過跟隨積極心理學創立人馬丁·塞利格曼教授的學習,作者重新認識了之前的工作。實驗“快樂周”報道新聞,就是在一週內,改變一下報道方式。從之前側重負面新聞的報道,換一種以積極的全情投入的,聚焦於解決方案的模式播報新聞。這一改變,讓觀眾有了積極反響,充滿積極內容的郵件比一整年還要多,因為節目讓他們在困難時期,有了戰勝的信心。

“改變交流方式”是獲取積極能量的方式之一。作者說,“動力開場”就可以激發對方的積極性。比如“聊天”,與對方分享積極的事情。我們被問及最多的問題就是“最近過得好嗎?”

一般回答“還行”“好著呢”“馬馬虎虎”還有人回答“過得不咋樣”。可以試著搜尋自己的好事情,跟對方分享,同時也激發,問的人積極性來,越聊越開心。

還比如想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可以試著說“今天學校裡發生了什麼好事情呀?”引導孩子關注回想積極的事情。

作者建議,多些積極的提問。

“挖掘金子”式提問,“為什麼你這麼成功?”

“轉換焦點”式提問,“你最擅長什麼?”“今天有啥好事?”

“尋求次優”式提問,雖然事情不好,但我們還可以退而求其次,“我們還可以做點什麼?”

“查漏補缺”式提問,“對問題,有補充嗎?”“這件事情上,還有遺漏沒?”

作者還建議獲取積極能量方式,“改變思維方式,關注積極的一面”,因為“樂觀是一種選擇”。生活,工作中,不可能都是好事情,但我們要擁有轉化力,把負面的事情,轉化為積極能量,讓自己不要陷入消極情緒中,使事情越來越糟,問題得不到解決。

作者講述了一位名叫莎倫,沃爾瑪員工,被大家稱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不是她多富裕,多能幹,而是她具有超強的轉化負面情緒的能力。她每天帶著溫暖的笑容,跟夥伴們擊掌鼓勵。讓周圍的夥伴們都受到她快樂的感染。

她之前經歷過兩次失去親人的打擊,但她“始終都能清醒地決定,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還要與他人分享積極的體驗。”

作者說,莎倫是天生的積極能量的傳播者,她始終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堅信自己的選擇和信念,可以重新定義,讓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始終快樂,並感染別人。

“積極的傳播者,會藉此助人與自助”在積極傳播正能量的同時,我們也會受益。對於“負面,消極”的訊息,作者說,我們要直面正視,以活躍而理性的樂觀心態,促成成長和進步。

“拍攝積極的照片”,是作者建議培養的積極習慣,看來,我已經有了這個好習慣。還有“傳送積極的資訊,郵件”,這個沒問題。“收集讓你感恩的事情”,多收集,並把感恩的事情,表達出來,分享出來,傳遞積極的能量。在傳遞中,再一次感受,愛你的人,幫助你的人的真情,體會幸福快樂,同時,讓他人也能感受到,愛人,幫助人,不僅是讓他人開心的事情,也是讓自己快樂的事情。

做一名“傳遞積極的能量”的傳播者,是每一個傳播者的責任,正如作者說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名傳播者,並且透過改變傳播故事的方式,我們可以創造出積極的改變,就從傳播積極能量開始行動。”

❤ 謝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