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有錯,詩詞大會難住學霸,不少人也經常錯

4年前,有位網友在微博上曬了這樣兩句詩:“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希望網友能續上下一句。短短几天內,共有上萬名網友續上了自己的大作,其中不乏精品。

但沒過多久,有人指出“我有一壺酒”有錯,唐代大詩人韋應物的《簡盧陟》原詩應該是“我有一瓢酒”,是“瓢”不是“壺。”不少網友看過原詩後,都覺得唐人確實高明,這“瓢”確實更有水平。一字之差,意境不一,這就是唐詩的講究。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有錯,詩詞大會難住學霸,不少人也經常錯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個一字之差的事兒。在第4季第1期詩詞大會中,考了一道李白的《蜀道難》,難住了清華學霸,題是這樣的:

下面詩句,哪一項是正確的?

A。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B。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C。蜀道難,難上青天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有錯,詩詞大會難住學霸,不少人也經常錯

這道題的答案應該選B,但是來自清華學霸選手選的是A。事後,卻有網友留言稱:不怪他,題有錯!這是為何?大家看了題目的截圖,可以看見螢幕上有一行小字,上面寫的是“唐。李白《蜀道難》”,這是後期製作時加上的字幕。但是主持人當時在讀題給選手聽時,卻並沒有加上李白這行字。而且在選手的答題板上,也沒有這個內容。也就是說,清華學霸在答這道題時,沒有任何資訊告訴他要選李白的《蜀道難》,那這個題的答案就有兩個了。

明代大文人丘浚曾模仿李白寫過一首《行路難》,開篇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道易,易於履平地”。大家看見沒有?這裡丘浚寫的是“蜀道難”中沒有李白詩中的這個“之”字。所以若是不規定詩的出處,清華學霸並沒有答錯。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有錯,詩詞大會難住學霸,不少人也經常錯

對於看節目這麼細心的觀眾,筆者當真是要給他點個讚了。不過這位清華學霸在節目中會選A,從他後面的反應和解釋來看,倒並不是因為他知道丘浚的《行路難》,而是他真的記錯了李白的詩。事實上,筆者發現對於李白的這個千古名句,不少人在平日裡背誦時經常錯,他們長期不念這個“之”字。雖然看起來這樣念無傷大雅,但若真的改成這樣就浪費了當年詩仙的一番苦心了,為何這樣說?我們先來看看李白《蜀道難》的節選: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有錯,詩詞大會難住學霸,不少人也經常錯

筆者想問大家,在唐代大家可還見過其他人這樣寫詩?這首看上去寫得毫無章法,一來就是一番“之乎者也”式的語句,這都是古文中散文的寫法,唐代詩人一般是不會把這樣的助詞加入詩中的。這樣寫,不但會讓詩不像詩,而且還會又亂又不合韻。但李白卻偏要這樣寫,而且他還能用字句的灑脫,彌補工整上的欠缺,讓一首這樣的詩作讀來依然洋洋灑灑。為何李白偏要這樣: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有錯,詩詞大會難住學霸,不少人也經常錯

首先,是情緒到位了,所以詩仙就不顧章法了。曾有人趣言:這大概又是酒後所寫。但事實上,李白的雜言古詩一向就是這樣。《將進酒》是這樣,《夢遊天姥吟留別》也是這樣,這就是他的灑脫。

其次,這是對前人的挑戰。上一個這樣寫詩寫得最好的,是屈原。屈原的《離騷》最愛用的是就是各種語氣助詞,比如“兮”字。李白在《蜀道難》中也是這樣寫的,所以《詩源辨體》稱其“盡脫蹊徑,實與屈子互相照映”。

瞭解了以上兩點,大家就明白了,為何李白要寫“蜀道之道,難於上青天”,而不直接寫“蜀道難”。李白就是用上“之乎者也”,也一樣能寫出好詩,這就是詩仙的筆力。大家以後在背這首詩時,別再忘了這個“之”字了。