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學會“換位思考”,是家長一生的必修課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都在提倡“理解孩子”,而很多家長都沒有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因為理解孩子,也就是要尊重孩子,認真傾聽孩子的聲音,不帶任何偏見看待孩子的行為,單純地瞭解孩子的內心需求和感受,並能客觀地分析孩子一個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

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學會“換位思考”,是家長一生的必修課

前段時間《少年說》的節目中,初一學生袁璟頤哭著向媽媽喊:

“為什麼你總是覺得別人家的孩子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啊?”

“每次考試結束你都對我說,你們班誰厲害,誰厲害,各種都好厲害,為什麼非得要打擊我呢?”

“別人或許真的很厲害,可我也在努力啊,你為什麼看不到,為什麼不理解我呢?”

“媽媽,你為什麼不能換位思考站在我的角度,為我想呢?”

媽媽卻回答道:“不打擊你,你就會飄。”

這個媽媽平時不注重和孩子的溝通,所以母女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深。媽媽認為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孩子卻認為媽媽不理解自己。

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學會“換位思考”,是家長一生的必修課

網友對此議論紛紛,表示自己小時候也是如此經歷,父母總是堅持己見,從來不照顧自己的情緒,也不嘗試去理解自己。網友說,就是長大成年之後,兒時的這種不被理解的難堪也一直影響著自己。對於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父母的肯定和認同。這些都是要靠父母的理解來達成的。

一、為什麼家長很少換位思考去理解孩子?

魯迅文章裡寫過,有一天家裡請朋友吃飯,準備了一盤魚丸,名叫海嬰的孩子面前也放了一小份,海嬰吃了一口,就嚷嚷菜壞了。大家分別嚐了各自面前的肉丸,都表示是新鮮的,就認定孩子是說謊,不去理他。魯迅卻認真對待孩子的意見,把海嬰碟子裡的嚐了嚐,確實是味道不對。魯迅說:“孩子說的話,肯定有他的道理,不核實就否認不對的。”

父母站在大人的角度看問題

父母在多數時候,都是站在大人的角度看待事情的,“我都是為你好”,父母憑藉自己的經驗去教育孩子,完全不去考慮是否適合孩子,孩子是否願意,父母認為對的就一定是對的,父母認為錯的就一定是錯的。

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學會“換位思考”,是家長一生的必修課

父母不夠尊重孩子

孩子和大人其實應該是平等,孩子也有獨立的人格,能夠獨立思考,但是父母卻不以為然,對於孩子的問題不屑一顧。無視、不尊重孩子,自然是無法理解孩子。

父母不夠信任孩子

一如魯迅的那個例子裡的大人們一樣,父母在很多時候,都是不夠信任孩子的,認定了孩子一定是在說謊,所以壓根不會去探求孩子講述事情的原因。

就像魯迅所提倡的那樣,對於孩子,父母一定要了解他們的心靈世界,知道孩子的愛好和興趣。如果沒有經過了解,就擅自做決定,很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還會阻礙孩子的健康發展。

二、家長不理解孩子會造成哪些影響?

“媽媽,我想要小豬佩奇的貼紙。”“媽媽給你買個小豬佩奇的書包吧。”“我就要貼紙,我不要書包。”“貼紙沒有任何用處,我們買書包。”

適得其反

例子中的媽媽以為自己花費了更多的錢,給孩子買了更適合他的東西,但事實上,孩子依然不會開心,孩子想要的東西,不在乎值多少錢,不是他想要的,你給他再多他也不會喜歡。他會一直惦記那個他始終沒有得到的東西,即使以後有機會如願以償,也不能彌補當時缺失的心情。

缺乏自信心

孩子做什麼事,做什麼選擇,父母都不能給予支援和尊重,理解和信任,會讓孩子產生挫敗感。得不到父母的信任,孩子會失去安全感,失去做事情、學習的信心。

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學會“換位思考”,是家長一生的必修課

牴觸父母

父母長期都做不到理解孩子,會導致親子關係疏離,孩子失去對父母的信任,不再願意和父母溝通,甚至會想要逃離。

孩子在一開始都是信任父母的,哪怕他們無法理解父母,但是還是始終如一的相信父母,但隨著父母不理解他們,他們與父母的心也就離得越來越遠。中國父母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數落和質疑自己的孩子,能夠理解他人,卻做不到理解自己的孩子,多麼可悲。那麼父母到底該如何做呢?

三、家長該如何正確地去理解孩子?

站在孩子的立場

和孩子的相處模式不應該是居高臨下的,而應該是平等的。不要總是給孩子否定迴應,也不要總是給孩子負面情緒和負面暗示。任何有關孩子的事情,都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考,設身處地的為孩子著想,少講大道理少說刺激孩子的話。

多和孩子溝通

能夠做到理解對方,首先需要的就是多交流和溝通,和孩子之間亦如此。透過平等有效的溝通,能夠了解孩子的需求,以及孩子的真實想法。

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學會“換位思考”,是家長一生的必修課

營造輕鬆的家庭環境

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緊張環境,並不能幫助孩子取得成功。父母應該營造輕鬆的家庭氛圍,面對家人多微笑,面對孩子多微笑,放下父母的威嚴架子,和孩子成為朋友,得到孩子的信任,孩子主動和父母溝通,主動制定學習計劃和目標,父母就觸控到了理解的開關。

教育學家盧那察爾斯基說:犯錯誤乃是取得進步所必須交付的學費。所以父母一定要理性看待孩子的錯誤問題,不要不經思考和了解就下結論。不隨便批評孩子,接納孩子錯誤,就是理解的開始。

四、理解是雙向的,家長也需要引導孩子理解父母

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理解父母,自己工作多麼多麼辛苦,卻還得照顧家庭。那麼在平時生活中,就應該多讓孩子參與家務,而不只是叮囑孩子學習。只有孩子真正感受到不容易,才能夠更好的理解父母。

和孩子多聊天

父母的想法多和孩子交流是有必要的,不能因為自己是成人,對方是孩子,就有所保留,認為什麼事情都不必說,只要給孩子安排好就行了,事實上只有父母把生活的艱辛和奮鬥的意義分享給孩子,孩子才能夠學會理解和感恩。為什麼要你學習,為什麼要你獨立,為什麼約束你那麼多。要告訴孩子為什麼,要讓孩子懂得和明白,才能讓孩子也理解父母的做法,才能更好的完成和達到父母的要求。

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學會“換位思考”,是家長一生的必修課

以身作則

孩子希望父母做的事情,父母答應的事情,就一定要兌現承諾,這樣孩子才會更加信任父母,敬畏父母,才會更加理解父母。

理解並不難,多些耐心,多些尊重,多些信任,理解是雙向的,父母理解孩子,孩子慢慢就會理解父母。偶爾也可以和孩子做角色互換的遊戲,相信也能有很大的收穫。

今日話題:你理解你的孩子嗎?你的孩子理解你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