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徵,23年的探索、讓祭孔大典更有儀式感

記 者 易 雪 通訊員 蓋鳴霆

和孔子文化節結緣23年,濟寧市原文聯主席,二級巡視員周長徵對祭孔大典的不斷摸索和積累,讓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在他的心裡紮了根。作為一名文化傳承者,只有按照“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指導思想,向全球展示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才更能展示人們對優秀文化的尊重、認同、自信和發展。

周長徵,23年的探索、讓祭孔大典更有儀式感

23年探索積累

文化傳承在心裡紮了根

鬢角微白,伏首案前。”9月18日,壬寅年公祭孔子大典總策劃周長徵正忙著籌備相關事項。“很忙,習慣了。”看起來不善言辭的他,簡單的一句話透露著他與祭孔大典的淵源。

“算起來,今年應該是我和孔子文化節結識的第23個年頭了。”周長徵說,23年間,他透過對孔子文化節的不斷摸索和積累,讓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在他的心裡紮了根。

“舉辦祭孔大典的初衷是尋求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聊起祭孔大典,周長徵打開了話匣子,“每年祭孔大典,開城表演即是大家最關注的,必然是一個亮點。今年聯合導演組在開城儀式的《和合大同》的歌詞中便取自於中華文化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價值觀念。”作為祭孔大典的開篇環節,壬寅年公祭孔子大典主題歌曲《和合大同》,是周長徵在對作曲、歌詞、押韻一遍又一遍地打磨中製作完成,這也是充分挖掘祭孔大典的現實意義,表達當代人對至聖先師的崇敬之意,讓參祭嘉賓全身心沉浸於儒家文化的薰陶之中。

“透過歌曲的表達,只有逐字逐句地折射出儒家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才能拉近了孔子與現代人的距離,讓參祭人員彷彿進入了一場超越時空的對話。”周長徵說。

品質源於提升

他讓更多人感受儀式感

作為總策劃,周長徵每年在籌備祭孔大典的過程中,猶如“定海神針”一般,每一環節的設定、每一個動作的細節,對於他來說,早已熟記於心。

“這是我作為一名文化傳承者應該做的。”周長徵言語中非常謙虛。在他看來,只有按照“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指導思想,向全球展示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才更能展示人們對優秀文化的尊重、認同、自信和發展。

不僅如此,周長徵還認為,應該在品質提升方面下足功夫。其中作為歷年的規定動作和重頭戲——誦讀環節,如何將儀式感更為凸顯,是他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今年我們分別在孔廟、尼山聖境、魯源新村、孔子博物館、孔子研究院、武家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設定6個誦讀方陣。把符合當下精神的創新元素融入其中,才是真正的創新。”周長徵介紹,誦讀環節的改變是為了更好地強調儀式感,讓更多的人參與進莊嚴肅穆的祭孔大典中來,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不僅如此,今年誦讀環節的時間較於往年作出調整,在祭孔大典的最後,將伴隨著誦讀聲中禮成。”周長徵說,屆時,朗朗讀書聲中激盪著儒家思想的時代傳承,在孔孟之鄉的這座古城上空久久迴盪。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