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母舉止怪異、弟弟反覆找茬,雍正帝繼位之初究竟經歷了什麼?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驟然崩逝於京師西郊的皇家苑囿暢春園。

由於康熙帝生前從未透露過心中屬意的繼承人是哪個兒子,導致幾個精明強幹的兒子為了爭奪皇位,明爭暗鬥了十幾個年頭,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最終繼承皇位的既不是此前大臣“所舉皆同”一致推舉的八阿哥胤禩,也不是立下軍功的十四阿哥胤禵,卻是在眾兄弟中向來一度表現得不爭不搶的

皇四子胤禛,是為雍正帝

本來康熙帝一直將自己的心思瞞得很緊,臨終之際選擇服侍在病榻之前的胤禛也沒什麼奇怪的,畢竟胤禛與眾兄弟相處和睦,也頗有才幹,最後得到了康熙帝的認可也不足為奇,可此後雍正朝發生的一系列大事,迫使雍正帝陷入了

種種“失德暴君”的傳聞

之中。

01

德妃烏雅氏之死

愛新覺羅家族內部,自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就先後發生過不少匪夷所思的事件,比如大妃阿巴亥被迫殉葬;順治期亦有廢后風波;康熙朝三位皇后早逝;

到了雍正朝更是

事故不斷

先是雍正帝的生母德妃烏雅氏的表現

,她對自己兒子繼承皇位非但沒有表現出欣喜,反而猶如增加了負擔般說“將我子為皇子,不但不敢望,夢中亦不思到”、自己本來打算“隨先帝同去,卻未遂其志”,這些或許是德妃的心裡話,畢竟陪伴康熙帝近半個世紀之久,其悲痛的心情可以理解,

生母舉止怪異、弟弟反覆找茬,雍正帝繼位之初究竟經歷了什麼?

《永憲錄》

生母舉止怪異、弟弟反覆找茬,雍正帝繼位之初究竟經歷了什麼?

《清實錄·雍正朝》

可德妃反常的舉動不僅僅只有這一點,她不願接受群臣的朝賀,說“皇帝誕膺大位,理應受賀,至與我行禮,有何關係”,還以先帝未曾安葬為由拒絕朝臣給她上尊號,說“況先帝喪服中,即衣朝服,受皇帝行禮,我心實為不安”,

更讓人意外的是,

雍正帝登基僅半年之久,皇太后烏雅氏就去世了

生母舉止怪異、弟弟反覆找茬,雍正帝繼位之初究竟經歷了什麼?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

烏雅氏出身不高,其父為包衣護軍參領魏武,康熙十六年第一次冊嬪時,烏雅氏早已入宮卻沒有被冊封,但是很快她就脫穎而出,康熙十八年僅有一名女子被晉封嬪位,這便是烏雅氏,

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出身不高的她能夠獲得康熙帝的青睞,應該是美貌和性格起了作用,也可能是因為她在十七年生下皇四子胤禛(雍正帝)的緣故,

但是烏雅氏晉封的速度要比別人快得多,康熙二十年冊妃時,她同“七嬪”中的惠斌、宜嬪、榮嬪一同被晉封為

“德妃”

,將“七嬪”中另四名早她封嬪的女子都甩在了後頭,不過這也可能是康熙十九年她生下皇六子胤祚的緣故,

從以上也看不出來她的受寵程度,但是之後的七年裡,她頻繁生育,又生下三個女兒和皇十四子胤禵(康熙二十七年),她生下胤禵的時候已28歲了,這在大清後宮都屬於高齡產婦了,由此可見

德妃或許不是康熙最喜愛的女子,但卻是從未失寵的一個

對於烏雅氏在兒子胤禛繼位時種種異常的表現,一直令後世廣泛猜測,其中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她偏心於十四阿哥胤禵,並不想四阿哥胤禛繼位。

不過我覺得這樣去想實在是有點冤枉她了,

作為一個母親,即使偏心小兒子,即使大兒子自小就被皇貴妃撫養,又怎麼可能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還給大兒子難堪呢?

我的觀點是,德妃本性就如此,對於皇太后之位並沒有什麼想法,兒子成了皇帝她確實很意外,再結合雍正帝繼位之初遇到的重重阻力,身為母親的德妃表現得如此低調,實際上

應該是為了平衡後宮那些兒子錯失皇位的嬪妃內心

這一點從

五阿哥胤祺和九阿哥胤禟

的生母宜妃郭絡羅氏

的舉動可見端倪。

生母舉止怪異、弟弟反覆找茬,雍正帝繼位之初究竟經歷了什麼?

宜妃劇照

郭絡羅氏是佐領三官保之女,《永憲錄》說康熙帝對宜妃

“眷顧最深”

,這不是空穴來風,比起德妃烏雅氏,這位郭絡羅氏受寵的跡象相當明顯。她是在康熙十六年以宮女身份入宮的,比起前頭的幾名女子,屬於新人了,可她剛一入宮隨即就得到了康熙帝的寵幸,未被冊封的情況下,吃穿用度直接就達到了一宮主位的標準,沒多久,

也不曾懷孕的她又直接被冊封為宜嬪,這晉升速度在康熙朝實屬罕見。

郭絡羅氏在康熙十八年生下皇五子胤祺,康熙二十年的時候,宜嬪也從嬪位晉封到了妃位,即

“宜妃”

。此後康熙二十二年郭絡羅氏生下皇九子胤禟,康熙二十四年生下皇十一子胤禌(卒於康熙三十五年)。

康熙帝在第二次、第三次東巡時都住在了宜妃的孃家,這是其他後宮嬪妃的母家不曾有過的殊榮。康熙帝去世時,宜妃正值患病無法行走,就讓太監用軟榻抬至靈樞前舉哀,還走到已成為皇太后的烏雅氏前頭,使雍正帝大為惱火,後來還發布了一道

旨為自己的母親叫屈:

宜妃母妃用人挾腋可以行走,則應與眾母妃一同行禮,或步履艱難,隨處可以舉哀。乃坐四人軟榻在皇太后前與眾母妃先後攙雜行走,甚屬僭越,於國禮不合。皇考未登梓宮前,倉促之際,宜妃母妃見朕時,氣度竟與皇太后相似,全然不知國體。

從這道諭旨來看,德妃烏雅氏的性情本分敦厚,哪怕是成了皇太后也

未被其他嬪妃放在眼裡

或者故意無視烏雅氏,想來也是,雍正帝在眾皇子中一直表現平平,他繼位後面臨的是朝堂上的政治壓力,而烏雅氏作為他的生母,在後宮中又怎會好過呢?可她這樣的性格,即使受了委屈也不會告訴兒子雍正,只能獨自承受,

再加上她一直擔心的

“煮豆燃豆萁”

的一幕發生了:小兒子胤禵回京後被大兒子胤禛軟禁在了景陵,此後又下令逮捕胤禵

的親信,還革了

胤禵的

“米祿”……。

手心手背都是肉,這個時候作為他們的母親才最難受,可又毫無辦法,

正如宋詩人周密的《南樓令》裡的詩句,“一聲聲、都是消凝”,“病因愁做成”,憂慮成疾的烏雅氏舊病復發之下撒手人寰了,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02

雍正帝的同胞弟弟胤禵,淒涼的下場

生母舉止怪異、弟弟反覆找茬,雍正帝繼位之初究竟經歷了什麼?

十四阿哥胤禵晚年畫像

其次是雍正帝的同胞弟弟十四阿哥胤禵

,雍正帝在康熙去世後第二天,便下旨讓駐紮西寧的撫遠大將軍十四阿哥胤禵回京奔喪,可是同時他下了一道

密旨

給平逆將軍延信,要他抵達後“即收領大將軍的印信”,並將大將軍王(胤禵)所有的奏摺、硃批諭旨、家信,統統收繳封閉送回京城,還叮囑他不要被胤禵發覺……

而延信到達後密奏說,胤禵的小妾們走的是另一條路線,他不確定她們身上是否攜帶“私書”,於是詳細彙報了胤禵家屬可能經過的兩條路線,以便雍正派出親信攔截搜尋……

生母舉止怪異、弟弟反覆找茬,雍正帝繼位之初究竟經歷了什麼?

《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第3658條

胤禵(雍正帝登基後改名為允禵)抵京後,既不請皇太后安,也不向兄長皇帝雍正請安,甚至在康熙帝的梓宮前未流一滴眼淚,

雍正帝身邊的侍衛拉錫見狀,提醒他要叩見新君,誰知竟惹惱了胤禵,他大發雷霆怒罵拉錫,還跑到雍正帝面前咆哮道“拉錫侮慢我”“求皇上將我交與宗人府處分”等話,

雍正帝念及這是自己的親弟弟,也就降旨由著他不必請安,可胤禵非但不領情,反而愈加狂躁,將拉錫差點“罵哭”了。

氣得雍正帝當即

決定將他留在康熙帝的景陵等待“大祭

”,實為幽禁。

生母舉止怪異、弟弟反覆找茬,雍正帝繼位之初究竟經歷了什麼?

《清實錄·雍正朝》

太后烏雅氏去世後,雍正帝又念及這是母親疼愛的弟弟,決定

將胤禵晉封為郡王

康熙在世時,胤禵的爵位只是“貝子“,所謂“大將軍王”這稱號不屬於親王之列,甚至不同於李淵給次子李世民創造出的“天策將軍”,大概是

康熙擔心沒有出征經驗且爵位不高的胤禵難以服眾

,所以又是允許他使用“正黃旗之蠹”,又是稱他“大將軍王”,這造成了很大的誤解,

以至於後世都誤認為康熙有意傳位於十四阿哥,其實很淺顯的問題是:

康熙帝已經年老體衰了,他若有意於胤禵,為何在他平定西陲回京後,又安排他去坐鎮西寧

?康熙帝應該留下胤禵,培養他處理政務才是,更何況康熙帝生前對兒子們進行過兩次冊封,哪怕立下了軍功,胤禵連郡王都沒當上,所以康熙帝根本就沒考慮過十四阿哥胤禵。

胤禵得知自己被親哥哥封了個郡王,當然不會高興,要知道清朝的親王與郡王豈止是待遇上的差別,最直接的表現就是

親王可以參政並且直接進入到權利的中心

,郡王就不行了,

在場的所有人都能看出胤禵臉上寫著大大的不高興,雍正帝見狀給侍衛拉錫使了個眼神,拉錫會意,又去勸說胤禵下跪謝恩,胤禵不肯就範,眾人你一嘴我一嘴又是輪番勸說,胤禵依舊不肯下跪,這時八阿哥胤禩站出來向允禵道“汝應下跪”,胤禵當即就跪下了,這氣氛著實尷尬,

雍正帝或許能容忍一個無理取鬧的弟弟,但絕不會容忍自己的弟弟將政敵的話當作“聖旨”來執行,更讓雍正帝氣憤的是,

胤禵妻子完顏氏病故後

,雍正帝厚加恩恤,胤禵既不領情,也不以禮葬其妻,反而在自已住所後私造了兩座金塔,一個作為妻子的葬地,另一個則留個自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