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時到八節 二十四節氣主幹確立

從四時到八節 二十四節氣主幹確立

記錄二十四節氣 主幹確立的典籍

本報記者 王巖頔

提 要

從觀察天象到土圭測影,古人對“天時”的探索不斷深入的同時,也在對年、月、日、時的測定上越加精確。很長一段時期內,古中國所測定的迴歸年值的準確度處於世界最高水平。其實,世界上有些文明也在比較早的時期就透過觀測確立了冬至與夏至,比如古巴比倫。但中國古人的觀測並沒有停下腳步,他們在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分,又加入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至此,二十四節氣的主幹——四時八節均已確立,這些在《呂氏春秋》《禮記》中都有完整記述。

《周髀算經》測出的

“四立”日影長度

在古人眼裡,包括風、雨、雷、電等直接關係農事活動的自然現象,是上天主宰的,所以稱為“天時”。《孟子》記載:“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呂氏春秋》則記:“夫稼,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是故得時之稼興,失時之稼約。”“天時”成了古人操持農事的秘訣。

二至二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出現後,二十四節氣等於有了最重要的四個節氣。古人們依照春夏秋冬四時的變化安排祭祀、農事秩序,上至王公,下至百姓的活動都需順從天時。

不過,有了四季的時間概念,並不等於就能得心應手地安排好農事,四時只是二十四節氣的碎片或者萌芽,古人還要在觀察日影長度的變化上進一步記錄、測算。

比圭表晚,古人又研磨出了日冕這種更精細一些的計時工具來測量日影。

《周髀算經》記載:立春時的日影長度是“丈五寸二分,校分三”。立夏時是“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立秋時同是“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立冬時是“丈五寸二分,小三分”。到這裡,古人計量時間的方法基本擺脫了觀象授時。

《呂氏春秋》

提及的“四立”

“四立”是二十四節氣中較早確立的節氣。《呂氏春秋·孟春紀》:“是月也,以立春……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呂氏春秋·孟秋紀》:“是月也,以立秋……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四立”把春、夏、秋、冬四季的時間範圍確定了下來,就基本上能夠適應農業生產的需要了。

除了記載“四立”外,《呂氏春秋》還記載了許多關於溫度、降水變化以及由此影響的自然、物候現象。《呂氏春秋·孟春紀》記載:“立春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還,乃賞公卿、諸侯、大夫於朝。”立春那天,天子親自率領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郊去迎接春的降臨;迎春禮畢歸來,就在朝中賞賜公卿、諸侯、大夫。

春天是萬物萌生的時節,古人認為這樣神聖的時節,不能有戰事發生。“是月也,不可以稱兵,稱兵必有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以從我始。無變天之道,無絕地之理,無亂人之紀。”這段《呂氏春秋》的話直接指出,這個月(農曆正月),不可以舉兵征伐,舉兵必遭到天災。在不能興兵征伐的時節,兵戎之事不可從我開始。釋出政令不要違背自然的規律,不要無視土地的條件,不要擾亂人世的綱紀。

春分和

“日夜分”

在《呂氏春秋》中,沒有“春分”這個詞語,而是用“日夜分”來表述,意思是“日夜時間相等”。“日夜分”時古人認為“耕者少舍,乃修闔扇。寢廟必備。無作大事,以妨農功”。提醒人們春分的時候,耕作的農夫要稍事休息,修整門扇。祭祀先祖的寢廟一定要完整齊備。不要興兵征伐,以免妨害農事。

立夏時古人則要“先立夏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齋。立夏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在立夏前三天,太史向天子稟告:“某日立夏,大德在火。”天子於是齋戒,準備迎夏。立夏那天,天子親自率領三公、九卿、大夫到南郊迎接夏的來臨。“是月也,繼長增高,無有壞隳(huī)。無起土功,無發大眾,無伐大樹。”古人認為立夏這個月,萬物都在生長壯大,不要讓它們毀壞。不要興動土木工程,不要徵發百姓,不要砍伐大樹。

秋天是萬物成熟的季節,古人的立秋有哪些講究?《呂氏春秋》記載:“是月也,農乃升谷,天子嘗新,先薦寢廟。命百官始收斂,完堤防,謹壅塞,以備水潦;修宮室,坿牆垣,補城郭。”立秋時節,農民要進獻五穀。天子嘗食新收穫的穀物,首先要奉獻給祖廟。同時命令百官要百姓收斂穀物,修繕堤壩,仔細檢查水道有無堵塞,以防備大水為害;還要修葺宮室,加高院牆,修補城郭。

《呂氏春秋》對“秋分”的表述同“春分”一樣,仍為“日夜分”。“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始收聲,蟄蟲俯戶。殺氣浸盛,陽氣日衰,水始涸。”秋分時節,日夜的時間相等,雷聲漸漸消逝,蟄伏的動物藏在洞口。陰氣漸漸旺盛,陽氣日漸衰微,水開始乾涸。

冬天萬物閉藏,《呂氏春秋》認為人要順應自然規律,在冬天收斂聚餐,祈求來年豐收。“是月也,天子始裘,命有司曰:‘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天地不通,閉而成冬。’命百官謹蓋藏。命司徒循行積聚,無有不斂。”立冬的時候,天子開始穿皮衣。命令主管官吏說:“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天地之氣不能相通,封閉而形成冬天。”命令百官謹慎對待倉廩府庫之事。命令司徒去各地巡視積聚的情況,不得有沒積聚的穀物。

“二分”和“四立”幾個節氣在《呂氏春秋》中都有著特定的安排,每一處都體現出古人的智慧,順應天時,依照自然規律,遵行不怠。

《禮記》描述的

節氣永珍

《禮記·月令》和《呂氏春秋》對“二分”“四立”的提法一模一樣,都是立春、春分(日夜分)、立夏、立秋、秋分(日夜分)、立冬。

“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鴻雁來。”這是《禮記·月令》對立春時節的描述,既有包含天象,又有萬物的模樣。孟春的月份(孟春指春天的第一個月份即正月),太陽的位置在飛馬座附近,黃昏時可以看見參星在南方天中。東風吹散了嚴寒,冬眠的蟄蟲開始在土穴裡活動,沉潛在水底的魚兒游到了水上的薄冰下面。獺有了魚可吃,而鴻雁亦隨著暖風北來了。一派萬物春歸的景象躍然紙上。

“始雨水,桃始華,鶬鶊鳴,鷹化為鳩。”春分時節,有了雨水,桃李開花,黃鸝囀聲,鷹鳥變形為布穀鳥。這就是《禮記·月令》中“立春”和“春分”時春天的樣子,與今天是否一樣呢?

夏天來了,“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是月也,天子始希(chī)。命野虞,岀行田原,為天子勞農勸民,毋或失時。命司徒巡行縣鄙,命農勉作,毋休于都。”立夏時節,青蛙鳴叫,蚯蚓破土而出,土瓜開始出苗,苦菜長大。天子開始換上夏季的衣服。命令主管田野山林的官員到各處田地上,代表天子慰勞農民勉勵其努力生產,不可錯過農作的季節。又命司徒到處巡視,使各地的農官認真指導,不要停留在城市裡。

立秋和秋分是一年中重要的時節。自然界中正如《禮記·月令》所述先是“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接著“盲風至,鴻雁來,玄鳥歸。”將早秋的景象表現得淋漓盡致。宋代詞人柳永的《雨霖鈴》寫道:“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詞中的秋寒景象,夜晚秋雨剛停住,蟬兒叫聲淒厲而急迫。

“四立”最後一個節氣立冬到來時,《禮記·月令》記載:“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表示在冬天到來的第一個月,太陽的位置在尾宿星,黃昏時刻的尾宿出現在南方中天。這時的自然界“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虹藏不見。”告訴我們,立冬後,水開始結冰了,大地開始封凍,山雞鑽入水中變成大蛤。天空中的彩虹也消失不再出現。

這裡面的“雉入大水為蜃”的記載其實是古人的錯誤認識,山雞進入水中是不可能成為大蛤的,這是古人缺乏科學知識而產生的誤解,不過這處錯誤2000多年來一直沒人去糾正,而是隨著典籍一直流傳至今。

《禮記·月令》記載了古時節氣來臨萬物的模樣,比照古今,從中我們能找到許多共同之處,自然界的規律亙古不變,古人依據天象測定的節氣因而沿用至今,遺惠千秋百代,澤被後人。今天,我們研究典籍,瞭解節氣,再次體會到筆墨紙間的餘香,心中對先人的敬佩之義難自禁。

冬至點準確測定是產生二十四節氣的基礎,儘管《呂氏春秋》和《禮記》都清晰記載了八個節氣——立春、春分(日夜分)、立夏、夏至(日長至)、立秋、秋分(日夜分)、立冬、冬至(日短至),似乎把兩冬至之間的時日二十四等分之,就可以得出二十四節氣,但事實上,這僅僅是主幹,它離二十四節氣的完整出爐,至少還要等上100年。

書目

《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是先秦的一部重要典籍,由秦相呂不韋召集門客集體編纂。秦王嬴政八年(公元前239年),《呂氏春秋》編纂完成。《呂氏春秋》可謂秦國的治國方略,是適應秦國統一天下的需要而出現的。

《呂氏春秋》結構體系完備,這在先秦著作中是絕無僅有的。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紀、覽、論。“紀”按春、夏、秋、冬,把十二個月分為十二紀,如春季分為三紀,孟春、仲春、季春。裡面詳盡記載了二十四節氣裡的“二分”“四立”。在十二紀中完整地記載每月太陽、月亮所在的位次,以及與之相應的物候特徵、節氣的原始形態等。

現在所能見到的《呂氏春秋》最早版本是元代至正年間(1341年-1368年)的刻本。今天通行的是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畢沅註疏的版本,這也是本文參考採用的底本。

《禮記》

《禮記》是儒家經典之一,位於四書五經之列。《禮記》成書較晚,今天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東漢末年由經學大師鄭玄編注而成的《禮記》版本,被學者稱為鄭注《禮記》,是最早的版本。在此之前,《禮記》的內容多是單獨成篇流傳於世,終由鄭玄選編成書。

鄭注《禮記》經歷三國兩晉南北朝,逐漸受到學者們的重視。唐初,孔穎達等釐定歷代典籍編成《五經正義》,其中包括《禮記》一書。孔穎達版本的《禮記》和鄭注《禮記》在南宋初年被合成為一部《禮記》,這部《禮記》由此成為後世各式版本《禮記》的母本。

《禮記》的包容量極大,涉及了上古至秦漢文化的各個領域,可稱是一部古代文化的百科全書。

【來源:北國網】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