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父母無論孩子多優秀都要打擊孩子?是愚昧還是道理?

國學熱已經好多年了,但我們很多人學了國學,都停留在形而上,講起道理來頭頭是道,但具體怎麼做,卻一塌糊塗。

一個簡單的例子,怎麼教育孩子,怎麼用國學的精髓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說實在話,我看到一些家長把國學經典背得滾瓜爛熟,但在實際應用上,只懂得把國學的大道理灌輸給孩子,看著他們的孩子,我都覺得可憐。

為什麼中國父母無論孩子多優秀都要打擊孩子?是愚昧還是道理?

孩子教育究竟是以批評教育為主,還是讚美鼓勵為主?

在過去,很多家長都是以批評教育為主,無論自己的孩子做得多好,都只有打擊和批評,缺少鼓勵。但現代的教育理念都告訴家長們,要多讚美孩子,不要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壓抑自己的孩子。

現代很多家長都堅持第二種教育理念,而第一種教育理念則受到眾多的批判,特別是當代年輕人的批判。但我可以明確地說,第二種教育理念教育出來的孩子,容易飄飄然,容易自以為是,但抗壓能力差,經受不起挫折。

一句話,過去的教育都以挫折教育為主,但今天的教育都以讚美為高等的教育理念,這兩種教育理念其實都存在致命的缺陷。

當前經濟形勢越來越嚴峻,就業壓力越來越大,事業失敗率越來越高,孩子們未來將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他們的人生將承受越來越多的挫折,我們的孩子能不能扛得住,不僅是他們自己的造化,也與我們的教育息息相關。每逢經濟下滑,都是歐美髮達國家自殺的高峰期,這一點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我們應該高度重視,並引以為戒。

為什麼中國父母無論孩子多優秀都要打擊孩子?是愚昧還是道理?

既然學了國學,就應該懂得一陰一陽之謂道,無論是批評打擊,還是讚美鼓勵,都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我們目的是讓孩子健康成長,不僅能夠學到知識,還學會做人,而且具備抗壓能力,具有承受挫折的耐力。

是工具就要好好利用,利用得好,就是給孩子強身健體的器材;利用不好就是一把尖刀,不僅傷害孩子,最終也會傷害自己。

就像已故的曾仕強教授所說的,討論該不該打孩子其實沒有什麼意義,我們要研究的是怎麼打孩子才有效,這樣才有意義,打了沒用,反而還讓孩子憎恨父母,打來幹嘛?既然要打,就要打出教育效果,而不是發洩情緒。同理,討論該批評還是鼓勵,該打擊還是讚美,其實沒有意義,我們討論的焦點應該是有效性。

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該批評,什麼時候該鼓勵,什麼時候該讚美,都是一門教育藝術,要有易經六十四卦的思維,因人因事因時因勢而行,而不是機械性的按照教育理論的知識去執行。

為什麼中國父母無論孩子多優秀都要打擊孩子?是愚昧還是道理?

在孩子順風順水的時候,給孩子適當的打擊,培養孩子一點承受挫折的

心裡

,並沒有什麼錯?拿別人家的孩子來跟他比較,讓他知道一山還有一山高,自有其道理,只是我們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不懂得好好利用,卻盲目跟風人家去批判。

但孩子已經備受打擊,很難過很無助的時候,我們很多家長卻在這個時候,不是狠狠地批評打擊,就是極盡自己數落的才華,我早就跟你說了,你就是不聽,現在知道了吧!我看你以後怎麼辦?

我不能說孩子錯了不能批評,只是如果孩子的心已經受了很大的傷害,你可以在傷口上撒鹽消毒,但也要懂得包紮,懂得告訴他怎麼調理,而不是進一步去撕裂傷口。

一味地批評打擊孩子,只會讓孩子失去自信心,但

一位

地讚美鼓勵孩子,用現在的話來說,是捧殺。學了國學的人應該跳出這種兩選一的陷阱,而是懂得因人因事因時因勢而應用。

為什麼中國父母無論孩子多優秀都要打擊孩子?是愚昧還是道理?

我的父親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國學,但絕對懂得一陰一陽之

道。我小時候在村裡上學,那時候因為還沒有多用心學習,就取得了不錯的學習成績,感覺比同學們超出一大截,老師喜歡,同學嫉妒,我自個也飄飄然,覺得自己很聰明,那時候父親很少誇我,即使別人在父親面前誇我,我父親也不以為然,而且還時不時地打擊我,說我不如某某孩子懂事。

如果按照現在的教育認知,我父親絕對是教育的失敗者。但當你真正的瞭解整個過程,真正的對教育有所認知,才知道父親教育的高明,儘管他沒有那麼多的理論來為自己支撐。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跟隨哥哥去縣城上了那裡最好的小學,我的成績一下子跌到了前十名之外,我自己本來就挺

難受了,但我哥還狠狠地罵了我,讓我倍感煎熬,但父親看了我的成績,卻笑了笑,說肯定是我還沒有努力,城裡的孩子也不是三頭六臂的,等我努力了自然比他們還好。

為什麼中國父母無論孩子多優秀都要打擊孩子?是愚昧還是道理?

我剛工作的時候,跟人家合夥做生意,有點順風順水,當時我也很飄飄然,好像自己將來必成就大業,但我卻好像沒有看到我取得的成就,總是提醒我,指出我的不足,說真的,那時候我自己聽得很不耐煩。

沒過多久,我的生意由於各種原因一敗塗地,欠了一大筆的債,原先讚美我羨慕我的人冷嘲熱諷,我自己也覺得沒臉見父母,躲了父母一段時間。但父親知道後,不僅沒有批評我,反而問我有什麼困難,而且拿出了自己的積蓄,雖然當時沒有說什麼鼓勵的話,但他的行動已經說明了一切……

一陰一陽之謂道,說起來很簡單,但應用起來卻千變萬化,有人把易經六十四卦都背下來了,說起理論一套套的,但具體生活中,卻無法應運。這樣學國學,不是國學的幸事,而是國學的悲哀。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且孩子會形成自己的主觀。但我們當前的很多教育,無論是堅持傳統國學教育理念還是堅持西方教育理念,大都是一堆程式化的知識,須知孩子的大腦不是電腦,並非你灌輸什麼就變成什麼。因此,教育理念應該是活的,是像易經一樣千變萬化卻不離其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